大道至简的“管理智慧”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1-18 10:45

  道法自然 化繁为简

  目前,我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管理思想,而且各有各的优势,不过,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了突破,为了成长,众多的中小企业引进、学习、应用各种流行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及方法,结果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把管理想得过于复杂,并未了解管理的实质,从而陷入为管理而管理的怪圈之中不能自拔。研究表明,表现卓越的公司具有坚持追求简单、抗拒复杂的特质。2010年,苹果取代谷歌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品牌。CEO乔布斯的可贵之处在于,非常尊重用户的需求,时刻关注细节,无论是在产品设计、网页导航,还是在产品演示上都要进行不断创新和简化,让用户体验达到极致。对于企业日常管理而言,简单有效的原则胜过详尽的管理制度。这同样是对道家思想“大道至简”管理思维的一种很好的诠释。

  “做管理就等于做伯乐。”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知人善用”的素质,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管理就是组织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企业自然成长;进行适当激励和倡导核心价值并行。

  卓越的企业一般并不注重追求人才,而是注重“人尽其才”、“适人适职”,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们的才能更重要。

  换位思考 知行合一

  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很多企业会遇到“唯我独尊,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现象,即“道理谁都明白,就是没人去做”。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中应注重将企业的理念、管理和愿景贯注到每个客户和员工的思维中,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关注。知行合一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保证。

  企业存在的理由是因为能够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把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要想真正把握和拥有消费者和员工,就得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像追求真理一样,不断地了解他们、琢磨他们、服务他们,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像雷蒙德·克罗克和本田宗一郎一样时刻“把自己摆在顾客的位置上”,“让用户感到满足和喜悦”;像任正非一样“以客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永远不要把客户或员工当成傻瓜,你是如何做事的,他们很容易感受得到。

  所以,企业管理者充当的就是“服务员”的角色,面对客户和员工,没有那么多的技巧,只需要放下身段为他们着想,设身处地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就可以。

  管理不能停留于知,有知却无行,无异于纸上谈兵;但也不能离开知,离开了管理思想,实践也就像无头苍蝇到处碰壁。管理,需要换位思考、知行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时代在变化,市场在变化,管理思想也需要随之变化。再完善、经典的管理思想,都会有不适应的时候。所以,仍然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实践、改进,在大道至简的理念下,把知行合一中的换位思考,用一个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呈现,支持决策并去利用。至少利用这样的结果,达到知与行的有机融合,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取胜之道 经营“人心”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过这样的感叹,人才难找、班子难带、员工难管;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企业管理的“大道”其实就是“经营人心”。它是实现心与心之间的协同过程,是将不同的心同化的过程。但是,管理者要想管好别人的心,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心,要像经营大师们一样“经营员工”,因为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讲过,“如果拿走我的全部厂房设备、资金,只要保留我的原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成为钢铁大王。”由此可见,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至关重要。

  而企业要想经营管理好员工的“人心”,必须提高企业的吸引力,而“钱”不是唯一吸引力。因为,员工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要实实在在地做到“以人为本”,用感情留人,用企业文化留人,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认同感;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给员工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工作业绩,以使员工觉得自己有发展前途,从而乐意长久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者的内心是主动修炼还是被迫修炼。管理者要先修炼好自己的心,才有资格管别人,别人也才能用心与你配合。而心的修炼,更确切的含义是,用什么样的方法(途径和手段)满足并优化每一个员工的欲望,同时使自己“用心”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长期大行其道。而这种“管理心”的出发点是心平等,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特权,是公平公正的一种约定,这时对方的心就会愿意被你管。如果超出了这个含义,管理就走入了歧途,心就会不断打架,企业的运行必然会出现问题。

  文 王运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