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哪儿:网红“田老师”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跑哪儿,田同生
  • 发布时间:2017-03-22 16:49

  从IP到体育旅游,从C端到B端的跑步生意。

  2017年的东京马拉松,是田同生自55岁开始跑马拉松9年以来的第82个马拉松。跑步江湖人称他为“田老师”,现在也是跑哪儿的创始人,他不仅要自己完成100个马拉松,也要影响100个有影响力的人跑步,到100个城市100所大学去推广跑步,带动100个企业去跑步,甚至是跑马拉松。

  2008年55岁的田同生与友人王石(万科创始人)一起挑战攀登西藏8012米希夏邦马峰,“当时团队10个人,9个人都上去了,只有我1人失败了。”9年后,田同生回忆起仍倍感失落。此后,他开始跑步训练体能,这一跑,不仅让他不断强身健体,而且还跑出了新事业——跑哪儿。

  2015年62岁的田同生经人介绍,认识了26岁的常春,常春毕业于美国春田学院体育管理硕士,也曾供职于迪士尼体育。“年轻,加上了解体育产业”,两人便一起创办跑哪儿项目,主营马拉松赛事运营、推广以及国际体育旅游。前半生都和咨询管理打交道的田同生,擅长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性总结和管理。他表示,做跑哪儿不是简单的马拉松赛事运营商,还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改变传统的体育运动和赛事运营,使之变得更加系统化管理。

  IP“田老师”

  从1999年开始从事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管理,田同生是毕越管理咨询的执行董事,也是A股上市的创智科技的资深顾问。随后2005年第一次创业,成立了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他积累了大量企业和企业家资源,也结识了如王石、郁亮等热爱运动的企业家,从他们的分享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正如哈佛大学医学教授所言,运动改变大脑,也改变了人的精神状态。”田同生说。

  “田老师”成为一个网红IP是他意料之外的事,他说:“这一切也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2008年开始跑步,田同生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他表示,国人普遍从学校接触跑步——作为一项体育达标的考试,容易让人抗拒。媒体传播中的跑步者成绩优秀、装备齐全、姿势优美,与普通跑步者产生了距离感。田同生说:“这个逻辑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把跑步摆在对立面,而要把跑步这件事摆在旁边,随时可以试一下,参与一下。”

  “田老师”的跑步经验加上互联网的传播,使得越来越多人关注到田同生,也更多地参与“田老师”一起跑步。实际上,田同生把自己的体会转变成了独特的模型,一个可实践的跑步系统,普通人同样可以完成的理论实践。“我带着想跑步的人一起跑,陪最慢的人坚持跑到最后,很多人完成后很兴奋,也会把他们的感受经验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田同生说。

  2013年1月,CCTV9《活力中国》播出了田同生参与柏林马拉松的故事。2014年他被评为CCTV5体坛风云人物,被更多的跑友熟知,从此成为跑步的领袖,目前他也是国内60岁以上年龄段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第一人。

  田同生说,2015年创办跑哪儿是水到渠成的事。早年因为业务和万科熟悉,与现在创办优客工场的前万科副总裁毛大庆也是跑友。“一是咨询跑步和协调跑步赛事越来越多,忙不过来,所以停了咨询业务;二是受毛大庆创业感染,我也创业了。”60多岁的人创业,在财务上已经不是大问题,但精力有限,加上他还要继续训练,继续跑马拉松,于是和26岁的年轻人一拍即合,一起做跑步的“生意”。

  目前,跑哪儿的业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推广企业跑,倡导并组织企业全体跑步,同时建立以田同生和毛大庆为IP的社群跑;二是作为平台运营马拉松赛事,代理了国内体育赛事以及160多场海外马拉松赛事推广,其中夏威夷马拉松和首尔马拉松为独家代理,业务包括中国区整体运营、报名招募、商业权益开发、转播制作等;三是作为体育旅游赛事运营商,以旅游为目的地组织赛事,并提供往返机票、住宿等旅游服务。

  2015年,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马拉松热。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共计134场,同比增加了83场。参赛人数150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60万人次,国内赛事总支出超过5.3亿元,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也正是在市场的发展推动下,站在风口的跑哪儿以“互联网+跑步”的创业也获得了资本的肯定。2016年3月跑哪儿获得优客工场领投的500万元天使轮投资。2017年1月,跑哪儿获得由亿润投资领投、优客工场跟投的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

  重新梳理信息流

  作为IT信息化和跑马拉松两个领域的资深人士,田同生认为,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把跑步者从赛事过程前后的数据——报名信息、跑步中的数据、跑完步后如何成绩查询、跑步训练和身体健康建议等信息数据打通,“处于一种信息孤岛状态。”

  他感慨2017年在东京的马拉松上,读取运动员数据的设备居然要绑在脚上,“太不方便了,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他表示自己在信息化领域摸索了一辈子,很想打破这种基础设施滞后的状态,因此就将想法落实在跑哪儿的业务上。

  2016年,跑哪儿和美国跑步赛事平台Athlinks合作,引进其赛事的管理、成绩、报名和供应商系统,开发应用于国际IP赛事落地中国市场,以及本土赛事的SaaS系统,当前运营积累的全球2亿多条赛事数据,并向跑着提供数据查询及大数据分析,包括泥泞跑等户外障碍赛事,均由其提供基础服务和技术支持。

  田同生说,跑哪儿面向B端和C端进行变现,即“C端的赛事运营,B端的企业级体育旅游服务,变相能力还是很强的。”目前,跑哪儿为旅游目的地丽江和开化举办了两场马拉松赛事。规划中,跑哪儿将完成一个体育旅游生态式的模型,也将和投资者亿润一起打造体育旅游共享小镇,成为一家体育旅游运营商。

  2016年12月国务院85号文件指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推出100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培育100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等,并表示体育旅游总人数要达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同样地,“2017年也应该是跑哪儿特别关键的一年。”田同生说。

  文/谢金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