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艺术与技术的交叉路口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人工智能,范凌,艺术,技术
  • 发布时间:2017-03-22 16:58

  人工智能会慢慢应用到设计这个领域,不断地通过机器学习,理解设计。当然,机器学习的产品能够“越用越好用”的前提是“你越用的多,越符合你”。

  这是气质和禀赋截然不同的三家创业公司:

  范凌,设计学者、互联网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不遗余力地在中国布道“设计科技”,在同行看来,喜欢聊“交互设计”的他,能说出“未来就应该像协同写代码一样做创意设计”。这就“很范凌”式的理想主义。他创立的特赞,就是这样的“技术与艺术的混合体”。

  陶艺夫,在创业特创易之前,做了11年品牌咨询、设计服务,中国顶级的品牌企业几乎交道都打了个遍。做设计交易出身的他和团队,想用最笨的方式做“创意设计服务的京东”。希望80%的公司得到高品质设计的服务,让设计师更有尊严和价值;希望通过标准化的方法消灭服务过程的不确定性,同时获得结果的惊喜和创造性。但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们选择接受现实。

  梁耀明,设计师出身,没有做设计行业,去了互联网公司,因为兴趣爱好做了站酷,成为了从站酷的NO.1用户,到现在这个人气社区已经覆盖了中国设计领域半数以上的专业人才。创业11年,梁耀明依然希望能坚持初心,面对“设计师、客户、员工和股东”的价值排序,他一如出发时那样,将“设计师”排在了首位。也许因为一直浸淫在设计圈,太懂设计师、太熟悉这个行当,在将“非标准化”的创意设计服务标准化的试错上,在面对大数据、算法、机器学习等热门技术与创意设计的跨界探索上,梁耀明和站酷都相当小心谨慎。

  这三位画风完全不同的男主角,从2014年、2015年开始,先后站到了同样热闹的“背景”前:时值互联网创业最热之际,不管是“思维论”还是“工具说”,互联网技术影响和改变着很多传统行业领域,成为各行业“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撬动支点。包括创意设计在内的诸多服务众包平台,相继在此期间拿到风投。

  彼时的热闹,现在来看,不过是前奏。这些主角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场,只有选择的不同,尚无对错胜负之分。

  特赞故事:设计科技的理想国

  通过大数据、算法来实现项目和人的精准匹配、对接,希望改变传统设计创意服务通过,线性的人与运营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增长。

  尽管这样的智能匹配现在还更多停留在业务流程层面的跑通,从实现效果来看,仍被同行争议“用人还是用机器谁更经济”这样的话题,但是范凌和特赞团队坚信,他们正在尝试的一定是创意设计的未来。

  类似于体力劳动的简单重复的创意设计,交给机器来做,就像阿里有个基于大数据的“鲁班”智能设计机器人,运营人员可以通过它自动生成很多受用户欢迎的banner广告。现在这套系统可以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做1.7亿张以上的电商海报。最近,特赞和同济大学、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了一个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要想探讨设计的数据化怎么样让机器和人工智能来完成。

  需要人的脑力来完成的部分,比如需要设计师来讲故事的,需要制定计划的,等等这些更复杂的、更非标、更长流程的工作很难被机器取代,这部分就以服务的方式在特赞的平台上做对接,通过大数据、算法来实现项目和人的精准匹配。

  范凌介绍,特赞团队很早就引入数据、算法这些很技术性的方式,到现在团队成员三分之二是产品技术。“我们相信所有线下商业场景的执行力本质上都需要有这种产品技术作为支撑,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传统设计创意行业的运营和推广的方式去做线性的增量,所以我们会去做项目和人的精准匹配,目的是实现指数级的设计创意供应链”。

  理想的场景是,在特赞平台上的设计师和创意人能够精准地找到他们擅长做的、想做的事。企业也是一样,当它有一个项目需求时,马上能在特赞上找到很合适的人来为它服务,从而能够让企业将人力成本从固定成本变为可变动成本,增加企业的弹性。而背后就是特赞团队正在为之努力、希望这种匹配的吻合度越来越高的智能算法。

  当然,算法的迭代,匹配的精准度,都还有赖于特赞这个平台之于设计师、发包企业的吸引力,他们的使用频率、使用黏性、对平台的数据贡献度,现在来看这些都还处在相对初期阶段。通过什么方式让设计师端、企业端活跃起来?尤其当创意设计的需求普遍不是高频需求时。

  范凌认为,双边平台永远都存在“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比较庆幸的是,特赞团队在很早的时候其实是做“设计和科技”社区的,所以特赞创业早期在设计师端的获客成本非常低,在企业端的认可度则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因为定位做高质量的创意设计,自然会把中大型和高速成长型的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刚开始是很小的项目,慢慢变成大一点的项目,再就变成整个的设计创意市场推广,之后变成年度的订阅和框架的服务。

  依据特赞官方的数据,现在平台上有近1万的设计师在活跃地做项目对接,设计师社群里有17万人左右,设计师分布在16个国家、74个城市,包括全球排行前十位的城市,像旧金山、纽约等。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特赞服务的项目有2000个左右,业务月度增长至少40%,既有中大型企业客户,如优酷、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居然之家、伊利、汽车之家、360和小米等,也有一些高速成长的新兴企业,像优信二手车、格灵深瞳、印象笔记等。

  特赞现在的商业模式也很清晰,把平台上的任务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复杂任务按照任务的需求去分析和分拆,简单任务完全在平台上以机器匹配的方式完成,平台会向客户收99元或199元的项目发布费用,从设计师端收取项目10%的流水作为平台的技术服务费。

  按照现在的增长趋势,范凌希望特赞能够在今年年底做到收支平衡。2016年5月,特赞对外公布获红杉资本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在中国,设计创意领域的整个系统都有改良的可能。这是范凌坚信的。这种可能性既存在于交易环节,也存在于上游的设计师社区,甚至包括设计师的教育和甲方的教育。他认为,这种改变既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工具,同时也需要一个生态级别的东西。“我觉得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做对自己行业生态有价值的事情, 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更健康,更高效,更有价值,企业自身也才能够基业长青”。

  现在特赞的定位是创意设计智能对接、管理、支付、评价的平台,设计创意人社区是社区,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在范凌看来,这只是他们在这个生态领域里的两个“抓手”,接下来可能还需要更多“抓手”。因为理想中的创意设计生态系统并非一蹴而就,只能一步步去构建,到了一定的时机再贯通起来。

  在这条路上,范凌他们首先要明确通过做什么活下来,以及活下来以后会改变什么。他们认为,要活下去,一定要去找设计创意领域里会产生复购的场景和客户。“如果没有复购,没有大客户,没有重复性的需求,而且是可预见时间的重复性需求,你就没有办法做一个可以成长的平台”。

  特赞找到的答案是,寻找设计创意的流量密集地,比如大型企业的营销需求。当然大客户也很难做,因为对方有很多现有的解决方案,有很多流程的问题,这些是需要特赞团队解决的。优酷就是案例之一,发布在特赞上的项目案值从几千到上万,再到几十万,接下来是年度订阅服务。

  此外,是设计风格的丰富多样性。设计首先是一种文化,然后才是一种服务,设计的多样性是必须的。这类似于电商里面对SKU(库存量单位)的需求,只有平台、数据化这种方式才能保证设计的多样性。

  至于活下来会改变什么?范凌做了个类比,工业革命基本上统一了工业产品的接口,也就是说,我们在中国生产的飞机引擎能够装在美国生产的机翼上。设计作为一种脑力劳动的工作,它的接口是没有完全被统一的,未来能不能像协作写代码一样做创意设计呢?这是可以畅想的。

  但他也深知,这是“挺遥远的”未来,这也是特赞要去做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初衷。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考虑未来三到五年,设计创意和最深层的技术之间可能有的结合点。

  特创易故事:“非标”服务的标准化

  2014年Uber和滴滴大行其道时,给陶艺夫非常大的震撼,“在我这样一个传统人眼里,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比出租车更好的服务,比如夜里12点多下班后不需要在路边等车”。

  站在一个服务组织的角度,陶艺夫看到的是技术,或者基于互联网技术去重新组织服务,去实现规模化管理的可能性。让他“震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Uber不仅仅是一个APP,它还是一个有上千万辆车的巨型公司,它实现了一般的服务公司所不可能突破的管理瓶颈。

  这也启发了陶艺夫,有没有可能利用互联网去做一个更便宜、但是更好的设计公司——“创意设计服务的京东”,希望通过标准化的过程消灭基本服务层面的不确定性,同时获得结果的惊喜和创造性。

  做平台化的组织,特创易两头连着设计师和有创意设计需求的公司客户。对设计师来说,特创易是公司化承担,客户的合同跟特创易签,有纠纷,平台不是简单地转嫁给设计师;对公司客户来说,客户不满意,特创易按合同退全款,设计师的钱他们照付。

  通过过程标准化,消灭基本服务本身的不确定性。陶艺夫表示,作为专业服务来说,他们特别看重交易的规则。与标准化商品不同,非标的专业服务其结果是完全受交易方式所影响和决定的。因为服务的后面是人的不确定性。所以特创易在设计交易规则时,其实是希望通过规则去影响服务。

  陶艺夫他们将这个“过程标准化”称之为IPO(input输入/process过程/out put结果):“我们需要客户输入你的信息,提供你的差异性,过程是要标准的,我们要交付的结果的形式、形态、数量等等也是标准的。”在这个过程里,平台尽可能地去降低这个服务本身的不确定性,最后客户得到一个他最满意的、并且和他的需求最贴近的结果。“整个平台是完全一样的,而不是完全依赖某个设计师怎么样。”

  对特创易摸索近两年的平台化组织的交易规则,业界尚有争议,尤其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对于平台链接设计师和客户的关键角色“顾问”褒贬不一。有设计师认为,在设计师和客户中间增加一个沟通环节,会增加一份主观意识判断,会影响到设计效率。

  不过,作为组织方,陶艺夫他们并不这么认为。陶艺夫介绍,特创易的顾问也被称之为“翻译者”,他们不单纯是销售,不是客服,也不是设计师,而是项目的组织者、承担者,他们都是资深设计师、品牌顾问出身,帮助客户整理需求,提供策略和建议,分解项目,然后翻译成设计语言传达给设计师,对结果负责。这些顾问由特创易全职雇佣,“是个笨办法,但是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好、更有保障的服务”。

  作为链接设计师和客户的服务平台,平衡两端的关系是一直的课题。做设计交易出身的陶艺夫他们,也在拿捏这两端的权重。

  也因为是实干派,特创易的团队特别注重经营。对于被同行视为“很重”的顾问环节,陶艺夫他们有自己的判断:“现在特创易几十个顾问,一年完成两千来个项目,这是多高的效率,对我们来说这不重。这就是禀赋和出发点。我们从来没有这种妄想,轻而易举的通过一个平台模式或产品模式,或是技术就能够去解决的。因为我们深刻知道服务之不易。”

  陶艺夫介绍,2016年特创易几乎达到收支平衡,去年一共完成了2090个项目,虽然跟现在所谓的电商互联网平台有一定的差距,但“项目交付数量已位居新设计平台领域的前列项目,交付的质量都不错,客户认可度也很高。”这是对团队的肯定。

  对于人工智能和设计的交集,陶艺夫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他反复强调,特创易不是科技公司,而是设计公司,追求的就是人的价值。他们并不反对科技,也注重技术,始终很积极的用技术去替代那些重复性的、非创造性的劳动,目的就是为了驱使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不是为了工具而工具。

  “我就是服务大多数人的。顶端那10%不是我的,他们足够有钱,不追求性价比,低端10%也不是我们的。我们是服务中间80%的那部分。怎么服务80%,我就希望能够让设计服务能够像手机和电脑一样更靠谱。靠谱就是差别不大,但并不是不好。”陶艺夫说。

  站酷故事: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术

  因为是设计师出身,梁耀明比别人更懂这种“孤独的灿烂”:创作时的“孤独”和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发现时的“灿烂”,这就是设计师的“一体两面”。

  当梁耀明说出“全心全意为设计师服务”站酷内部早期的这个出发点时,丝毫没有违和感。“这不是一个口号,我们确实也是这么去做的。我们必须服务好我们的用户,我们的用户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所以我们一直坚信,我们有良好的动机,再加上我们有帮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促使站酷过去10年根基扎的很好,这个初心就是我们最主要的DNA。”

  过去十年,站酷在社区的运营中对商业化也是小心翼翼。梁耀明认为,设计师社区本身是营造氛围的,没有氛围就没有社群,所以必须保持好社区的良性发展。

  站酷正式注册公司商业化运营是在2010年。到2013年时,IDG和时尚集团决定投资站酷。此后,站酷开始尝试和加速规模化的商业运营。2014年,获得融资的站酷快速上线了正版图片库产品“站酷海洛创意”。同年又与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高质量图片、视频和音乐素材供应商Shutterstock达成了独家的战略合作,开始正式进入正版商业图片领域。到了2015年,另一个产品“站酷高高手”上线,开始涉足艺术教育领域。2016年获得EMC基金和赫斯特资本千万级美元的B轮融资。

  站酷的商业化,某种程度上是被推着做的。

  在A轮融资之前,站酷一直都有不错的收入,如果只做社区,他们不需要去融资。梁耀明复盘当时的融资经历:如何给设计师,即站酷现在的核心用户创造更多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加强他们对社区的黏性来打造站酷更强的壁垒,而不是坐等着设计师流失?梁耀明他们筹划开发站酷自己的产品。

  2012年的时候,梁耀明尝试着去融资,聊了很多投资人,当时大家都不理解图片这个生意怎么做,图片还用付费?没想到现在内容变成了风口,大家关注版权、关注图片的内容和各种付费的内容。直到后来遇到了IDG的投资人,双方一拍即合。

  站酷海洛创意是一个toB的产品。梁耀明介绍,它已经占到站酷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构成。他们很少在外面的渠道上投放站酷海洛创意的广告,之前也试过,但是效果很不好。为什么这个产品在没有大的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却也可以发展得不错?梁耀明介绍,“秘密”就在于站酷社群的设计师对他们的信任上。“因为有很多设计师在企业里面当设计师,他会看到站酷这个产品,他会主动地去推荐他所在的公司来我们这里购买图片。我们每推出一项服务,首先要保证这个服务是好用的、高品质的,设计师自然就会帮我们推荐。同时我们确实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梁耀明说。

  站酷海洛创意这个产品的运营思路跟站酷社区是不一样的。社区是营造氛围,海洛创意是一个纯销售型的交易平台。“我为什么一定要从社区里面单独推出一个品牌,因为它是一个以卖产品为主,加上互联网服务、数字化资产的交易平台。”梁耀明介绍。而且他们认为图片的市场越来越大,对于站酷海洛创意而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站酷另一个主要产品“高高手”是专注于艺术领域的教育平台,是站酷控股的子公司,2015年2月上线,以录播、直播,还有线下授课的方式做艺术领域的教育培训。梁耀明介绍,一方面是希望帮助站酷里优秀的设计师做知识变现,一方面能够给那些想自发学习提高的人一个学习的平台。再者教育培训的产品模式、商业模式都相对成熟,变现相对容易。用他的话说,“一方面老师能得到回报,学生能学到东西,我们也能赚到钱”。

  站酷做到十年、十一年时,梁耀明他们有了一种“才刚刚开始”的感觉。“对未来的十年,我们觉得还有蛮多的空间,很大的空间去做”。现在来看,像海洛创意、高高手这些产品,就是梁耀明他们一直在摸索的,如何从“社区”、“内容”,到打通“交易”环节的重要尝试。

  其实,在商业化切入点的选择上,梁耀明他们有过反复的、深入的斟酌和考量。

  梁耀明坦言,为什么做图片交易,首先是容易标准化。如果要说有所谓的情结,就是他多年前做设计时,当时都是租图用,十多年前租一张图要花1000块钱、非常贵,从那时起他一直就觉得图片交易是个好生意。此外,从行业需求来看,图片跟设计是直接相关的、是设计的“刚需”,如果设计师是一个厨师的话,图片就是他需要的食材。

  梁耀明他们也有过试错,他们尝试过设计服务众包,最后没有继续。他坦言,设计服务是他们一直想尝试、没有放弃的一个领域,一直在权衡的是“现在做是不是最好的时机”的问题。

  他认为,一方面设计服务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非标的产品意味着你要投入很大的服务、非常大的服务,不然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的。“为什么设计公司往往交给客户还不错的产品,是因为中间会有人服务好客户,把客户想法转达给设计师,设计师也要去参加与客户讨论的会议,才能把一个好的创意落地,中间的环节还是比较长的。”梁耀明直言。

  另一方面,因为设计本身是一个非标准化的,设计的好与不好,每个人的判断都不一样。一头是客户、一头是设计师,平台如何权衡轻重。

  再者,现在互联网平台常用的抽成模式,平台负担的成本与设计师价值在平台上的体现如何平衡也是个问题。“如果你靠提成来收费,抽成抽的太多会伤害设计师的感情”。

  梁耀明他们最终选择的是,通过一些工具来解决一些标准化的设计需求。“这部分需求的要求不会很高,但是它又有很大的市场规模。比如淘宝的商户很多是请不起设计师的,但它又有设计的需求,我们需要做一个工具又便宜、又好、又快地来满足这部分需求”。

  于是就有了站酷与ARK合作孵化的ARKie。梁耀明称:ARK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设计咨询公司。他很肯定地说:“这个是一个对未来的布局行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跟设计会有什么样的交集,这是站酷不想错失的方向,不管是自己做,还是像跟ARKie这样的外部投资。

  梁耀明也坦言,这种“技术+设计”的产品成长需要过程,比如他们和ARKie这次合作提供的产品先从自动化、半模板化开始。因为机器也需要学习的时间,算法也需要迭代,机器学习的产品能够“越用越好用”的前提是“你越用的多,越符合你”。

  很健康的基于创意设计领域的生态型公司,这是梁耀明描绘的站酷十年后的样子。他希望继续“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到十年后。

  文/贺文 摄影/范永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