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湖莊園到中南海瀛台不太遠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5-15 16:36

四月二十四日,距海湖莊園會結束不到兩周時間,習近平與特朗普第二次電話,交談重點是朝核問題。姑且不論兩位大國元首在通話中達成了多大程度的一致,或者雙方在解決朝核問題上取得了多大進展,但就兩大國採取這樣的溝通方式來說,已經是近年來少見的﹁大國協調﹂舉動了,至少對中美關係和東亞安全來說是很有利的發展。原來,海湖莊園與中南海遠隔重洋,但通過電話連線,特朗普和習近平卻像近在咫尺,中美元首溝通、協商、合作幾乎如同面對面牌桌上的互動。

中美確立大國戰略協調關係

回顧四月中美峰會,展望國際風雲,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東西確有很多。筆者認為,海湖莊園非正式的﹁習特會﹂產生了很重要的成果:第一,兩國元首舉行多場會見會談,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及地區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整體上十分務實。其間,習特二人交談就多達七個小時,氣氛頗為友好,甚至不乏濃厚的家庭氛圍,使二人迅速建立了個人關係,也可以說是個人友誼與工作關係。人們決不能輕視大國元首之間的個人友誼和工作關係,它們的價值在於成為雙方保持聯繫、溝通、協商的紐帶和管道,越是關鍵時刻,其作用越大,它們雖不能決定兩國之間重大問題的解決,但可以影響雙邊關係的處理方式、較大矛盾的化解和重要問題的解決。令人記憶猶新的是,特朗普勝選後,﹁不確定﹂、﹁難預測﹂、﹁風險多﹂一度成為人們對中美關係的基本預測。然而,習近平一句﹁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讓特朗普對習近平及其所領導的中國以及中美關係的發展軌道有了清醒的認識,也令萬眾矚目的中美關係圖景變得真實清晰了。

第二,中美元首宣佈兩國建立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等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是為此次海湖莊園會晤的重要成果。這就是兩國戰略協調關係的框架——元首峰會加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其實,十年來中美之間高層對話機制相繼建立並發揮作用,此次新建立四個對話機制,意味著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係將繼續沿著既有軌道行進,但運行方式升級了、所載的東西更豐富了:議題覆蓋面幾乎涵蓋了中美雙邊關係與全球性事務合作的各項議題;中美高層戰略溝通得到進一步加強,有利於瞭解彼此戰略底線,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應對愈加複雜的國際與地區形勢。在海湖莊園期間,中國副總理汪洋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國防部長馬蒂斯先行啟動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與中美外交安全對話,雙方商定了工作議程,明確了努力方向。

說到戰略協調,不得不面對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問題。從大國協調來說,理想的狀況應該是這三個大國之間都處在可以協調的關係中,才能有效地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然而,現實情況是,大三角的中美這一邊穩定了,中俄這一邊也一直穩定,但美俄那一邊卻動盪不定。這當然對美俄都不利,對中國比較有利,後者的戰略壓力會比較小。上任前,特朗普大談特談美俄和解,一度讓很多中國人感到不安,深恐美俄聯手,陷中國於被動。哪想到特朗普無法擺脫美俄對抗的魔咒,很快就把競選諾言拋到腦後,擼起袖子對俄下手了——他以敘利亞政府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為由,下令美軍向敘利亞機場發射了五十九枚巡航導彈,巴掌直接達到了普京臉上。最有戲劇性的是,特朗普在海湖莊園晚宴上,在第一時間將這一軍事行動告訴了習近平,而後者當場回應說,任何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都是不能接受的。顯然,特朗普想以此孤立普京,習近平則顯示了客觀、中立、正確的立場。此事似乎拉近了兩位領導人的關係。這不禁使人想起了一九七九年鄧小平訪美期間的一段插曲:在中美領導人談笑風生之際,鄧小平告訴卡特說,中國決定出兵懲罰越南,後者表示擔心,但沒有反對,鄧氏表示中國的行動時間不會長,達到目的就撤兵。兩件事之間確有異曲同工之妙。稍後,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關於美國提出的制裁敘利亞決議案時,俄羅斯等投了反對票,中國則投了棄權票,決議遭到了否決,美俄關係繼續緊張,中俄之間沒有矛盾,中國並不得罪美國,似乎存在著一些默契。由此可見,中國正處於大國戰略協調的較有利地位,美俄都需要中國,都要在特定領域的特定議題上與中國協調,而美俄都不享有這種兩面得風的處境。

中美在熱點問題上如何作為

實際上,習特會的時機是很特殊的,絕非太平洋風平浪靜之際,也不是例行公事或禮節性會晤。正如很多專家學者所言,美國新任總統首次會見中國領導人從來都是在上任半年多以後,而海湖莊園會卻是在特朗普入主白宮不到三個月進行的,實在不合常規。那麼,是什麼促使這場大大提前的中美峰會成為現實的呢?筆者以為,是中美兩國都極切的地區安全危機所致,這既不是台海局勢,也不是南海爭議,而是朝核問題。當然,雙方不會只為了朝核問題而提前會晤,但在會談議題清單上,朝核問題一定是頭號問題,而且是雙方共同關切的問題,而不是一方關切、另一方不太關切的問題。眾所周知,美方已多次表示,希望中國幫助美國阻止朝鮮的核武研發,而中方主張半島無核化,但美方的緊張焦慮似乎已達到喪失戰略忍耐的限度,隨時可能發生美朝軍事衝突。美國毫不掩飾其對朝動手的計畫和準備——斬首行動、肢解核裝置或擊潰朝鮮軍隊。對此,中方十分關切,希望美方不要貿然行動,應該採取﹁雙停﹂方式︵朝方暫停核試和導彈試射,美方暫停美韓軍演︶,並重啟朝美談判並進而恢復六方會談。正是為了管控朝核危機,習近平和特朗普決定破紀錄地提前舉行峰會,這是十分有擔當、有魄力、有高度的。

事實證明,中美在朝核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就是美方接受中方的建議,保持一定的耐心,給中方一定時間,勸導朝鮮暫停核試並回到談判桌。特朗普顯然聽進了習近平關於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悠久歷史的敘說,海湖莊園會後,特朗普和彭斯先後表達了寄希望於中國的意願,而中國也採取了軟硬兼施的舉措,奉勸朝方。習特兩次通話就是這一過程的標誌性事件。目前,中方採取的舉措起了一定作用,朝鮮在﹁太陽節﹂和建軍節都沒進行外界普遍擔心的第六次核試,而本月發射的導彈發生了戲劇性的失敗,暫時讓大家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下來。在此情況下,只要朝美雙方不再採取刺激性行動,朝核危機是能得到管控的,半島形勢是可以緩和的,恢復談判也是有可能的。不過,假如美國決定不等朝鮮舉行第六次核試,便採取先發制人的進攻行動,無論其行動的方式和範圍如何,或者朝鮮在短期內進行第六次核試,情況就面目全非了。中國也就無能為力了。另一方面,人們也不能忽視俄羅斯的立場和作用。在朝核問題上,俄羅斯與中美的基本立場相似,但採取的具體行動卻有所不同,不會允許美國因核試而佔領朝鮮,且因北約在俄西部施加的壓力而不會讓美國在朝鮮半島占上風,從而使自己陷入東西兩面夾擊的困境。這或許可能為朝鮮撐腰,致使朝鮮領導人態度強硬下去,中國的斡旋會變得更加困難,中朝關係也會冷下去。當然,俄羅斯的立場也有積極的托底作用,就是說可以防止美軍佔領朝鮮從而引發第二次朝鮮戰爭,而這樣的戰爭必然給韓國造成災難性破壞,也會讓美國付出高昂代價。所以,綜合相關各方的立場和利益,筆者認為,朝鮮半島可以在中美主導和協調下,通過談判或有限非和平行動實現去核化和無核化,並在多邊國際監督下實現和平。

較之朝核問題,中美貿易問題、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等都不成其為熱點,不具備朝核問題那樣的﹁燃爆性﹂。例如中美貿易問題在特朗普宣佈中國沒有操縱匯率後,應該可以在﹁百日計畫﹂進程中得到基本解決,或大為改善,預計中方會為美方提供更多採購清單、更多產業投資、更多准入優惠,美方則會對華報以更多高科技產品的開放。而台灣問題可以說在海湖莊園會之前已得到解決,不再構成中美關係中的難題,特朗普承諾美國不改變﹁一中政策﹂,因為他深刻認識到台灣對中國的重要性,理解了四十五年來理解美國政府處理台灣問題的邏輯思維。所以,台灣有些人因此而感到失落和擔憂了,那是由於他們出於主觀意願錯誤地估計形勢,而沒有正視客觀情勢。至於南海問題,幾乎沒有列入習特會討論問題的清單,原因是中方不認為南海是難題,美方未必真的關切南海局勢,或者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南海沿岸國家並不願與中國對抗,大環境是相對平和穩定的。總之,中美要協力管控好朝核危機,豈能讓雙邊貿易問題、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等干擾雙方的戰略協調,而朝鮮半島局勢的發展變化足以衡量中美關係的成敗得失。(王海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