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中國文化影響需要國際話語建構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5-15 16:36

在世界,中國的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一個廣為矚目的宏大主題。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興起和一個民族的強盛必須以其文化的繁興為支撐,而一個缺乏文化力量的民族絕不可能成為長期強盛的民族,更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享有令人尊敬的地位。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不缺乏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也不缺乏文化積澱與文化精神,更不缺乏文化特色與文化魅力。然而,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迅猛興起和中華文化的相對衰退,使中華民族在國際競爭中失去了文化力量的支撐,而從強者變成了弱者,這不是簡單的力不從心或技不如人的問題,而是從物質到精神全面落伍的問題。經過長期的反省、探索和奮鬥,中華民族不僅擺脫了落伍受辱的陰影,而且不斷走向世界發展前列,讓全世界重新刮目相看。不過,不容諱言的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和自信似乎還不夠,中國的國際文化影響也很有限,而這在筆者看來,與中國尚未建構好國際話語有很大關係。

文化自覺和自信是文化影響的前提

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來說,今天的發展和明天的目標都是復興,因為我們曾經興盛過、先進過、輝煌過。我們過去的由盛而衰、落後挨打,乃是由於固步自封和缺乏創新。所以,今天我們追求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復興,就不能不尊崇與時俱進和創新精神。我們反對文化虛無主義,不能妄自菲薄,陷入文化自卑,但也要反對文化沙文主義,絕不能妄自尊大,陷入文化自負,更沒有理由搞文化復古或﹁文化革命﹂之類的文化荒謬主義。這就要求我們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懂得什麼是我們賴以生存、發展、圖強的精神支柱,如何塑造引導我們行為的共同價值觀,怎樣在傳承與弘揚我們文化傳統的同時,吸收一切先進文化的精華並將其與我們的文化元素融於一體。高度的文化自覺是科學發展的標杆,它不容出現經濟水準上去了而精神水準滑落了的局面,不容發生文化荒漠化或文化滯後的現象,也不接受以電子化、數碼化和虛擬化為掩護的文化頹廢。

只要我們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覺,加之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我們就能達到文化自強。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們的文化狀況與文化自強之間還有很大距離;我們的文化發展與文化強國相比還不夠發達。只有善於珍惜和充分利用戰略機遇期,加倍努力地發展文化和全民族的素質提升,我們才能迎頭趕上,並最終真正在文化上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當今世界上,人們普遍接受文化是軟實力之說。文化軟實力不是靠喊口號、說大話、搞形式建立起來的,而是靠文化積澱、文化融合與文化創新建立起來的。只有建立起我們自己的知識譜系,我們才能擁有話語權,才能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建立自己的知識譜系進而提高我們文化軟實力,需要不斷創新,並且是在尊重文化傳統和保持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學習、吸納、融合國際上一切先進的文化積極元素,形成我們自己獨特的充滿生命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文化體系。

沒有國際話語就沒有文化影響力

近年來,中國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國際文化影響比以前有所擴大,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取得國際話語權的基礎。關於國際話語權,中國國內談論得很多,大家都同意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很少,而缺少的原因有很多。筆者原在此不揣冒昧,抛磚引玉,從語言的角度分析中國缺少國際話語權的原因,並提出建構國際話語的建議。基於軟實力理論,從可操作性視角看,在各類媒體運作範疇外,研究用什麼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路徑十分重要和必要。對當今國際語言影響力格局的研究,用外國語言尤其是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應該是加強中國國際話語權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和可取的路徑。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話語,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話語權。用本國語言講本國的故事是天然的話語,在本國擁有充分的話語權自然不成問題,但在國外或國際上就不一定有話語權了。不能用外國語言講自己的話,就是只有話語而沒有話語權。在當今世界,最通用的國際語言無疑是英語,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自然就佔據了話語權優勢,它們的官員、專家、學者等在表達上如魚得水,可以揮灑自如,而且無需翻譯,語義傳達方面不打折扣,一般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那些使用拼音語言的國家雖無絕對優勢可言,卻也不處於劣勢,因為這些國家在語言轉換或轉譯上比較方便。這也許是像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幾乎不談話語權的原因之一。對使用非拼音語言的國家而言,從語言角度看,在國際話語權上就處於劣勢了,因為在語言的轉換或轉譯上比較困難,依賴翻譯效果並不好。

在筆者看來,並不是簡單地使用英語表達,就可以建構起能夠獲得話語權的話語,實際上還需要與語言相關的一些要素,如表達方式、基本理念、文化背景、歷史典故、知識體系、遣詞造句、習慣用語、語氣口吻等。從近兩年膾炙人口的實例看,充分掌握和運用國際語言和文化進行對外宣傳是至關重要的。以中國申辦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的經驗為例,我們在英語和法語及相關文化背景的準備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些媒介起到了傳導中國實力和魅力的橋樑作用,否則後果完全不一樣。再以中國官員的外宣為例,女外交官傅瑩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國外媒體上刊登的文章及面對國外媒體的表現,產生了正面的影響,給國外受眾留下較好印象。還有最近中央電視台駐美記者王冠在電視上與美國專家辯論的情形,不僅在說理上占了上風,在表達效果上也壓倒了對方,可以說是舌戰群儒,以一敵百,令人叫絕。此外,借用他山之石來說明問題,沙特外交大臣針對西方記者關於伊斯蘭教與恐怖主義的聯繫的提問,用標準的英語、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加以回應,展現了平和、定力和博學,完全征服了全場。這些實例充分證明,外宣主體用國際通用語言和適合受眾的方式表達自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從中國國內現狀來看,情況並不理想,與上述佳例差距甚大。我們的報紙、刊物、電視、電台、網站等,英文版出色的為數不多,在國外有影響的更屈指可數。客觀地說,我們媒體的內容再好、話語再精彩,如果沒有英文版,或者有英文版但打不出去,又或者打出去了但打不動受眾,就只能滿足國內讀者的需要,而不能達到向外國宣傳的目的,就只有對內話語權,而沒有對外話語權。

鑒於上述情況,中國急需考慮培養、造就一大批王冠式的人才。我想,可以通過各種選拔、培訓、鍛煉途徑,造就一大批外語好、形象佳、能力強的外宣人才。要像選拔長江學者、浦江人才計畫那樣,設立若干相關項目,培養千名外宣專家、萬名外宣人才。此外,還應該在現有有限的英文報刊等基礎上,創立一批英文刊物和英文網站。

第一步要有適合知識界讀的期刊︵月刊︶,不是學術刊物,而是社會精英刊物。設想中國東西南北辦四份英文雜誌,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四地各辦一個英文月刊,各有側重和特色,都介紹和反映當下中國的發展,呈現中國最新情況,應該能四面開花,綻放光彩,相當壯觀和有份量。文章來源可以是用英文撰寫的,也可以是翻譯的,篇幅可以設定為二千字左右的專稿和一千字左右的譯稿,再搭配一些小欄目文字。這些雜誌一旦引起國外關注,就可以創立相應的網站,使雜誌動態化、影響擴大化。

再者,筆者認為,五千多萬海外華人華僑身在海外心向祖國,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般都融入了當地社會、熟諳當地語言文化,由他們用當地語言︵而非中文︶、以當地人喜聞樂見方式講中國故事,提供一個有別於國內的話語,更容易被所在國受眾接受,效果也會更好。應改進現今海外華人華僑活動較多集中在圈子內的狀況,進一步發揮海外華人華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橋樑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場域和可行的模式。在中國和西方以外,還存在廣大非西方社會和文化,如印度、俄羅斯、東歐、東南亞、中亞、非洲、拉美,其價值觀和認知與西方有很大差異,在中西話語體系之間起到解構對立或緩衝對抗的作用,它們甚至可以成為中國話語的同盟,由它們在其語言和文化環境中發聲解讀中國、講中國故事,要比我們自己對那裡的受眾講中國故事更有說服力,效果也會更好。

總而言之,建立在深厚歷史基礎上的中華文化,在當下和平崛起的大潮中,應該自覺和自信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但如果不與世界上的其他文化廣泛而深入地交流,如果不通過建構國際話語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宣傳今日中國,是不會產生與燦爛的中華文化和強大的中國國力相稱的國際文化影響的。(畢曉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