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佬们怎么看?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幻小说中的产物,来到了距离人们生活很近的地方。但很有意思的是,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争议以及立场却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改变。总的说来,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

  乐天派——人工智能将引领未来

  对人工智能持乐观看法的人群,是一个集合了实干派和“AI吹”的庞大阵营。

  互联网大佬,天生就是一群嗅觉敏锐的人群,他们构成了人工智能乐观派的主要核心。比如言必称人工智能的李彦宏。他为了支持人工智能领域,还组织写了一本名为《智能革命》,向外界描绘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前沿动态、人工智能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探讨,以及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而相对于李彦宏,扎克伯格的实战精神显然更强,他干脆自己动手开发一个“Jarvis”。如今,这个“Jarvis”已经相当像模像样—它能将使用者输入的自然指令,转化为机器指令,并完成诸如个性化推荐、人脸识别、理解简单文字与语音识别等功能。虽然扎克伯格自己也承认,人工智能距离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还很远,但是至少他的行动已经让人看到了希望。

  “创业导师”李开复也和李彦宏一样,干脆写了一本名为《人工智能》的书,认为以后世界上90%的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所以李老师,其实你是“人工智能黑”吧?而雷军干脆建议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来重视,从政策层面上予以支持。

  最后,作为苹果的老大,库克也加入了“人工智能吹”的行列之中。他表示人工智能和AR是苹果未来的核心技术,大家不应该恐惧人工智能,而是应该拥抱时代。在这个机器学习能力指数级增长的时候,让人工智能有进一步的突破。

  上述大佬的逻辑主要就是“人工智能能改善人类未来生活”,让人类不必承担一些不必要的劳动。但是既然都已经牵扯到了“智能”难免就会激起另外一些人的顾虑。而这些人就组成了保守派,在不断诘问人工智能的支持者—美好的未来和惨淡的未来,哪一个才是人工智能未来的真正归属呢?

  保守派——别忽悠,人工智能很可怕

  在电影中,世界末日的到来总是因为人们对于某一种新技术把控能力不够,导致了噩梦的产生。而在“网红”科学家霍金和“钢铁侠”马斯克眼里,人工智能恐怕就是这样一种技术。

  霍金对于人工智能的厌恶业内闻名。霍金认为,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快地进行自我重新设计。人类从无到有,进化到拥有现在的智能,花费的时间是以百万年来计算,而人工智能却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等人工智能在智能上超越人类之后,它是否还会继续为人类无私奉献?

  而“钢铁侠”马斯克则认为,人工智能比核武器更可怕。有意思的是,为解决这个问题,马斯克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构想,就是把人和机器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另类的“人工智能+人类”的共生模式,并有效消除人工智能“独裁”的情况。但是这种构想是否意味着,人类也将放弃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意识?这就很难说了。

  谨慎派——不好大喜功,也不杞人忧天

  在乐观派和保守派之间,还有一个势力,那就是谨慎派—他们认为人工智能还没有取得阶段化的进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乐观派还是保守派,叫好或唱衰都没有太大意义。

  比如,马云在谈及因AlphaGo而爆红的人工智能热的话题时,干脆喊出了“So TM what”的口号。他觉得机器比人聪明,它要做的是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模仿人类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在马云的眼里,很多看好或不看好人工智能的人都找错了出发点。

  而一向低调的马化腾,则谦虚地说:“(我)同意现在的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算法还确实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现在做得还非常不够。它什么时候能够挑战真正人的认知能力?我觉得还有很长的时间。我说话比较保守,我说很长是说这一天永远不可能来到……”

  比尔·盖茨曾表示有生之年最想看到的技术突破,就是人工智能。言下之意,他觉得能看到“那一天”的可能性实在太低。简言之,谨慎派大佬的言论,其背后的核心就是“有生之年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和我们都没太大关系,至于以后—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不管是乐天派、保守派还是谨慎派,他们有一个核心观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将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为人类发展谋得更多的利益。乐观派更倾向于在一切失控之前,人类能够刹住车。保守派则认为,等到人们发现不对劲时为时已晚。而在谨慎派看来,目前这两大派别都太过于杞人忧天,毕竟现在最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不过只是下下围棋罢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