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

  • 来源:家教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7-12 11:23

  【释义】

  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或者来往的官员中途换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辨析】

  《后汉书·西域传》中写道:“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大意是说存储粮食的粮仓屹立在肥沃的田野上,传递信息的驿站安置在重要的道路旁,受命奔驰的驿马日月不断地传递命令和信息。《说文解字》把“驿”说解为“置骑也”,即驿马,也就是指用来传递官方文书或消息的马,因此“驿”是马字旁。

  【起源与演变】

  一般认为,商朝中期时就出现了建在道路边兼具旅舍和邮递功能的特殊机构,也就是早期的驿站类设施。从商朝中期算起,到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大清邮政”兴办时为止,驿站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驿站在不同时期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驲(rì)站”“邮驿”“传舍”“邮亭”“驿亭”“驿馆”“驿舍”等。

  【例句】

  曲曲折折的路旁,隐现着几多的驿站,是行客们休止的地方。

  朱自清《“忆”跋》

  【字里字外】

  唐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讽刺了唐玄宗为博美人一笑,竟然动用为传递军情政令而设的驿站系统,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

  古代的驿站,本是统治者为了满足军事需要而设立的。但驿道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修建,却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城市之间或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

  早期的公文和军情,主要靠人步行传递,春秋时期把负责这种工作的机构叫作“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十里设一亭,作为基层行政机构,而在交通干线上的“亭”又兼有公交通信功能,被时人称为“邮亭”。汉初“改邮为置”,也就是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汉代的“驿”已初步兼有迎送过往官员的功能。到了唐代,迎来送往的“驿舍”功能成为“驿”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驿”又称为馆驿。元代的驿站又称为“站赤”,而“驿站”这个词也从元朝开始在汉语中出现。

  我国古代的驿站在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名称。封建君主依靠这些驿站进行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期达到更好的统治效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