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两岸的民族风情 草原上有着太多的文艺范儿

  蒙古汗廷音乐被誉为“草原上的学院派音乐”,曾风靡清代宫廷。呼图格沁则被称作“蒙古族戏剧的起源”,演员动作滑稽可笑,语言风趣幽默,极具喜剧色彩。

  著名的蒙古族史诗《格斯尔传》,是以蒙古族的英雄可汗格斯尔为原型创作的文学作品,被视为东方史诗的代表性作品。

  凌晨3点,祭敖包仪式在喇嘛的诵经声中开始,人们往敖包上抛牛羊肉及白酒、牛奶,以感谢苍天的丰富馈赠,接着跪拜在巫师脚下,祈求长生天保佑草原五畜兴旺。

  千百年来,西拉木伦河静静地流淌,哺育着世世代代生活在沿岸的人们,东胡、契丹、蒙古……这些享受河流馈赠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和习俗。

  音乐、歌舞、戏剧、文学,这些盛开在西拉木伦河两岸的艺术之花,让我们看到了游牧民族内心的炽热与自由,而那些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习俗活动,则早就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并随着西拉木伦河一起流向未来。

  赫赫有名的乌兰牧骑

  响彻草原的蒙古汗廷音乐

  “每当你看到怒放的鲜花,就看到了美丽的昭乌达,明珠缀在绿毯山,那是达里湖水放光华,宝石镶在青纱里,那是赛罕山峰美如画。”这首红遍昭乌达草原的歌曲,是由一支从赤峰市翁牛特旗走出的文艺队伍唱响的——这就是在中国文艺界赫赫有名的乌兰牧骑。

  1957年6月17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的苏尼特右旗,9个牧民以一辆马车、一架手风琴、一把四胡、一把马头琴和一支蒙古笛,宣告成立了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乌兰”在蒙语中意为红色,这9个牧民准备将一面红色的歌舞旗帜插在马背上,踏遍整个草原。在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成立8天后,位于翁牛特旗东部的海拉苏苏木就成立了第二支乌兰牧骑。1964年春天,乌兰牧骑代表队进京演出,12名队员中有7名是翁牛特旗的队员,其中有当时15岁的朝鲜族队员宋正玉。12名队员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还和他们一起深情地合唱《草原儿女爱延安》。演出中,宋正玉创作的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深受欢迎。有新闻记者用秒表计算她跳这个舞蹈时顶6只花碗的旋转动作,25秒内竟达到30圈。宋正玉的顶碗舞共演出近2000场次,一度还随乌兰牧骑走出国门。

  如今,在内蒙古的很多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乌兰牧骑,而不同的乌兰牧骑,其表演内容也各具特色,例如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乌兰牧骑,就有一支特别的蒙古汗廷乐队,主要表演蒙古汗廷音乐。

  蒙古汗廷音乐盛行于蒙元时期,由乐声、乐曲和乐舞三部分组成,共有80多个曲目,需要胡笳、胡琴、三弦、蒙古筝、火不思等多种乐器。过去,这一表演专在蒙古金帐殿前进行,其内容包括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民间谚语及哲理性训谕等,主要在可汗继位、诸王或外国使节朝拜可汗、众臣封号等重大国事活动时上演,风格典雅庄重。蒙古族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的都城就是现在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查干浩特古城,300多年前,蒙古汗廷音乐就是从这里传入并风靡清代宫廷的,至今,在阿鲁科尔沁旗根培庙,还完整地保存有《蒙古汗廷音乐》这一原始文本资料。

  2009年,阿鲁科尔沁旗组建了蒙古汗廷乐队,乐队拥有演员53人。在2010年阿鲁科尔沁旗第22届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乐队首次演出了汗廷乐声《至纯辞》《吉祥师》《四贤吟》,以及武舞《剑舞》和文舞《翟尾舞》等曲目,让观众耳目一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蒙古汗廷音乐,终于在世人面前重现辉煌。

  2014年,蒙古汗廷音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草原上的学院派音乐”从此会在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下自由地响彻辽阔的草原。

  极具喜剧色彩的呼图格沁

  蒙古族史诗《格斯尔传》

  如果说诞生于宫廷的蒙古汗廷音乐与生俱来就有高贵气质,那么完全生长于民间的呼图格沁,则更加贴近生活。

  “呼图格沁”是一种集歌、舞、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于清朝嘉庆年间产生于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世代相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被称为“蒙古族戏剧的起源”。

  呼图格沁于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在萨力巴乡一带蒙汉杂居的村子里上演,演员共6人,由男性扮演,分别为阿日查干(白头翁)、朋斯克(白头翁义子)、曹门代(白头翁妻子)、花日(白头翁女儿)、孙悟空和猪八戒,乐队及伴唱者有10人左右。表演者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走村串户,为村民驱邪送福。

  关于白头翁的人物形象,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萨力巴乡一带曾发生天灾和瘟疫,为此,有位叫嘎拉恩德的牧民前往西天拜佛求方,弥勒佛告诉他,在阿尔泰山有位白头翁能驱除灾难。于是,嘎拉恩德便前往阿尔泰山请来白头翁,结果吉祥之光真的降临,萨力巴乡从此风调雨顺。所以,人们便以白头翁为原型创作出了呼图格沁,以此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角色,同样暗含美好的寓意——孙悟空带有弼马温的身份,表演时他会去村民家中的马槽添草,保佑马儿不得瘟疫,猪八戒则会去猪圈添食,保佑肥猪满圈。

  “呼图格沁”也称“好德歌沁”,蒙古语意为“丑角”,这是因为表演时演员们会跳吉祥的舞蹈、唱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编歌曲,其动作滑稽可笑,语言风趣幽默,就像小丑一样,极具喜剧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演时,演员们必须穿特制的衣服,戴特制的面具,而面具尤为重要。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取土、塑泥模、糊面具、晾晒、上色等各个环节,都要说唱敬奉神灵的歌曲,待面具做好后,要将其带到庙里请喇嘛念经加持,演出结束后还要将其供奉起来,极为神圣。

  除了表演艺术,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还盛开着灿烂的文学之花,著名的蒙古族长篇史诗《格斯尔传》就是典型的代表。

  《格斯尔传》是以蒙古族的英雄可汗格斯尔为原型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从民间口头创作到定型的书面文学,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大约到明清以后,才以各种手抄本和木刻本广为流传。不仅如此,这部史诗还被译成俄、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出版,在国际上受到赞赏,被视为东方史诗的代表性作品。

  关于格斯尔的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很久以前,在赤峰市巴林右旗东部的西拉木伦河边,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主管草原的可汗叫格斯尔,他力拔山兮气盖世。后来草原上来了一个长有12个脑袋的妖怪,它咬死牛羊、践踏牧场,无恶不作,为了保护家乡,格斯尔与之大战了49天,最终打败了妖怪,草原从此恢复了和平与安宁,格斯尔的英勇事迹也因此在草原上广为传颂。

  为了铭记格斯尔,人们在草原上修建了一座格斯尔神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牧民们都会带上羊乌叉、黄油、奶豆腐等去神庙祭祀,并颂读祭文。在长期的祭祀活动中,人们还创作出相关的舞蹈、诗歌,巴林右旗也因此被命名为“格斯尔文化之乡”。

  庄严的罕山祭敖包仪式

  神圣的辽庆州白塔

  其实,以格斯尔文化而闻名的巴林右旗,还保留有丰富的蒙古族习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罕山祭敖包仪式。

  祭敖包是游牧民族的宗教习俗,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敖包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形石塔,上面插有一根蒙语叫做“苏力德”的长杆,杆上系着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敖包一般由一个大敖包和数个小敖包组成,总数为奇数。活动当天,牧民们带着祭品来到敖包,在此膜拜天神长生天(草原游牧部落的主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祀结束后,常常还要开展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热闹非凡。

  巴林右旗每年的祭敖包仪式在罕山举行,罕山位于巴林右旗东北部幸福之路苏木境内,海拔1928米,是全旗的最高峰。罕山顶上地势开阔、平缓,这里的敖包由一大四小组成,山顶还有一个天池,每逢雨水丰沛的年份,池中水天一色,景色迷人。

  罕山之所以会成为祭祀敖包的场所,这和罕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息息相关。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其中一支逃至罕山,由于山上遍布红褐色的岩石,所以东胡人便将罕山称作“乌桓山”,这支部族也叫做“乌桓部落”,罕山也被其视为圣山。后来,契丹族建立了辽朝,由于契丹人把黑色视为吉祥色,因此辽朝时罕山被称为“黑山”。契丹人将黑山视为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地,每年皇帝都会亲率群臣祭祀黑山。所以,历史上罕山一直是广大牧民心中的圣山,而巴林右旗的祭敖包仪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罕山祭祀仪式的沿袭与演化。

  罕山祭敖包声势浩大,神圣庄严,每年,周边几百公里的人都会赶来参加。在祭祀的前一天,敖包会被装扮一新,顶部插满新砍来的翠绿枝条,并围绕“苏力德”拉上写满经文的彩条。祭拜一般在日出前进行,所以前往罕山山顶的道路整夜灯火通明。凌晨3点,祭敖包仪式在喇嘛的诵经声中开始,人们往敖包上抛牛羊肉及白酒、牛奶,以此感谢苍天赐予的丰富馈赠,接着跪拜在巫师脚下,祈求长生天保佑草原五畜兴旺(草原五畜为骆驼、马、牛、绵羊、山羊)。待到晨曦微露,巫师敲动手抓鼓,面向苍天一跪,祈求上天庇佑这方土地。

  在巴林右旗,与罕山一样神圣的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辽庆州白塔。巴林右旗是辽朝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保留有许多城州遗址,辽庆州就是其中之一。辽朝是中国古塔建筑的鼎盛时期,庆州白塔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是一座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拱阁式塔,造型宏伟壮观,浮雕精湛细腻。最让人惊奇的是,白塔顶部镶嵌了几百面精美的铜镜,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座白塔被当地人视为佛塔,香火常年不断。所以,许多人在去罕山祭敖包前都会先到白塔祭拜。他们迎着朝阳,把最吉祥的歌献给白塔,再带着佛塔降福过的洁白哈达,去参加罕山祭敖包仪式,把哈达系到敖包顶的树枝上,让长生天听到他们最真诚的祝福。

  文 滕利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