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产业发展需平衡三大关系

  产业基础兼顾薄弱现实与优势潜力;产业发展兼顾打造标杆与协同融合;产业保障兼顾制度改革与创新示范

  建设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已引发全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比肩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产业发展基础方面,要认清薄弱现实与优势潜力的关系

  1.雄安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京津冀地区较低水平,发展差距明显

  从总量来看,雄安新区(含雄县、容城、安新三县)总面积达到1576.6平方公里,人口112万,GDP为218.29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13.84亿元,在河北省所占比重分别为0.83%、1.50%、0.69%和0.98%。从效率来看,雄安新区人均GDP为1.95万元,是河北省平均水平的45.77%;地均GDP为1384.56万元,是河北省平均水平的82.15%。如果与北京和天津相比,上述指标占比会更低。毋庸讳言,目前雄安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京津冀地区处于低洼地带。

  2.雄安新区产业结构以农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低端化特征突出

  在农业方面,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较大比重。雄县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52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11.15%;农业人口达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为66.75%;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5和22.85个百分点。

  在工业方面,雄县目前的主要产业是塑料包装、压延制革、电器电缆和乳胶制品,产业水平较为低端。容城县号称“中国北方服装之城”,拥有服装企业90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在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箱包、毛绒玩具、食品加工等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安新县主要产业为制鞋业,目前有制鞋企业2000多家,年产鞋近3亿双,综合产值近50亿元;羽绒制品有一定的规模,但主要为贴牌生产,缺乏标准和规范;还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

  在旅游业方面,雄安新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是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胜地。据统计,2017年“五一”假期,白洋淀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02%和54.04%,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雄安新区在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突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从交通条件看,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核心,距离北京和天津市中心110-150公里左右,车程1.5-3小时;目前区域内已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到2020年,规划中首条贯穿京冀的交通大动脉--“廊涿、固保城际铁路”将投入运营,雄安新区将设站,交通条件非常便捷。从生态环境看,雄安新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水资源非常丰富;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198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现有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发展空间较充裕,已经具备了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在产业发展思路方面,需兼顾打造标杆与协同融合的关系

  1.功能谋划上要低起高落

  雄安新区发展战略的提出,适逢京津冀一体化、制造业强国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之时,无论时代背景还是战略使命,都显示其具有特殊性。从时代背景看,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分别设立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同步,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从战略使命看,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承担着“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等功能;雄安新区则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又受制于北京、天津两大国际性城市影响,未来发展的空间在客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起点更低,难度更大。因此,雄安新区的定位,决不能仅仅站在雄安看雄安,而要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出发,在接纳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础上,发展一批在京津冀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优势特色的、辐射影响力大的、高起点的产业、产品和企业,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新区品牌。

  2.发展定位上要注重协同共生

  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定位决定了产业选择与发展方向,以及战略重点。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定位问题。比之于其他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的产业定位关键是要处理好借力发展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解决好与首都协同共生的问题。首都凭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强大的竞争力,客观上会对雄安新区形成强大的辐射与虹吸效应,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树底下好乘凉。随着首都产业向“高、精、尖”方向的转型升级,以及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紧缺等大城市病的日益凸显,雄安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必须从配角起步,主动对接、主动配套、主动承接,进而逐步实现对首都的支撑,实现与首都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大树底下不长草。在技术、资源、人才、创新等方面,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积淀与优势,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对雄安新区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雄安新区必须另辟蹊径,按照“面向全国、辅助首都、辐射区域”的视野与思路,形成与首都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

  3.产业选择上侧重于高端、高新

  雄安新区的建设,恰逢全球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正面临传统产业全面过剩、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产业体系加速重构的多重考验,这对雄安新区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将承接非首都功能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要根据疏解功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新区规划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要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毕竟,“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雄安新区的发展一定要有这种紧迫感与责任感,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着力发展一批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在产业发展保障方面,处理好制度改革与创新示范的关系

  1.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

  产业发展,制度先行。雄安新区建设必须突破行政束缚,强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一是要探索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下大力气简政放权,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加大新区的行政自主权。二是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三是深化要素改革,如开展土地产出评级评价、完善人才认定奖励制度等,以吸引要素向新区集聚。

  2.在创新示范上下功夫

  雄安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是对其发展势能的一次极大提升。这意味着,以前雄安地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可以想、必须想,并且现在就要开始谋划和推动。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敢于探索,先行先试,打造区域发展新标杆。一方面,要落实创新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通过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激发创新动能,打造带动河北、辐射京津冀、引领全国的创新高地。另一方面,要突破束缚,大胆试点,打造先导示范区。当前,雄安新区几乎是一张白纸,这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机遇,积极开展制造强市试点、产城融合试点、智慧城市试点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3.在聚集人气上下功夫

  人才是雄安新区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否聚集高端、高质量的人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决定着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成败。目前来看,雄安新区的软硬件环境与北京差距较大,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这对雄安新区产业功能的提升是一种严重制约。建议雄安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着重加强聚人气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频发的雾霾事件对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严重困扰,甚至引发人口“逃离”,雄安新区要依托白洋淀这一优势资源,加大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吸引人口集聚。另一方面,要加强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研发设计、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

  赵芸芸 乔标 程楠 王海龙 张昕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