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进入秋季以后,天气是一个转凉的趋势,但是时有“秋老虎”发威,并且持续时间不短。秋老虎在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天气短期回热。现象一般发生在八九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在这段期间,大家外出还是要注意防暑、防晒、多饮水,尽量减少在阳光最强烈时进行户外活动,宜吃西瓜、莲子、绿豆等解渴消暑的食物。这个时候防暑的概念也不能丢,本期特邀孙博士教大家赶走暑气的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 室内外温差
孙医师称出汗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所以夏天在室外出汗可散热降温,减低中暑机会,但她指从户外汗流浃背回来,风扇、冷气不宜直接吹向身体,因体表温高一下子站到风口,温度骤降会造成刺激,血液循环减慢,令汗孔紧闭、排汗不易,暑湿在体内不能通过出汗散发,容易导致湿热郁积。此外,室内外温度不宜相差太大,从炎热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室内,寒邪易入经络,体虚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流鼻涕等身体不适。如家中有小孩,父母要特别注意室内温度,室内外温差应控制在5至10度左右;还有于户外玩耍、运动后,不宜立即冲冷水澡,因阳气仍在运行,冷水会抑压阳气,应先抹汗待身体冷静后才以暖水洗澡。
冻食 易致脾胃受损
炎夏为求快速消暑,不少人会选择喝冻饮或吃冰冻食物,但在中医角度,食物冷热温度要适合人体温度,应“热无灼唇,冷无冰齿”。而且生冷食物容易导致寒湿内盛,令体内水液受阻,而“脾”喜燥恶湿,湿浊停留,不单会伤害脾胃功能,使消化功能和抵抗能力下降,久而久之更会积聚成痰,影响经络及气血运行。孙医师称要求夏天饮食温热,一般人难以做到,不过以冷饮冻食消暑要适量,冻饮可少冰或走冰,冷冻的食物如西瓜等,从雪柜取出后可在室温存放一会才进食,减少冻饮冷食对身体造成的负担。另外,孙医师提醒若是大量出汗所致的口渴,应以温水或淡盐茶水止渴。
喝粥 能生津补液
除了生冷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外,煎炸、油腻及辛辣的食物会影响消化功能,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及食滞的情况,故孙医师指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选取一些清热、解暑、利湿的食材,如绿豆、白扁豆、西瓜、黄瓜、苦瓜等,亦应多吃通便利尿的食物,保持大小便畅通,使体内暑热从二便排出。中医认为高温汗多易伤津液,而人体70%由水构成,所以补充水份尤其重要,孙医师建议以喝粥生津补液,因为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适合夏日的药膳粥,还能补养身体,如莲子冬瓜粥,具清热、降火、利尿、治水肿之效,可提升食欲;又如红豆薏仁粥,能健脾除湿、去水排毒,更可促进排便,特别适合长时间待在办公室的上班族。
午休 安神补精力
人体作息又会顺应自然,习惯晚睡早起,但正午时分正值全日最高温,容易让人感觉精神不振、闷热困倦,加上高温燥热使人心烦意乱,适时、适量的午休可补睡眠不足,同时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还可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因为“秋老虎”的高温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出依然要作好防暑措施,衣着以松身、清爽、透气为主,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或长时间逗留在闷热不通风的环境,并且多补充水份、电解质,以免人体热适应功能失调,令散热受阻,导致体温升高,出现中暑。
消暑汤水推介
老黄瓜木棉花化湿汤 (2-3人份)
材料
老黄瓜 1个
木棉花 30克
鸡蛋花 30克
薏米 30克
瘦肉 600克
炒扁豆 30克
淮山 20克
陈皮 1角
姜片 3片
做法
1.老黄瓜洗净切块,清洗木棉花,搓净表面的灰尘;薏米、扁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小时;陈皮洗净,刮掉白色内瓤;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
2.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到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煲开后煮20分钟,再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消暑清湿热。
茵陈淮山鲗鱼汤 (1人份)
材料
绵茵陈 12克
赤小豆 15克
白扁豆 20克
葱白(连根) 2条
鲗鱼 1条
做法
鲗鱼洗净去肠,略煎;煲13碗水,加入材料煲1.5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
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舒缓皮肤痕痒。
五指毛桃粉葛煲鲮鱼汤 (2-3人份)
材料
五指毛桃 50克
赤小豆 30克
粉葛 800克
鲮鱼 500克
生姜 3片
做法
1.先将五指毛桃、赤小豆、陈皮洗净后备用;然后将粉葛削皮洗净切块。
2.将鲮鱼清洗干净后沥干水份,然后锅中放油,慢火煎至金黄。
3.最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内,加入2,5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最后放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
健脾袪湿,舒筋活络。
洛神花茉莉薄荷茶 (1人份)
材料
洛神花 3朵
茉莉花 5克
薄荷叶 3克
蜜糖 适量
做法
将上述材料放入杯中,加入
沸水焗15分钟,此时水温应
约60度,加入蜜糖即成。
功效
健胃消脂、生津消暑、活血化瘀。
文/Heidi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