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VR的法律事

  2017年以来,全国共立案查办利用VR产品传播淫秽色情的刑事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

  2016年是公认的VR元年,VR从技术研发转向消费类产品研制。“虚拟现实”不是法外之地,随着VR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愈发深入,有哪些涉及VR的法律事必须了解呢?

  硬件的专利与内容的版权,两个大问题

  孙洁(中国版权中心法律部主任)

  在VR产业向消费级领域普及的道路上,这项技术本身涉及的法律问题也逐步显现。VR产业布局主要分为硬件和内容,和硬件对应的法律问题通常是专利问题,和内容对应的是版权问题。

  智能手机及其他硬件厂商拥有硬件方面的专利,游戏、动漫制作厂商或视频发布平台掌握软件和内容层面的版权。VR产业同时涉及上述硬件和软件两个领域,但传播渠道的革新并不意味着这些专利和版权合法权利的消失。

  从硬件来看,国内的VR制造行业风头正劲,但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但就在这样大热的情况下,其实隐藏着诸多问题,如山寨成风、虚标参数、技术造假。国内VR市场还有一个更严重的乱象,即VR手机盒子大有泛滥之势,这是VR硬件尚处于产业化初期很致命的问题。手机盒子由于技术门槛低,成本低廉,特别容易引发小公司群起山寨。这些问题亟待监管部门给予重视。

  从内容来看,VR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当权利被侵害时,要有相应救济措施。但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引起新一轮侵权标准的争论,因此侵权责任如何界定成为一个难题。

  在内容生产上,如果VR平台企业给予用户自由上传作品的可能,那么平台企业和用户之间谁占有作品的著作权,利益如何分配,应遵循合同优先原则。平台应尽可能将所涉及的问题考虑全面,事先与用户达成协议。

  VR体验造成伤害,谁来承担责任

  杨晓波(北京国汉律师事务所律师)

  在VR体验中造成用户受伤害,责任界定是个难题。

  首先,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受伤害的,消费者可依据合同法向产品销售者主张违约责任,也可依据产品质量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生产者和销售者主张侵权责任。

  但是,怎样确认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产品硬件质量(责任在运营方),还是内容(责任在软件开发商),或者是体验者自己的问题呢?

  还有,如果用户是多个人一起参与VR体验,如某些探险游戏,需要多个人团队完成动作,由于虚拟情景的动作需要,多个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发生身体碰撞,造成某个用户受伤,这样的责任认定就更为困难。

  我认为,如果有意外伤害发生,需根据接触方的过错程度,内容服务提供者、运营方的安全管理警示义务,消费者的操作权限限制,产品本身是否存在缺陷等情况来分担各自的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涉及VR的用户伤害问题已经在世界多国有相关事件发生。英国法律规定,如果由于头戴设备在正常操作下损坏而造成用户伤害,即使制造商在产品上标有安全提示,甚至标注为用户需要独立承担责任,也不能免除制造商责任。同样,软件发开者没有标明各种虚拟场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VR给人们带来新体验,也给监管部门和法律部门出了新问题。在监管和法律尽快跟上技术发展的同时,VR硬件和软件生产商应该首先把用户的健康和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

  VR体验可能导致隐私泄露

  杨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教授)

  VR技术普及后,根据VR装备使用的云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分享自己的VR使用体验或者探知他人的体验情况都会十分普遍,这里都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VR设备配套的软件会收集用户使用VR的数据和信息,上传远程服务器。VR收集的数据不仅暴露用户的喜好,还可能暴露用户针对某个VR内容的感情甚至生理反应数据等。如动作捕捉器完全可以将用户的行为模式记录在案,然后根据你的使用来判断体验者的个人喜好,再与VR设备所记录的头部和身体运动状态、面部表情相结合,整理出你的情绪变化、内心想法和物理行为。这些数据可以窥探用户的深层心理,剖析用户性格,和传统的信息泄露相比,VR泄露的用户数据更能刻画一个人的特点,换句话说,VR的隐私泄露更彻底。

  在虚拟世界中的所有物理反馈都可以被设备收集。因为VR创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社会有高度的相似性并且有多种映射关系,所以在虚拟社会中盗取的个人信息或商业机密也可以危害到现实社会中用户的个人利益、公司利益,甚至人身安全。这些包括用户喜好分析、行为分析、性格预测、心理探测的数据还可能在黑市贩卖,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进行间谍、策反等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活动中。

  为防止VR企业泄露用户个人隐私信息,首先VR行业需要在法律还有空白的情况下进行行规建设,通过自律和行业监管,建立用户数据保护的行业规则。同时,法律要对数据收集行为进行规范、明确数据合理合法使用的范围,并对贩卖数据信息规定惩罚方法。还需要建立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隐私数据泄露的过程和危害进行评估,以便在问题发生时界定VR软硬件商、经销商各自的责任。

  VR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周铭(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律师)

  就在7月初,国内外媒体报道了一则“黑科技”禁毒活动——广州市部分青少年戴上VR设备,体会吸食冰毒、摇头丸或海洛因后会有怎样糟糕的身体反应。这个活动的初衷无疑是宣传禁毒,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如果不法分子利用VR产品让人体验吸毒后的“飘飘欲仙”,会不会引诱更多人去尝试毒品?

  随着IT及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VR已经到达接近普及的程度。除了利用VR传播色情产品可能涉嫌犯罪外,如果体验内容包括违反国家法律的其他内容,也同样可能涉嫌犯罪。极端情况下,不法分子可以利用VR产品模拟恐怖袭击的各种场景和方式,以此训练恐怖分子。而不明真相的青少年在VR体验的吸引力下,更有可能被诱惑参与相关犯罪活动。

  对于这种利用VR传播危险产品的行为,应借鉴互联网管理经验,从源头进行控制,从产品制造商、服务提供者、传播者、运营商、产品销售商、使用者各个环节,通过过滤或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及时持续监控和干预。

  除了可能成为传播犯罪的媒介,VR体验还可能成为实施犯罪行为的场所。随着VR技术的发展,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越发模糊。虚拟体验中的侵权行为如何处理?暂时可以参考目前对于网游的法律规定。未来法律需要面对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比如,虚拟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导致现实社会中人财的伤害和损失,该如何进行责任界定。

  随着VR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许未来我们将需要建立之前在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虚拟法庭,专门应对虚拟世界里的犯罪问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