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力: 用相机留下值得尊敬的武警官兵形象

  • 来源:摄影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1 10:24

程雪力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灭火战斗时,自己被吓得“不知所措”。那是2007年,他当兵第一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黄联关森林发生大火,沿火线向东侧推进3公里左右,风向突变,大火在7级狂风的作用下交叉立体燃烧,形成100多米高的树冠火。消防队员们因此速撤至500米外,但还是能感受到热浪,另一座大山的森林不到一分钟就烧没了。当时的中队长和指导员在指挥紧急撤离时,坠入了深沟,幸亏沟底是水潭,并无大碍。大家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夜里轮换看守火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挡风的休息地,天亮才发觉,靠着睡了一夜的地方竟是坟地。十年过去,程雪力已经身经百战,而且也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武警摄影师,其作品频繁见诸媒体,为战友们留下难忘的影像记录,也为社会留下值得尊敬的军人形象。

遇见摄影,打开军旅生活一扇崭新的窗

作为武警摄影师,程雪力主要拍摄武警官兵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森林防火灭火,以及他们的训练、工作和生活。

19岁参军的程雪力,在当兵第一年几乎半年时间都在汶川地震、会理地震、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等灾害现场执行救援任务,并很快成为同批战友中的佼佼者,第二年便因为军事素质拔尖,担任了战斗班长。

在军旅生涯前五年,程雪力大部分的工作生活都在军事训练、带兵、比武和突发事件现场救援中度过,立过功、拿过奖,还曾被评为“军事训练标兵”。但有一天,他的表哥突然问他:“和你同年龄段的人几乎很少有你这样的经历,你有没有想过找一种语言来表达你所经历的点滴?”

程雪力对这个问题很上心。作为一名有志青年,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谁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从那以后,他用业余时间看书学习,音乐、舞蹈、演讲等部队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都去参与。可这一切并没有让程雪力找到合适表达自己的方法,这些活动要么自己不擅长,要么不喜欢。

直到2010年,程雪力遇见了摄影。虽然他说自己并没有像很多摄影师那样迅速爱上摄影。但随着逐年拍摄,他慢慢发现摄影是一个适合自己的媒介,他可以通过照片来表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对军营生活的思考和情感。慢慢的,相机成了他发声的“武器”,为他打开了军旅生活中一扇崭新的窗。几年过去,兴趣、爱好刚好和工作生活能保持一致,让程雪力觉得自己挺幸福,而他在摄影上的进步有目共睹,照片也展现了他对于军营生活的回忆、军旅生涯的记录,乃至对武警官兵形象的思考。“于我现在而言,摄影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独立思考、观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既能看到过往,也能看到外面不同的世界。”他说。透过这扇窗,他也不断观察到令他惊喜的画面。我想,这些惊喜不只来自于光影和构图。

拍摄战友,也是在拍摄自己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有军人都有脱下军装的那一天,程雪力也曾三次面临是否要离开部队的选择。可是,每次抉择时,他都选择留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留下来就更加珍惜剩余的军旅时光了,随着对部队和战友不断深入认识,了解人和事之间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这里的情感也就越发浓厚了。“毫无疑问,我所有宝贵的经历都是部队给予我的,这个大熔炉重塑了我,让我找到了热爱的职业。”程雪力这样说。也正是因为对部队和战友的情谊,他的照片才并不同于我们在媒体上常见的军队新闻照,更能让观者在其中看到真情实感。

在程雪力的眼中,武警官兵是和平时期距离危险最近的人,也是最勇敢的人,因为在所有突发事件的现场,他们都奋不顾身。作为其中一员,他很明白自己的镜头要表现的,正是这种勇敢和奋不顾身。其中,有武警官兵执行任务时的顽强,有战友情感的纯粹,有完成工作的专注,也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乐观的心态、雷厉风行和令行禁止的作风。

因此,在每一格画面中,有战友,也有程雪力自己。而随着在部队工作生活时间逐渐变长,他愈发感到,现在镜头中的战友其实就是自己;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发生在更年轻的战友身上。“每次打开电脑看到自己拍的这些照片,就如同看到曾经的我,实际上我就是在拍自己。”

2014年4月16日,西昌市开元乡发生森林火灾,在火场,战友王帅背着20多斤的装备攀爬悬崖,突然脚下一滑,向山下掉去,幸亏在掉下山崖的一瞬间,他抓住了一棵并不粗的树枝,其他战友迅速用攀登绳将他拉了上来,程雪力记录了战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瞬间。而他拍摄的这惊魂一刻,也让他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我突然体会到,我们在保护森林、保护自然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保护着我们。”

了解部队,才能让官兵的照片拥有灵魂

当兵十年,程雪力至今已和战友扑灭了119场森林火灾,经历过100多米高的大火,也掉下过山崖。在惊心动魄的森林火灾现场,他亲身经历过无数次战士们共同出生入死的瞬间。“那时,他们手上抓住的就是战友的生命。大火在几公里外燃烧,我们看不见火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什么方向袭来,只能听到大火的嘶吼,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程雪力在接受采访时说,他首先是一名战士,然后才是一个摄影师。而在他讲述的几个拍摄案例中,我能感受到他所面对的拍摄环境,也要求他必须是一名战士。

201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发生两起特大森林火灾,程雪力随队到达火线最前沿。19 日上午,他和战友们乘坐直升机被空投在第二期火灾场地——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森林火场东南线,可刚落地风向突变,四五级的西北风从山脊猛烈吹下,导致榆地山附近林火越过山顶,迅速袭入540 名官兵背后的乌尔都舒荣沟塘。540 名灭火队员、5 台装甲车,还有全部灭火所需的设备都被困在林火中间。

“这种状况让官兵生命危在旦夕!官兵们迅速冲过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快速穿越安全地带实施紧急避险;突击队在顺风方向进行点烧实施以火攻火。不到 3 分钟,火烧迹地形成,官兵迅速进入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险,大火在官兵身旁飞过,此时我被大量的浓烟呛得说不了话,战友给我递来一瓶矿泉水,那是我喝过最好喝的水。”程雪力回忆当时的险境时说。

当天,程雪力已患上感冒。第二天下午,重感冒的他与另一名战友经过10多个小时的徒步、乘车才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输液、写稿、整理照片。腾讯网以头条要闻的形式推送了他的图文报道《直击内蒙古森林大火,数百官兵死里逃生》,短时间内又有多家新闻网站迅速转载。该报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最让程雪力欣慰的是,被他拍摄的多名官兵立功受奖。

看程雪力的照片,之所以和许多印象中的军队新闻照片有不一样的感受,除了其饱含真情实感,也因为在这些照片中,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它们在诉说故事。这名战士刚经历什么样的战斗?那名战士刚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如此种种,照片并不是孤立的。这样的照片一定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拍摄可以得到的,必须要深入被摄对象的生活。而这恰恰是程雪力的优势,军旅生活让他在拍摄时不仅能多角度观察,还能换位思考。“部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集体,军人令行禁止,很难把握个体的尺度。想在日常中拍出既能体现正能量,又能输出思想和传情达意,并且能发表的新闻照片,应该要了解部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用相机这把尺子掌握好度。”程雪力说。

确实,了解部队,才能让表现官兵的照片拥有灵魂。我们看到的许多军队和军人的照片中,有些摆拍痕迹过重,有些太雷同,是因为摄影师不了解部队、不了解军人,远离部队生活,一味模仿,让拍摄的照片与军人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程雪力认为,让军人的形象在照片中更生动,就不能把拍摄仅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我希望与拍摄对象持续深入沟通,通过我的镜头还原人性和事物本来的样子,为被摄者拍出更加生动而有灵魂和尊严的影像。”

程雪力在努力地摆脱刻板和千篇一律的预设场景,来构建自己的摄影语言。作为一名武警摄影师,他还为部队留下更多有价值的历史照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