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兵的青春故事里路过

  • 来源:摄影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1 10:24

苏珊·桑塔格说过:“摄影是一种参与,通过精确的拦截一个时间的片段,并把它凝固下来,所有的摄影都见证了时间无情的流逝。”《微光》系列照片拍摄了一群女兵的生活,但我并不是要告诉外界这群年轻女孩是如何生活的,或者讲述一个故事。我想表达的是我个人对时光和青春的感触。如果从影像上来看,我拍的是女兵们的精神状态,是人的普遍情感;但表象之下是隐喻时光的流逝。如果用文学来比照的话,我认为这些影像更接近于诗歌。我希望观者能够静静地和我一样凝视着她们,进入她们的精神世界,体味她们的欢乐和痛苦。

观看和交流远比拍摄更重要

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而言,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观看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信仰和立场的影响。而观看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行为,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视的东西。我并不是一个从事新闻或者报道摄影的摄影师,用相机去复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迅速进入传播渠道不是我要做的。摄影是我表达内心对外部世界情感体验并与之建立某种联系的载体。《微光》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这群女兵的生活状态,还有对美好事物难以挽留的感叹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是我从“个人”立场对时光的凝视。《微光》拍摄开始于2010年初,最初几个月拍摄的图片并不成功,没有达到我想要表达的初衷,仍然是偏向于注重叙事的纪实摄影。我感到很焦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当时到北京参加了一个摄影工作坊,导师任悦给我的建议是放下相机,试着不去拍摄。

放下相机之后,我才发现问题并不是出自拍摄,而是观看的方式,是我与这群女兵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常常拍摄这群女兵,但我并不知道她们都是谁,我仅仅是把她们当作拍摄对象,却很少与她们交流。对她们而言,我仅仅是个常来拍照片的军官而已。拍摄是对瞬间的把握,是匆匆的一瞥,是一种好奇的打量和窥探。我没有静下心来与她们交流,体验她们的世界,影像之中只有我对她们形象的复制,而没有“我”个人的情感投入。之后,我放下了相机,尝试着和她们每一个人聊天,分享她们的痛苦与欢乐,体会她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渐渐消除。她们把我当作可以信任的朋友,而非一个军官、一个摄影师。

观看方式与摄影者和被摄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制约的,成为了朋友以后,我没有再使用135画幅相机拍摄,因为我深切地感到那是一种单向的影像侵入或者掠夺。我选择了使用中画幅和大画幅相机长久地凝视着她们的世界。凝视是冷静、带有思辨式的观看,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允许我可以平静地注视着她们,我已经不需要在去捕捉影像,因为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

和平时期,军人的战场在自己的内心里

现实中的军营和军人的生活是平淡的,并不全是影视、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充满着悲壮的激昂或是浪漫的甜美,我们不能把艺术当作现实来看待。许多年轻人到部队以后会马上感到军营的生活与自己所憧憬的生活不同,包括我自己。我从小看了很多古代边塞诗歌和现当代的军旅文学作品,很小的时候就幻想着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军人,浴血疆场、建功立业,但是等我真正成为一名军人后,才发现现实的军营生活和理想中的完全不同。当新兵时,艰苦的训练和单调枯燥的生活也使我后悔过,而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必须战胜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对每一个士兵而言,不论他是男性还是女性,这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拍摄这组照片时,我是一名从事宣传工作的军人。作为军人,我觉得《微光》中的女兵与同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付出更多的牺牲。因为对于军人而言,支持军人在军营中牺牲和奉献的力量是精神。但是现实中,享乐主义盛行,各种媒体煽风点火,刮起人们欲望之火。部队传统讲勤俭节约,媒体鼓吹奢侈,“幸福来自奢华”;部队讲虚荣心不好,小姑娘们爱看的时尚类杂志上通篇都是讲钻石戒指、高档化妆品、衣服;部队教育士兵要有正确的婚恋观,媒体炒作“宁愿在宝马上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欢笑”;部队教育士兵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可现实中令人心寒的事件却层出不穷,甚至高尚已经成为金钱的代名词,像“高尚社区,高雅人士的选择”这样类似房地产商的广告相信大家看得都不少。这么强烈的冲击,如果没有坚定的精神和信念,军人又如何坚持下去呢?我觉得这便是军人最大的牺牲和奉献。

如此,和平时期,军人的战场就在自己的内心里,没有精神和理念,很难坚持。这些女兵绝大多数是90后。在和她们长期的接触和交流之中,我所看到和了解的是:虽然她们入伍之前非常向往被浪漫化的军营生活,渴望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军人,但是,来到部队经过严格的训练,开始紧张的军营生活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有些人能够很快适应,有些人会慢一些,但最终她们都成为了合格的军人。

从女兵的青春故事里路过

军营是强调纪律和统一的地方,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有七情六欲,军人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微光》中很多女兵生活的细节,正是要表明除了军人这个身份之外,她们也是一群普通的女性,有自己的青春故事。

这组照片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争议,有些人因为习惯了宣传味道浓厚的军人形象,无法接受“军人”还有作为“人”的一面。我觉得引起争议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这组图片突破了中国传统军事摄影的样式,长久以来,“立体”的军人形象早被“屏蔽”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了;第二是因为拍摄对象女兵的特殊性,加之灰色新闻、小道消息,让普通人对军人充满猜忌和偏见,也暴露出了一部分人内心的阴暗。

当我将女兵作为普通女性来看待时,读者们突然看到了另外一种军人形象,有所惊愕是正常的,接受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过,摄影对我而言仅仅是个人行为,是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感受的载体,是我站在个人立场对军营和军人的观察和思考。而一组照片只能放在摄影发展历史上做比对,才能看出其中的价值。

从《微光》系列开始拍摄到完成,我一直在平静地注视着她们,没有去刻意捕捉影像,因为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自始至终,女兵的故事就在那里,我只是路过遇到了而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