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略十四条:强国“方法论”

  “遵照基本方略,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党章据此作出相应修改,为我们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

  “十四条基本方略是基本工作要求,比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具体。”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新矛盾提出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2%,高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长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不过,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在此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从十七大开始,执政党就开始关注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

  比如,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以前发展中确实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是这在当时并不是社会主要矛盾。就好比是,在人们饭还没吃饱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考虑空气质量问题、生活环境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原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李君如说,作为矛盾一方,人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那么,矛盾的另一方,社会生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矛盾双方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随即便会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进而催生新的指导原则。

  第一次形成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戴焰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了党、人民、改革、发展、国防、对外等所有工作的方方面面。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一全面的基本方略中均有相应布局:

  比如,十九大报告提及民生领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而基本方略第8条提出要实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九大报告中提及“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基本方略提出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此外,基本方略中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是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直接回应。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用“八个坚持”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用“四个坚持”阐释了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概括了改革开放13年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转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工作内容也要随之变化,而基本方略就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与此前相比,这十四条方略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李君如说:“比如,此前也一直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次的十四条方略则进行了强化——‘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而十四条方略中‘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是创新。”

  “更重要的是,不论是治党还是外交等所有工作,我们过去一直都在做,但是并没有形成基本方略。而这‘十四个坚持’,第一次以基本方略的形式规定了今后需要怎么做。”李君如说。

  基本方略要在落实中细化

  “遵照基本方略,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李君如说。

  董云鹏是河北省代表、河北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给予充分肯定,也对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报告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进一步纠正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对我们的反腐工作也均有指导意义。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记使命,团结奋进。”

  “十四条基本方略是基本工作要求,比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具体,但在实践中,仍然需要在工作方案中具体细化。”李君如说,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需要根据基本方略制定规划、方针政策,再到具体的工作办法等。

  事实上,过去5年已经有过诸多符合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比如,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面,从实施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破解“民告官”难题,到“阳光信访”深入推进、努力化解信访积案;从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全面依法治国的脚步极为频密。

  在未来如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十九大报告作出了详细论述: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同时又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伴随其变化,将来,党和国家的工作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李君如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高晓东/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