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和 从摄影到导演乐在其中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张家和,摄影,导演,乐在其中
  • 发布时间:2010-12-21 11:09
  在我看来导演是一份既神秘又陌生的职业,因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想法出自何处,又是怎样把它们表现出来的。

  之于导演,给我最初的感觉就好像战场上的指挥官,统领着千军万马,而面对那突如其来的战场变故,他们却镇定自若,无比平静。

  直至今日我依旧认为这个工作是如此神秘莫测,可以与魔术相媲美,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所有你能想到的,甚至想不到的如梦似幻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感叹于导演这份职业,因为他们带领着我们进入了两一种境界,另一个人的人生。

  带着对导演的那份崇敬之情,我采访了电视剧《奶娘》和《大侦探》的导演张家和。

  虽然已经进入冬季,天气比较冷,但是也挡不住我热切的心情。与张家和导演约在了星巴克见面,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发现他正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我走上前去,介绍自己。张导很客气的与我握了握手,然后我们面对面坐下。接下来张导开始讲述他的故事,而我在这一时刻成为了他最真挚的聆听者。

  我是一个侦探迷

  好像每个男人都喜欢侦探小说,像《福尔摩斯探案集》就是他们的必读之书。也许他们还有那么个侦探梦,面对离奇案件都能够信手拈来,神奇侦破。张导也不例外,除了柯南·道尔的书之外,保罗·奥斯特的作品也是他最喜欢的。也因为他是《神探狄仁杰》三部的摄影,所以张导对侦探剧情有独钟,因此身为导演之后的他,拍一部侦探剧是必做的,所以我们看到了热播的电视剧《大侦探》。

  《时尚北京》:电视剧《大侦探》主要讲述什么事情?

  张家和:简单的说,《大侦探》是一个中国式的大侦探保罗。他是一个睿智、幽默又善解人意的胖侦探形象,也就是梁冠华演的胖侦探,通过他的智慧侦破了许多离奇案件。

  《时尚北京》:这部《大侦探》跟您参与过《神探狄仁杰》三部的拍摄有一定关系吗?

  张家和:有关系,因为在《神探狄仁杰》三部中,我的参与也对拍摄和表现剧情方面有很多的想法,也产生了很多思考,那么很自然的我对这类题材的熟悉程度就比较深,比较了解。

  《时尚北京》:在创作《大侦探》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张家和:最困难的是从侦探剧、侦探类型的角度去说,它需要一个复杂性。因为你要表现侦探的智慧,就需要比较复杂。但是太过复杂观众就会没兴趣,他们会觉得看着很吃力,看不懂。我觉得侦探剧是比较高端的,它和我们的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有一点距离,所以我觉得最难的是既保留侦探剧的逻辑推理性,又不让它过于复杂,这个是最大的难点。

  《时尚北京》:侦探剧怎样才能更加吸引观众?

  张家和:在拍摄侦探题材的戏时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就是以情节来说情感。看《大侦探》时你会发现,这部戏有三个案件,讲的是三种不同的情感。第一件是一段执迷不悟的爱情;第二件是姐妹亲情;而第三件是母子情。我一直希望通过一个侦探剧反映出真正的人性,他们最本质的善良和最本质的情感,表现出他们的爱与恨,我觉得这个是我想抓住观众的。

  儿时的梦想

  在张家和导演3、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下放到安徽的马鞍山市,并在那里的一家电影院做售票、打扫卫生和贴告示的工作。所以小时候的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搬张小凳子坐在电影院的放映厅的过道里看电影。虽然只是看热闹,但那生动的画面,神奇的机器,以及对透过那扇小窗子发出的一束光线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印象最深的是《甲午风云》,然后就是一些文革时期的电影。虽然基本上都是在看热闹,但那颗电影的种子已经深深埋在了他幼小的心里,让他憧憬着这份伟大而神奇的事业。

  《时尚北京》:除了童年的经历,还有其他原因是你成为导演的原因吗?

  张家和:能够真正的实现我的电影梦。摄影和导演还不太一样,摄影是完成导演的创意,我一直想尝试我的创意到我的实现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一直想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创作意愿,这是我最想做导演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自己创作剧本的原因。

  《时尚北京》:从摄影到导演,您觉得这两个职业的共通之处是什么?

  张家和:其实摄影和导演,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依托他们两个人来呈现的。导演是艺术上的总体把关,而摄影是实际操作的呈现。也就是说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工程师。所以他们的共通之处是为一部作品,为一个艺术的创作去努力,他们的目标是很接近的。最终不管是摄影、美术、化妆、服装等等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为刻画人物服务。

  《时尚北京》:您更偏重于哪个?

  张家和:其实两者有不同的乐趣,工程师就是把美的设计的实践。在我做摄影时,和很多导演有过合作,他们对我的评价是:“实现能力很强”,也就是我能够把他们的很多想法很好的实现出来,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这就是你的乐趣,你的价值。我觉得摄影对于我做导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那些年的摄影经验,我不可能做导演。

  其实摄影的经验让我有很强的摄制组把握能力,我也可以理解张艺谋、顾长卫他们能够成为一名优秀导演的原因,他们把这些经验和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才华整合起来,这可能比一个单纯学导演的更强些。

  《时尚北京》:做导演的时候您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张家和:最大的快乐就是有很多地方在播放着你拍的戏,那种价值感让你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有价值,当你想到你拍的电视剧在全国各个台播放时,你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一直在路上

  身为一名电视剧导演,张家和想尝试不同题材的作品,虽然创作新作品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他却乐在其中。他想成为一名像赵宝刚、康洪雷那样的导演,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双慧眼和过人的胆识去发掘演技出众的新人。他说他不担心失败,他只想拍属于自己的作品。

  《时尚北京》:最想尝试的作品类型?

  张家和:其实我最想拍的是抗战题材或者是谍战题材的戏。之前我也在看一些这方面的史料,发现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是在电视上没有出现过的。我认为八年抗战,全国各地抗日斗争,而为什么呈现出来的故事却那么狭窄呢?我们这么多年的地下和潜伏工作,为什么呈现出来就那么几种人呢?我觉得这是现在的编导们做的不够细致,只是感知大概,没有把里面的光彩或是真正有趣的事情呈现出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些东西拍出来,展现给观众一个更丰富的、有内涵的作品。

  《时尚北京》:今后是否会执导电影呢?

  张家和:我一直有这个意向,毕竟是电影学院毕业的。不过正因为电视剧和电影的巨大差别,让我一直没有行动,如果我要做电影就要180度的大调整,尤其是心态上的调整。因为电影和电视剧的要求太过不同,不是电视剧拍很多,拍得好,电影也能拍好,电影则是另一种。所以近期我还没有拍电影的打算,其实我是想把电视剧做好,或者说把电视剧这个领域做好。

  《时尚北京》:您有很欣赏或是崇拜的导演吗?

  张家和:比如说赵宝刚、康洪雷、宁浩、陈嘉上、张艺谋……赵宝刚导演我最欣赏的是他能把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通过他的戏的演绎能够成为明星,像陈坤、陆毅、孙红雷等等。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优秀的演员很多,而优秀的导演却很少。没有多少人可以像赵宝刚那样敢于挑战,敢于对自己的角色有那样的信心。是其他人没有发现那些演员吗?不是,而是他们发现了也不敢用,因为他们害怕失败。所以我觉得一个导演能够有这样的气质、这样的信心是我最欣赏的。

  康洪雷导演也是,我们看《士兵突击》里的所有演员,他们现在都成了明星。当我在看《士兵突击》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我们都不知道呢?你会看到这么多生面孔都是很优秀的演员,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优秀的演员一点都不少,而敢于这样做的导演却很少。他们能够有这样的自信,这样的感染力,让一群人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才智和演技,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觉得这是中国的导演应该学的,所以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可能我做的并没有他们好,但是我也能够做到用最合适的演员演适合他们的角色,让他们有机会去展现自己。

  编者按:

  采访接近尾声,张家和导演说他接下来想要拍一部关于女性题材的电视剧,以母子情为主。而且他还想做一部抗战或者谍战题材的戏。

  其实,在采访之前,我的心里总有些许忐忑,担心导演会不会很严肃,很苛刻。但是直到看见他,和他聊天时,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因为他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张导,从他坚定的眼神里我发现了他对电视剧事业,对导演工作的一片热忱和信心,想必他的下一部作品也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期待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