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坏”小子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好莱坞,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人生,严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1 14:02
莱昂纳多是个固执的人。对待自己的人生,他一点也不含糊,宛然一副严肃之极的样子,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走天涯亦信守属于他内心最初对电影梦想的纯粹。他从不随便对待电影,不轻易选择剧本,然一旦选择了剧本就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放进去。他不希望成为大众都喜欢的那种人,只要被一个小群体的人儿喜欢。正因为小众,才显出与众不同。这就注定了他不会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一般人是拼命地在做加法,只有大师才懂得减法的道理。少则精悍而有力。
在他看来,好莱坞应该是“艺术的好莱坞”,电影的艺术性远比娱乐性来得重要。在挑选角色这件事情上,他有着不妥协的乖张与固执,酷爱那种文艺小范的小众影片,低成本,独立制作,有个性,有独特的思想,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且最好还要有些争议。
他的视角直指弱势的,被社会忽略或者摈弃的小群体。那些角色也许并不被所有人喜欢。然而他也无所谓的,对电影的态度一如既往简单与纯真。不为浮名。不为蝇头小利。不因赞誉而沾沾自喜,亦不为批评而落落寡欢。所有人都说:“如果结果是好的,总觉得即使过程再艰难,也不要紧。”可是太多的人往往还没等来好的结局,就放弃了艰难的过程。生命就是一场华丽丽的探索过程。天空没有鸟飞过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就这样。
《泰坦尼克号》于他的好处,便是推他到了国际影星的座位上,他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而不是完全地被选择。本来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在《泰坦尼克号》之后,以他为主演的电影会遍地开花。然而他却选择隐退。华丽转身,急流勇退,这是一份智慧。
他清楚地知道,在好莱坞的片场最不缺的就是帅男靓女。每日片场外都有无数的英俊小生们等在门外,翘首祈盼着能有一个哪怕是微小的角色。
然而他并不担心人们将他忘记。甚至他希望人们忘记他的风光,迤逦风光。他不要永远地生活在《泰坦尼克号》这艘豪华的游轮上。
他的这份超脱来自于他的家庭。父亲是爱尔兰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充满着乌托邦的梦想。父亲的血液里满是浪漫的因子,从不为生计所束缚,年青时代在纽约街头过着放荡的反潮流式的生活。不为生活所累,这一点潇洒,从父亲的身体流到了他身上。莱昂纳多的母亲是个德国人,一头金发,脸庞俊秀,这一点莱昂纳多遗传了母亲。父亲充满爱尔兰的浪漫,母亲又与生俱来的德国人的理性与冷峻,两人的差异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吸引与美感。
然而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是因为某个原因,而常常让人们厌倦的可能还是这个原因。很快地,父母亲的激情不再新鲜,他们就分开了。然后刚出生不多久的莱昂纳多尚在襁褓中,便成为离异家庭的孤单小孩。父母的离异还是留在了不少后遗症。譬如安全感的缺失,不重视婚姻的世俗意义。
莱昂纳多从不掩饰地称自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多疑,反复,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我喜欢做那些能够让我害怕的事情”。他十分着迷于河流漂筏。带着清浅的呼吸器排水、跳弹簧以及花样跳伞。他第一次进行花样跳伞时,差点送命。因为他的降落伞当时打不开。他不得不自由落体,直到他的备用降落伞打开为为止。关于这段经历。他说到:“从头到尾,整个旅行和过程之中,我没有喊叫,我只是很沮丧。”
他也非常喜欢夜店生活。表面上的浮华与热闹,越是在喧嚣的尘烟里,他越把自己与人群隔绝清藕来。清凉和安静的内心。像夏天最后的一朵白色茉莉。不拍片的大多数空闲的夜里,他便蜷缩地窝在夜店的沙发上,看一看舞池里寻找乐子的男男女女,或者他喝一瓶龙舌兰,与极少的知己聊天。
他内心呼唤爱情,追逐爱情,然而却并不相信爱情。长相俊美的人身边总不乏追求者。所以他的身边围绕着无数等着他垂青的女子,只要他动一动手指,那些女子便如饿狼般直接扑过去。他并不是那种一味孤独的人。却也有寂寞的时候。与女孩子谈谈恋爱,成为他打发寂寞最好的方式之一。然而,他又不是那种特别专情的人。他一直在等着那个正确的人。在没有等到之前,他允许自己不停地更换身边的女友。
吉赛尔·邦辰是他所有女友中,和他相处最长的一位,具有巴西和德国血统。这是个热情如火的女子,总是认真而执着地去恋爱。她既有巴西人的奔放,又不失德国人的克制与原则。这个混血儿有着天使的脸孔,身材又是极有爆发力,让所有男人忍不住幻想。
他们一见钟情,在酒吧里。当时吉赛尔身穿热辣红色的紧身长裙,卷曲的大波浪,眼睛焕发出月亮般清澈与洁净。又性感又纯洁。是美的。美得无处藏。她坐在吧台边,有无数男子上前搭讪,都被她挡了过去。她不喜欢一夜情。她百无聊赖地在转动手中的酒杯,偶然一瞥,她看见了他,一个在酒精与烟草间麻痹自己的他,并不放纵,而是呆呆地在想些什么。
吉赛尔不知哪来的勇气,跑到莱昂纳多面前,轻轻地在他耳边说:“我在外面等你。”然后莞尔一笑。这一笑倾了国耶倾了城。他跟了出去。他们俩在街上,走着,说着,笑着,时而又奔跑着,然后他们拥抱在了一起。这长久的拥抱。
第二天他们的素食爱情就上了娱乐版的头版头条。这类新闻于莱昂纳多并不新鲜。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登上头条了,因为爱情。所有人都不太当回事,都以为不过是帅哥思想上的一次出轨罢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一爱就爱了七年。
可惜,他们没有逃过“七年之痒”的厄运。莱昂纳多的多疑,猜忌以及聚少离多,加上他谈女朋友之后,依旧把夜店当成自己第二个家的陋习,以及总是试图在自己性格中富有激情、阴暗、疯狂这些极端的气质之间找到平衡。但总找不到平衡。七年,这七年,终于让吉赛尔磨灭了她对他所有的爱。一点不剩。这段爱情以吉赛尔搬出他的房子为告终。七年的爱情,刹那间分崩离析。
很快地,他们又找了各自的新朋友,试图通过另一段感情去替代这段感情,去疗伤,去忘掉彼此。对于爱情,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有力量的。他就可以承担和感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东西。对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要给对方安全感和长久的幸福于甜蜜是困难的,有时候他希望自己能够给,但身不由己。因为它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缺失,他根本无处抵挡。他说,他理想中的妻子应该是相当独立的女性,不介意他一时兴起便跑去阿拉斯加会朋友,也允许他即使结婚了也能随心所欲地泡夜店。
这几乎不可能。因为人一旦爱上了,就不自觉地将对方视为所有品。怎么可能还能像不在一起那般自由呢?于是,莱昂纳多在爱情的洪波里随波逐流地,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短暂的爱情。
在公众面前“表演”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好莱坞坏小子的他,在人们的印象里他有头脑但是爱泡夜店,工作很敬业、很投入,但是换女朋友的频率特别高。不少对爱情要求忠诚度高的女星们,即使对他心怀爱恋,也将他的名字拖入了黑名单。
其实,他就是一个矛盾体,人格中有矛盾又统一的两面,一个在事业上很专注,一个在生活上又很没底线。他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试图纠正,这种性格流入血液,一经成型,很难改变。他只能尝试地去掩盖自己的性格,专注于电影的方面的发展,并精益求精,把他激发的青春情欲转化为胶片上的喜怒哀乐,但有个风险:他的认真与专心一致最后累坏了观众。
他曾一度地陷入“低潮”。这低潮是外人眼中看来的。其实他并不觉得是“低潮”。他径自地往他心目中电影神圣的伊甸园行进,一日复一日。累积的结果,就是在《盗梦空间》中的爆发。这一部电影使他伫立于新的巅峰。但是这次,与《泰坦尼克号》式的商业偶像地位相差太远。“我永远不会像《泰坦尼克号》时代那么红了。”他说,“我也不想那样。”
他说,如果自己不做演员的话,他最理想的是做植物学家。一颗幼小的种子,然后在阳光雨水白露霜降中长出参天大树,就象是人的生命,充满了盛大的意义。“生命太短暂,经不起懒惰和消极的浪费。我不喜欢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待得太久,也不喜欢固定的一种思维定式。我喜欢旅行,喜欢参与一些环保事业。我喜欢找刺激。上学时,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总是回答,要么做导游,要么做个植物学家。”
他坚持地在走他自认为该走的路。不盲从。不抱怨。为自己努力地工作。我早已想好了不会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理想之至,因为它太理想了,所以出了点小差错就无法实现了。如今要走好每一步。即能置身于鸟语花香,花未开全月未圆。这是他的境况。一切还有圆满的余地,时光漫漫,何妨扬眉淡笑,心境从容?
我们不需要用太多的设定太多的规则去定义某些人。
……
在他看来,好莱坞应该是“艺术的好莱坞”,电影的艺术性远比娱乐性来得重要。在挑选角色这件事情上,他有着不妥协的乖张与固执,酷爱那种文艺小范的小众影片,低成本,独立制作,有个性,有独特的思想,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且最好还要有些争议。
他的视角直指弱势的,被社会忽略或者摈弃的小群体。那些角色也许并不被所有人喜欢。然而他也无所谓的,对电影的态度一如既往简单与纯真。不为浮名。不为蝇头小利。不因赞誉而沾沾自喜,亦不为批评而落落寡欢。所有人都说:“如果结果是好的,总觉得即使过程再艰难,也不要紧。”可是太多的人往往还没等来好的结局,就放弃了艰难的过程。生命就是一场华丽丽的探索过程。天空没有鸟飞过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就这样。
《泰坦尼克号》于他的好处,便是推他到了国际影星的座位上,他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而不是完全地被选择。本来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在《泰坦尼克号》之后,以他为主演的电影会遍地开花。然而他却选择隐退。华丽转身,急流勇退,这是一份智慧。
他清楚地知道,在好莱坞的片场最不缺的就是帅男靓女。每日片场外都有无数的英俊小生们等在门外,翘首祈盼着能有一个哪怕是微小的角色。
然而他并不担心人们将他忘记。甚至他希望人们忘记他的风光,迤逦风光。他不要永远地生活在《泰坦尼克号》这艘豪华的游轮上。
他的这份超脱来自于他的家庭。父亲是爱尔兰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充满着乌托邦的梦想。父亲的血液里满是浪漫的因子,从不为生计所束缚,年青时代在纽约街头过着放荡的反潮流式的生活。不为生活所累,这一点潇洒,从父亲的身体流到了他身上。莱昂纳多的母亲是个德国人,一头金发,脸庞俊秀,这一点莱昂纳多遗传了母亲。父亲充满爱尔兰的浪漫,母亲又与生俱来的德国人的理性与冷峻,两人的差异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吸引与美感。
然而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是因为某个原因,而常常让人们厌倦的可能还是这个原因。很快地,父母亲的激情不再新鲜,他们就分开了。然后刚出生不多久的莱昂纳多尚在襁褓中,便成为离异家庭的孤单小孩。父母的离异还是留在了不少后遗症。譬如安全感的缺失,不重视婚姻的世俗意义。
莱昂纳多从不掩饰地称自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多疑,反复,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我喜欢做那些能够让我害怕的事情”。他十分着迷于河流漂筏。带着清浅的呼吸器排水、跳弹簧以及花样跳伞。他第一次进行花样跳伞时,差点送命。因为他的降落伞当时打不开。他不得不自由落体,直到他的备用降落伞打开为为止。关于这段经历。他说到:“从头到尾,整个旅行和过程之中,我没有喊叫,我只是很沮丧。”
他也非常喜欢夜店生活。表面上的浮华与热闹,越是在喧嚣的尘烟里,他越把自己与人群隔绝清藕来。清凉和安静的内心。像夏天最后的一朵白色茉莉。不拍片的大多数空闲的夜里,他便蜷缩地窝在夜店的沙发上,看一看舞池里寻找乐子的男男女女,或者他喝一瓶龙舌兰,与极少的知己聊天。
他内心呼唤爱情,追逐爱情,然而却并不相信爱情。长相俊美的人身边总不乏追求者。所以他的身边围绕着无数等着他垂青的女子,只要他动一动手指,那些女子便如饿狼般直接扑过去。他并不是那种一味孤独的人。却也有寂寞的时候。与女孩子谈谈恋爱,成为他打发寂寞最好的方式之一。然而,他又不是那种特别专情的人。他一直在等着那个正确的人。在没有等到之前,他允许自己不停地更换身边的女友。
吉赛尔·邦辰是他所有女友中,和他相处最长的一位,具有巴西和德国血统。这是个热情如火的女子,总是认真而执着地去恋爱。她既有巴西人的奔放,又不失德国人的克制与原则。这个混血儿有着天使的脸孔,身材又是极有爆发力,让所有男人忍不住幻想。
他们一见钟情,在酒吧里。当时吉赛尔身穿热辣红色的紧身长裙,卷曲的大波浪,眼睛焕发出月亮般清澈与洁净。又性感又纯洁。是美的。美得无处藏。她坐在吧台边,有无数男子上前搭讪,都被她挡了过去。她不喜欢一夜情。她百无聊赖地在转动手中的酒杯,偶然一瞥,她看见了他,一个在酒精与烟草间麻痹自己的他,并不放纵,而是呆呆地在想些什么。
吉赛尔不知哪来的勇气,跑到莱昂纳多面前,轻轻地在他耳边说:“我在外面等你。”然后莞尔一笑。这一笑倾了国耶倾了城。他跟了出去。他们俩在街上,走着,说着,笑着,时而又奔跑着,然后他们拥抱在了一起。这长久的拥抱。
第二天他们的素食爱情就上了娱乐版的头版头条。这类新闻于莱昂纳多并不新鲜。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登上头条了,因为爱情。所有人都不太当回事,都以为不过是帅哥思想上的一次出轨罢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一爱就爱了七年。
可惜,他们没有逃过“七年之痒”的厄运。莱昂纳多的多疑,猜忌以及聚少离多,加上他谈女朋友之后,依旧把夜店当成自己第二个家的陋习,以及总是试图在自己性格中富有激情、阴暗、疯狂这些极端的气质之间找到平衡。但总找不到平衡。七年,这七年,终于让吉赛尔磨灭了她对他所有的爱。一点不剩。这段爱情以吉赛尔搬出他的房子为告终。七年的爱情,刹那间分崩离析。
很快地,他们又找了各自的新朋友,试图通过另一段感情去替代这段感情,去疗伤,去忘掉彼此。对于爱情,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有力量的。他就可以承担和感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东西。对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要给对方安全感和长久的幸福于甜蜜是困难的,有时候他希望自己能够给,但身不由己。因为它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缺失,他根本无处抵挡。他说,他理想中的妻子应该是相当独立的女性,不介意他一时兴起便跑去阿拉斯加会朋友,也允许他即使结婚了也能随心所欲地泡夜店。
这几乎不可能。因为人一旦爱上了,就不自觉地将对方视为所有品。怎么可能还能像不在一起那般自由呢?于是,莱昂纳多在爱情的洪波里随波逐流地,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短暂的爱情。
在公众面前“表演”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好莱坞坏小子的他,在人们的印象里他有头脑但是爱泡夜店,工作很敬业、很投入,但是换女朋友的频率特别高。不少对爱情要求忠诚度高的女星们,即使对他心怀爱恋,也将他的名字拖入了黑名单。
其实,他就是一个矛盾体,人格中有矛盾又统一的两面,一个在事业上很专注,一个在生活上又很没底线。他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试图纠正,这种性格流入血液,一经成型,很难改变。他只能尝试地去掩盖自己的性格,专注于电影的方面的发展,并精益求精,把他激发的青春情欲转化为胶片上的喜怒哀乐,但有个风险:他的认真与专心一致最后累坏了观众。
他曾一度地陷入“低潮”。这低潮是外人眼中看来的。其实他并不觉得是“低潮”。他径自地往他心目中电影神圣的伊甸园行进,一日复一日。累积的结果,就是在《盗梦空间》中的爆发。这一部电影使他伫立于新的巅峰。但是这次,与《泰坦尼克号》式的商业偶像地位相差太远。“我永远不会像《泰坦尼克号》时代那么红了。”他说,“我也不想那样。”
他说,如果自己不做演员的话,他最理想的是做植物学家。一颗幼小的种子,然后在阳光雨水白露霜降中长出参天大树,就象是人的生命,充满了盛大的意义。“生命太短暂,经不起懒惰和消极的浪费。我不喜欢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待得太久,也不喜欢固定的一种思维定式。我喜欢旅行,喜欢参与一些环保事业。我喜欢找刺激。上学时,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总是回答,要么做导游,要么做个植物学家。”
他坚持地在走他自认为该走的路。不盲从。不抱怨。为自己努力地工作。我早已想好了不会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理想之至,因为它太理想了,所以出了点小差错就无法实现了。如今要走好每一步。即能置身于鸟语花香,花未开全月未圆。这是他的境况。一切还有圆满的余地,时光漫漫,何妨扬眉淡笑,心境从容?
我们不需要用太多的设定太多的规则去定义某些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