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教师的焦虑
- 来源:杂文选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14 10:10
作为一名大学青年教师,我最焦虑的不是“时不我待”的教学改革压力,不是科研上“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也不是学校周边“突飞猛涨”的房价,而是我亲爱的学生们对考试成绩“正义凛然”的索要之风--
“老师,我要出国留学,劳烦您给我85分以上。”
“如果我这门课不能上80分,我就要被退学了。”
“如果我不幸考了84分,请老师多给1分保我上85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每个学期,我最怕的是期末。从最后一节课结束到期末考试完成,学生们的“陈情”邮件会持续“轰炸”我的电子邮箱。有时候辅导员、班主任或家长们也会亲自出马,通过打电话、发微信、到访办公室等方式为学生“跑分”“要分”。而势单力薄的我总是不堪其扰、难以招架,只得忽略邮件,关闭手机,甚至干脆逃离办公室,这种东躲西藏、狼狈不堪的生活让人着实心烦意乱。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当顶住各种压力,将分数如实提交教务系统之后,我的噩梦才真正开始。一旦查到期末分数,许多学生会立即向我表达对分数的不解、抱怨或失望。此时,“声讨”邮件扑面而来,汹涌澎湃。这些“群众来信”有的是对我本人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立场慷慨送分表示不满,有的则列举其他课程老师如何“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生动案例,有的会委婉指责我不近人情。面对雪片般飞来的问责邮件,我总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和焦虑,甚至是委屈,仿佛大错已然酿成--我的“任性”与“执拗”给这些青年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同学们一个个哭泣、失落、愤怒的神情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一种莫名的负罪感甚至会让自己在睡梦中惊醒。这些邮件有时甚至让我觉得自己是一名极为另类的大学教师。
我曾借访学之机向哈佛大学、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同人请教,如何应对学生“跑分”“要分”的行为,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从未遇到过此类现象”,并且认为学生向老师索要分数是一种严重的作弊行为,必须予以及时纠正和严厉禁止。
近日,与几位青年教师在学术会议之余交流时发现,大家虽身处不同高校,但在“给分焦虑”方面却惊人相似,这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原载《光明日报》】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