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式微了吗?不!我看比以前更有内涵了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节目因李亚鹏谈离婚话题,而意外“蹭”上微博热点,让寂寞了很久的访谈节目重新进入了大众视野。近几年来,不少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访谈节目停播,让那些看着《锵锵三人行》《康熙来了》《超级访问》长大的观众纷纷慨叹:“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其实,感伤没太多意义。抹去眼泪,我们会看到,许多老牌访谈综艺仍在顽强生存,中年知识分子和年轻的“思想奇葩”则给访谈节目注入了更多的精英色彩和时代在场感。前浪后浪都很美,反正我都爱看。

  经典节目撑场,个人品牌加持

  纵观目前台网访谈节目,基本上还是老牌访谈综艺在撑场。比如,于2001年开播至今的《鲁豫有约》以及衍生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2005年开播的《静距离》如今已然转变为《非常静距离》,2003年开设的一档以精英文化为基石的高端文化名人访谈类栏目《可凡倾听》。这些节目都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这也使得主持人们在访谈节目业内形成了个人品牌,以各自的特色在行业内立足。

  在同类节目大肆被停播之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的综艺节目也在积极地进行内容创新,比如《非常静距离》就进行过多次改版,比如,有段时间静家族时尚女主播李斯羽加盟,和李静合作成双李CP进行主持,而最近则加入了自称“为了爆料费尽心思的非常助理”主持人阿炯,同时还增设了疯狂电话亭这一环节,但这一改版有些让人一言难尽,阿炯的设置与《金星秀》里的小南同出一辙,而“疯狂电话亭”和《快乐大本营》早年间玩的电话亭塞人游戏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整体而言,如今的《非常静距离》更像是艺人通稿类综艺节目,当有作品出现时就来宣传一波。

  鲁豫则是保留了《鲁豫有约》原本特色,以个人品牌为延伸,打造全新真人秀式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鲁豫走出演播室,用一整天的时间,探访嘉宾的日常生活,展现大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比如,在首期节目邀请了华人首富王健林,展示自己的神秘收藏,带领鲁豫走进万达食堂,首次开放私人飞机携鲁豫一同出差,全方位解读“如何树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权”,趣谈与儿子王思聪的“互相洗脑”,王健林的综艺首秀以碎片化传播极广,也给节目的首播开了一个好头。

  在这里还想安利一下两档新生的网络访谈节目,分别是易立竞的《易时间》、王江月的《星月私房话》。这两位主持人皆是纸媒出身,前者是资深人物记者、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易立竞,她以提问犀利、直指人心著称,《易时间》也延续了她的一贯风格,秉承“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的对话理念,希望通过对话时代中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人,对大众思想上有供养,但是第一季播完之后,后续节目迟迟未能上线。

  知识人投身网综大潮,内涵很重要

  在网综萌芽之时,也有一众文化人投入其中,有一部分结合自身特长做起了文化综艺,比如著名的广播人马世芳推出了《听说》,主讲音乐背后的故事;擅长讲奇闻异事的高晓松则主讲《晓说》系列节目,一人一扇侃尽天下事。同时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设了访谈节目。

  最具话题性的当然是2016年面世的《十三邀》。这档很“知识分子”的节目,也以其“偏见”的视角在网络上走红,豆瓣评分8.2分。《十三邀》的主持人是许知远,其节目风格如同其一头乱发一样捉摸不透,拍摄地点、内容都随当期节目嘉宾而定。这档节目也承载着许知远对时代的思考,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

  无独有偶,作家冯唐也加盟跨界纪实真人秀《搜神记》,对话生活中土生土长的大神们,比如锤子科技公司CEO、日本天妇罗之神的弟子等等,通过对话、自黑、过招的方式,展现大神们傍身的神技,呈现他们成为大神的故事,迸出值得思考和感悟的精神。当然也有人说了,纸上的冯唐太过轻浮,镜头前的冯唐则是另一个极端——拧着放不大开,让人看了很是纠结。但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个尝试,呵呵。

  时尚“奇葩”也做访谈,用自我映照世界

  2017年6月份,《奇葩说》第四季在夹杂着争议和叫好的复杂背景音中落幕。第三季里表现亮眼的姜思达在这一季反而没能走到最后,不过,思达并不失落。从众多超强辩手中完成突围的他,拿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访谈节目《透明人》。

  这个访谈节目,既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款,与许知远们充满知识分子气息的“文人网综”也有区别。

  首先是时长hin吓人。《透明人》不放长线,每期节目时长都很短,最少的甚至只有6分钟,夹杂着高密度高频率的问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展现被采访者的面貌,对镜头视角的把控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在《透明人》里,我们总会发现比长时长节目更精粹,更见小心思的细节。

  当然,对于一个访谈节目来说,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主持人。许知远的《十三邀》于嘉宾来说,是带有观点、偏见的冲突与碰撞。姜思达则完全相反,他更想去做一个“透明人”:去接纳、尝试理解不一样的观点和世界。

  而基于这样的方向,《透明人》的选题便显得尤为奔放。比如对话tfboys的土豪粉丝,找寻他们看似“疯狂”背后真正的想法;或者采访相亲角的爸妈,试图打破惯有的傲慢偏见。也有跟明星人群的对话,比如当红的papi酱,过气的杨臣刚,还有几乎被舆论的口水淹没了的话题女魔ayawawa。面对着这些充满话题性的“时代大咖”,姜思达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透明”,在他看来,主持人是一面镜子,如果自身承载了太多先入为主的主观想法,那被访问者的多元性就没办法在镜中真正显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