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中掘人才
- 来源:读书文摘·经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17 10:02
常听到一些企业家叹惜:人才难得。我看他们是在守着金矿哭穷。这些求贤若渴的企业家陷入了一个常识性的误区,就是只把成功者视为人才。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众多的失败者中间,存在着一个更为巨大的人才宝库。
MBA教科书上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某公司部门副经理在一个交易中因失误损失了100万元,在董事会上,董事长提议对他罚薪一个月,同时提升他补缺该部门经理。一个董事提出异议:“给公司造成这样损失的人甚至应该辞退,怎么还能够提升他呢?”董事长道:“我们刚刚为他交了100万元的学费,辞退岂不是浪费了吗?”
中国帝王术中有句俗语:使功不如使过。说白了就是罪臣比功臣好用。成功者心高、气傲、价格高,事实上他们是很难相处合作的。而处于逆境中的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期望低、姿态低、条件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力低。在能力相当的前提下,使用失败者比使用成功者具有许多优越性:
失败者人才资源丰富。成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本来就少,物以稀为贵,再加上他们每人身后都跟着一群三顾茅庐的伯乐,当然显得人才难得。相反,被人忽略的失败者队伍要庞大得多,即使精选细筛,其人才资源也远比成功者丰富。只要你用心,不难在他们中间发现卖刀的杨志、卖马的秦琼、误入陷阱的虎、掉进鸡群的鹰。
失败者再败的概率小。成功者更容易栽跟头,因为走惯上坡路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困难、藐视凶险;而走过麦城的失败者则会谨慎得多,一个聪明人很难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失败者发愤的动力强。成功者可以吃老本证明自己的价值,无须继续努力;而失败者必须用新的成功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因此必须付出比前者更多的努力,甚至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失败者的激励成本低。要想激励成功者再立功,将要付出一次比一次更高的封赏,当有一天达到无位可封、无禄可赏的时候,就要反目成仇了。而失败者只要予以滴水之恩,他们便会涌泉相报。股市炒股的原则是逢高减磅,逢低补仓。猎取人才的道理与股市相同,在一个人事业的低谷吸纳他,要比在他的事业顶峰吸纳他合算得多。
不过,在失败者的队伍里挑人才要求伯乐具有更高的水平:第一是要从鸡群中识别出落毛的凤凰,这并非易事,一旦看走了眼,可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了;第二是要判断一个人的下坡路是否真正走到了底,万一挑了个下坡路还没有走到底的人才,那可就祈福惹上灾了。这种逆境未了的人,哪怕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是绝不能用的,这时候他们的脚还没有踩到地面,其眼高手低的心态会为你的企业带来无端的厄运。这种人只有走到了人生的谷底,心态端平了,脚踏实地了,伯乐才能接受他们。
人们常说,患难之交可遇不可求,可是“交之患难”却既可遇也可求。为那些走出麦城的末路英雄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他们会以终生报答你的知遇之恩。
摘自《特别文摘》
房西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