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崩盘,原因何在?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共享经济,无人货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09 10:22
借着共享经济的东风,无人货架在2017年爆火,然而到了2018年,这个行业就迅速降温。如此景象让人不禁疑惑,这究竟是为何?
骗人的数字
无人货架如今混到集体崩盘的窘境,首先就是源自于“一哄而上”四个字。
在风口之上,无数商家疯狂铺设无人货架,从办公楼,到培训机构内,甚至是小区,除了一些高开放区域,只要是人流密集度比较高的生活场景,都成为了商家关注的目标。那时也许是无人货架最好的时候:当时商家的进场成本低—由于很多场地方都还没接触过无人货架这种模式,所以当商家提出要进场时,场地方甚至不知道需要收取多少进场费。而另外一边,面对一个新兴产业,很多人也会怀着“感兴趣”的心态,去主动体验无人货架。结果就是,运营无人货架商家一开始给投资商拿出来的就是漂亮的数据,于是低技术水平的无人货架俨然成为了“低成本与高流量”的新兴产业。资本相信数字,数字虽然不会骗人,却会坑人。因此,当风口一过,无人货架再也拿不出亮眼的数据之后,资本自然就要开始重新评估它们的真正价值了。
“汤碗”太小,“佐料”太多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人货架这个风口开始吹不起风了呢?
如果刨根问底,那“风口没风”应该就是从无人货架市场进行盲目扩张时开始的吧!虽然无人货架的进场成本很低,但盲目扩张却又为其带来了高昂的铺货成本。由于很多无人货架商家都讲究让商品和消费者面对面无阻碍,所以无人货架不仅要面对部分低素质消费者的盗窃行为,更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在补货与铺货上。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无人货架比传统的便利店少了收银人员,但补货频次更高,因为无人货架储量小,且没有仓储功能,不能像超市或便利店一样囤货—而且这还是不能回避的刚性人力成本。
此外,便利店如果有什么商品被放错了位置,那么在进行商品扫描时就会被发现,而无人货架却有可能因此而出现消费者买到的是价格错误的商品的问题。这或许并非是“无意”的,因为缺乏监督者,有部分消费者完全可以拿价格更贵的商品,却支付价格便宜的商品的价格,然后将责任推到“货物没有摆放在货架正确位置”上。
追责消费者是不可能的,毕竟没人会为了这几元人民币的差价去付出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成本,而商家能做的就是不断派出工作人员去整理货架。那么,现在请问:是在便利店里“无所事事”,只需要扫描商品的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高,还是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高?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最后,被很多无人货架商家强调的进场成本低,也在后期开始逐渐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无人货架市场中越来越多竞争者的进入,无人货架商家发现自己和场地所有者的议价能力也在变得越来越差。许多场地所有者开始计算自己的最大化利益,而无人货架商家发现总有竞争对手能拿出比自己更高的出价—而这个价格实际上是不存在任何利润空间的。
只知道“烧钱”的模式,注定要失败
无人货架前段时间的混战,让人很难不想起好几年前的团购网站混战,以及移动出行大战—这两场“战争”最后都以出现具备市场垄断能力的胜利者而告终。那么,无人货架能不能最终拼出这么一个胜者呢?笔者个人觉得这恐怕很难,因为无人货架商家的对手,可不仅仅只是同行。
无人货架的行业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疯狂的扩张需要的是持续的资本输血。但是,想要资本持续输血,就要让资本看到这个产业有利可图。美团到现在还处于亏损状态,京东也在很长时间内需要资本输血,但这不妨碍无数资本对他们趋之若鹜。究其原因,莫过于美团和京东的平台大、模式成熟,且存在很大的盈利空间。而这些平台前期所谓的“亏本”,不过是因为处于扩张期,需要先把盈利拿去再扩张而已。等到美团和京东什么时候扩张得足够大了,或者把自己最大的竞争者挤出市场之后,那么他们就能和投资人一起分享市场红利了。
可是,这条路目前在无人货架行业是行不通的。因为,无人货架的运营和盈利模式非常不成熟已经被证明了—成本高、寄盈利希望于人性,以及打着“互联网+”的名头,实际上除了扫码购买之外,其他都是传统实体店玩剩下的东西。或许,无人货架以前还有数据能看,可现在它连数据都已经变得惨不忍睹。
在这种环境下,无人货架就变成了很多资本手里的夕阳产业。纵观近期无人货架的突围之路,往往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干脆倒闭,黯然出场;要么就是去努力抱住资本大佬的大腿,可这时等待无人货架商家的却往往是一次“大手术”。前者会让无人货架商家负债累累,而后者却会让无人货架商家不得不面对自己被边缘化,以及“前人种树后人摘桃”的结局—可即便如此,这都已经变成了很多创业者的救赎,他们现在所想的,就是如何再去忽悠资本大佬一轮,不为了续命,只为找到“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