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庭院:四合院中见“南山”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19 09:23
胡同庭院就像是藏在四合院中的南山,它们点缀在青砖灰瓦间,随着四季交替变换不同的风姿,成为北京老城中一道独特又和谐的景观
推开史家胡同24号院的大门,两棵高大的梧桐和一棵国槐便映入眼帘。整个院子被掩盖在绿荫之下,一只鹩哥在阳光的缝隙中梳理着羽毛,不时冲着游客兴奋地说“你好”。
民国时期,这个院落曾是被誉为民国“三才女”之一(另二人为林徽因、冰心)的凌叔华的住宅。在这里,凌叔华经常举办画家名流聚会,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徐志摩、胡适、林徽因,甚至泰戈尔,都曾是24号院的座上客。因此,这里曾有“小姐家的大书房”的美誉。
如今,这里成了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所在地。院落的自然和静谧,让人难以相信,数百米之外就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第一街——王府井大街。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很多四合院有故事,也有景致。它们大多建有花园,无论是配置亭台楼阁的私家园林,还是仅有一方花草的咫尺小院,园中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生活旨趣和隐逸情怀。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胡同庭院就像是藏在四合院中的南山,它们点缀在青砖灰瓦间,随着四季交替变换不同的风姿,成为北京老城中一道独特又和谐的景观。
富丽而有书卷气
在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中,有一小部分是独门独院的私宅。私家园林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胡同庭院的种种讲究。
“提到私家园林,很多人以为中国只有江南才会造私家园林,事实上并非如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珺介绍,作为元明清帝都所在,北京不但皇家园林建设鼎盛,而且王公大臣以及很多富商巨贾、文人学士都会修建自己的私家园林,“数量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其中,位于什刹海西北角的恭王府被誉为“城中第一佳山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感叹:“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这里先后经历了三位主人,分别是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嘉庆年间庆亲王永璘、咸丰年间恭亲王奕訢。
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是目前北京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王府占地面积约62000多平方米,其中花园占28000多平方米,比故宫御花园整整大了两倍还多。
花园里山水碧连、廊回路转,既有亭台楼榭,又有曲径幽台,特别是以祈福为主题的布局,令人回味无穷。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蝠池,后有蝠厅,甚至游廊的彩画、倒挂楣子、坐凳楣子也全部用蝙蝠图案装饰。据说此园隐藏着9999只“蝠”,再加上“福”字碑,可谓名副其实的“万福之园”。
贾珺认为,园林是社会文化的深刻体现,“北京私家园林多体现富贵之气,重游乐功能而又不忘以忠君尽职自命。”他还认为,不少私家园林,“在表现京官文化的同时,也深刻体现出士大夫文化的特点。”
典型者如半亩园。半亩园最初是清朝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宅园,位于北京东城黄米胡同,据说它的设计者是清初大名鼎鼎的戏剧家和造园家李渔。半亩园有一处藏书地叫“嫏嬛妙境”,在古代传说中,嫏嬛是天帝藏书的地方,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当时,“嫏嬛妙境”的藏书数量高达85000册之多,很多版本弥足珍贵。半亩园因此被评价为“富丽而有书卷气,故不易得”。
类似半亩园这样“园中有宅,宅在园中”的清代著名宅园,曾有上百处之多,如二龙路的郑王府花园、魏家胡同的马辉堂宅园、金鱼胡同的那家花园、后海的醇王府花园、蒋家房胡同的棍贝子府花园等。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能够看到的实例,“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贾珺说。
得以保留下来的园林建筑,蕴含着仿古建筑所没有的丰富细节,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那幽香是“家”的芬芳
在老北京胡同院落里,栽种什么,也很有讲究。
史家胡同24号院前院的那棵国槐,便承袭了古人“怀来远人于此”的欢迎之意。
通过月亮门来到24号院的后院,只见小小院内花团锦簇。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现从事科普工作的纭七柒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后院面积虽不大,却种植了7种植物:牡丹、月季、丁香、紫藤、石榴、枣树和竹子。
这些都是老北京四合院里常见的植物,它们多有美好寓意。比如,石榴代表了多子多福,枣树寓意着早生贵子。
再如,当年皇家喜欢栽植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等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民间也纷纷效仿,可谓“玉堂富贵”满人间。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也是受欢迎的植物,因其叶片为心形,有“心诚则灵”之寓意。
常见的有紫丁香和白丁香。位于阜成门内胡同里的鲁迅故居,就有当年鲁迅先生种下的一棵紫丁香和两棵白丁香,每逢春季,花香袭人,是京城观赏丁香的绝佳之处。
此外,柿子树在胡同宅院里也很常见。柿子取谐音,就是事事如意和事事平安。
老舍故居的那两棵柿子树颇有名气。1953年春天,老舍先生亲手在院中栽下这两棵柿子树,每逢深秋,枝头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夫人胡絜青美其名曰“丹柿小院”。
在“丹柿小院”里,老舍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包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外交家章含之曾著《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自家庭院的深深眷念。她写道:“那时前、后院的树木都是新栽的。后来,前院的榕树长得很快,两三年后就成荫了。再后来,榕树的粉红色、毛茸茸的花覆盖了一片树顶。这些花可以延续整整一个夏天,每天夕阳西下,它们就开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40年来,那幽香是‘家’的芬芳,每当我跨进这四合院的门槛,不论那时我是喜悦还是沮丧,这芳香都会使我感到家的温馨。”
“自发花园”
在私家宅院以外,老北京胡同里更多的是大杂院。
即使没有私家花园,很多普通百姓的小院杂院也处处体现出自然和美好。
有胡同情结的纭七柒,选择住在地安门内胡同里的一处大杂院中。这里成了她施展专业的空间:她不仅修缮了房屋,还在院子里开辟了自己的小花园,布置上了喝茶乘凉用的凳子坐垫。
纭七柒享受这种与自然贴近的生活——在月夜赏花,看日上三竿,“这是住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无法体会到的。”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侯晓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北京居民经常利用自家门前的一小块地,因地制宜种植一些好看的植物和好吃的瓜果蔬菜,逐渐形成了胡同里的“自发花园”。
“自发花园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一种向往。”侯晓蕾告诉本刊记者,从2016年开始,她带领美院的学生对东四南、大栅栏、白塔寺、景山西这4个片区的微花园进行调研,并邀请社区居民一同参与提升“自发花园”景观的活动。
为保留住“自发花园”的原汁原味,侯晓蕾和她的团队费了一番心思。他们没有改变“自发花园”里原有的植物品种和容器,而是从组合方式上下功夫,让花园的摆放更加合理且具层次感。
“我们其实是一个低介入的微更新。就像给一个人化妆,我们画完了还得认识她,同时感觉她气质提升了,更高雅了。但是这种高雅与高大上是不一样的,她还是非常接地气的。”侯晓蕾说。
艺术的介入不仅提升了花园的美学价值,更能促进人心的交流。在“旧物改造盆栽”的活动中,年轻的设计师和居民们常碰撞出火花。在为一位老人设计旧物改造的装置时,一个设计师突发奇想,将老人的头像画在容器上。老人看后非常感动。
侯晓蕾感叹,“自发花园”的改造不仅保住了老城的绿,更拉近了人心的距离。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高雪梅 特约撰稿吴苹苹/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