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 新问题 新思考 新举措
- 来源:廉政瞭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剑阁,纪检监察,调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9-11 13:43
——基于剑阁县纪检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委相继组建并与同级纪委合署办公,纪检监察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县级纪委监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实地了解县级纪委监委运行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推动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笔者和唐勇(二室)、唐勇(干监室)在广元市剑阁县蹲点调研5天,解剖麻雀,既发现了一些个性问题,也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新形势 新任务 新问题
剑阁县纪委监委这些年工作特色明显、成绩突出,探索推行的干部日常监督“记分管理法”“包包干部”“有事找书记”“五张清单”等成效明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6年位列广元市第一,一年第二。监委成立后,新形势带来了新任务,新任务带来了新问题。
“两个责任”被普遍认为是“两个书记的事”——主体责任是党委书记的,监督责任是纪委书记的,其他人没责任。分管领导只干工作不管干部,只谈工作不谈作风,只交工作不交纪律,遇到下属出问题就叫纪委书记去谈话,认为这就是履行主体责任了。一切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的事情,好像纪委的人不到场,就不能解决一样。县委领导班子成员认识如此,乡镇更是。一名镇党委书记说:“我们镇,不管哪个镇领导,分管领域出了问题,都是请纪委书记去约谈一下。”
落实“四种形态”也被认为是纪委的事。有的乡镇党委书记在座谈中说:“‘四种形态’是纪委的主责主业,就应该让他们多去做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事。”这导致有的党委(党组)对谈话函询的具体情形理解不深,以提醒批评代替诫勉谈话,以诫勉谈话代替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有的单位对谈话函询部分属实的问题不敢较真,处理较为随意,基本上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派驻机构发挥作用不充分。有县纪委监委同志谈到:“近两年,县纪委先后查办了教育、交通、国资、住建等系统性腐败窝案串案,其中,仅教育系统就涉案多达55人。但那么多案子,没有一个是纪检组发现的,驻局纪检组的监督作用基本上没有发挥出来。”据了解,剑阁县县级部门共设45个纪检组,配有32名纪检组长,其中50岁以上的有14人,面临改革大都思想波动较大。
剑阁县纪委监委有14个室,40多人,仅有6个纪检监察室(3个执纪监督室、3个审查调查室),每个室2至3人,有经验、能办案的很少,而乡镇纪委、部门纪检组,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导致出现越往下越难,“稍麻烦一点的案子,要不就拖,要不就查化了”的情况。另一方面“三转”老问题仍然存在。说纪委“眉毛生得弯、闲事管得宽”,说纪委“镇得住堂子”等等。纪委干了不少费力不讨好的事,党章规定的“专责”却并没有完全落实。
座谈中,不少干部都说:“如今纪委监委权力大,必须加强监督。”据了解,2013年以来,剑阁县纪委查处了7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都是因失去监督、履职不力、律己不严导致的。“全县175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乡镇纪委委员119人,县纪委监委并没有专门的从事内部监督工作的机构或人员。”
此外,调研中还发现基层重复信访件问题严重。一名乡纪委专职副书记说:“我70%的时间都在办重访件,业务内和外的都有。”基层“微腐败”问题不少,不少同志谈到:“现在资金、项目都在往下走,乡村干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有的人私心太重,管他是啥子钱,都想往自家刨。”
新要求 新思考 新举措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县一级纪委监委,要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直面问题,努力提高县级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铁军,着力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这方面,剑阁县纪委监委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全面推行“五张清单”以推进主体责任精准监督,信访人全程参与调查化解重复信访,“日常监督平台”等等,值得继续探索与借鉴。在这之外,还应该在以下方面着力:
推动主体责任人履责主动化、日常化。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逼”主体责任人履责到位,采取签订责任状、承诺书、保证书、列清单,发放专门的履责笔记本并检查,规定每隔一阵子(比如半年)主体责任人得开一个专题会议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形式强迫,在初始阶段并非不可行,但长期如此“苦苦相逼”,而不着力在形成常态上下功夫,就背离形式设计的初衷了。党委(党组)的主责和纪委(纪检组)的专责之间,应当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主责人必须按照“四种形态”的要求积极、主动、全面履行其主体责任,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而不是“把纪委挺在前面”;纪委(纪检组)要切实“三转”到位,该主责人干的,绝不“越俎代庖”。
把“三转”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内容。主体责任人不履行监督的“主责”,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就永远到不了位。结合监察体制改革,为切实推动“三转”在基层落地见效,建议把落实“三转”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内容;对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的“三转”,县纪委监委可以督促下级党委(党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请示、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制度机制,确保纪委履行好监督专责。
县纪委监委要加强统筹的力度。虽然乡镇纪委一般都有一个书记、一个专职副书记、三至五个纪委委员,但实际工作中,这些人员几乎没有一个是专职的。能办案、办成案在乡镇是很困难的。县级部门派驻纪检组普遍仅纪检组长一个人,办案也是极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县纪委的统筹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剑阁县纪委监委将全县化为11个“片区联动协作工作组”,每一个班子成员定点联系1—2个片区就是县级纪委监委加强统筹的方式之一。对派驻机构,同样要探索采取相关办法,分片统筹,闲时分散,战时集中,精准发力。
“探头”要能探到“真相”,后台不能“黑屏”。派驻监督是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现存的问题一是监督同级难,二是派驻这个“探头”设在驻在单位,能探到一些情况,但机关这个“后台”几乎是“黑屏”,“探头”探到的“影像”没有传到后台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前后台的协作机制来解决。比如建立强制性报告制度,明确派驻机构必须报告的内容、程序、责任,应报必报、速报、尽报,不能“壮士一去不复还”。还有就是建立前后台“会商”制度,派出机关要定期不定期听取派驻机构汇报、报告,以指导、帮助、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县级纪委监委有必要单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根据《监察法》第五十五条:“监察机关通过设立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等方式,加强对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守法律情况的监督”的要求,结合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现状,建议在全省县一级纪委监委单独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目前,全省有1/4的县(市、区)纪委,单独设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效果很好。实践中,这个室还可以当作一支“应急部队”,用以查办案件。
乡镇纪委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监察对象的扩大在中省市并不突出,而主要集中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委成立后,剑阁县范围内,县乡两级监督对象从3400人激增至30042人。今后,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对象更多、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的现实。除了县级纪委监委加强统筹力度外,还可以加大乡镇纪委书记、专职副书记交流力度,对乡镇纪委委员的职能、职责、培训、待遇等作出统一的、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现在的“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局面。
文/刘光辉
(作者系四川省纪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