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中年翻身仗
- 来源:娱乐·品味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佘诗曼,延禧攻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10-12 13:59
《延禧攻略》里,佘诗曼将娴妃这一矛盾角色演绎得血肉丰满,凄婉哀绝。这位TVB黄金时代最后的当家花旦,在步入中年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她戏路多变,风格多样。大戏小品,宫斗商斗,情绪起承转合,总能演得妥帖自然,一派从容。
出道多年,佘诗曼用实力从无数白眼里爬了起来,就像娴妃,一步步让蔑视自己的人另眼相看。
争气是她骨子里最稳的底气。佘诗曼成功背后,是一个香港女演员面对娱乐圈残酷境地的务实与顽强。
烟花冷,不舍昼夜
拒绝失控
在饰演过的众多角色中,佘诗曼最羡慕《公主嫁到》里的昭阳公主。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喜剧角色。昭阳公主是金枝玉叶,可以刁蛮任性、为所欲为、率性自由。她像极了入行前的佘诗曼,开心就是开心,不开心就不开心,想发脾气就发脾气。
成为艺人后,生活的束缚变多,佘诗曼开始学习高度自我控制。她拒绝情绪失常,微笑成为最常用的表情。她不允许自己喝醉,“艺人出现在大家面前,公众形象会影响别人。控制自己很重要。”
情绪控制的极限发生在2005年一次颁奖礼上。她正准备上台领奖,接到电话,被告知母亲在美国进行肺部手术,心跳、呼吸停了20秒。医生让她做好母亲永远不会醒来或失忆的准备。下一秒上台,她强忍泪水,笑着对所有人说谢谢。“那一刻我真的很讨厌当明星,因为永远要把真实情绪藏在心里。”这次失控以佘诗曼每年休假一个月去夏威夷陪母亲告终。
佘诗曼不止一次讲过,演员就像烟花,短暂而迷人,想要延续色彩,要靠自己也要靠命运。从前读女校、零表演欲,后来在瑞士学酒店管理,所做之事跟表演、娱乐圈一点关系也没有。22岁参加香港小姐比赛获得季军入行,演员一做就是20年,“如果这都不算命运的安排,真的不知道什么才算。”回报命运的方式是超过旁人的投入。在无线电视台多年,佘诗曼平均每年贡献3部剧,约一百集,最长五天四夜没睡觉。通常一部剧集还没拍到结尾,下一部的剧本已拿到手上。
做一盏灯
身为演员,与每一个角色的邂逅似是短暂而迷人的绽放,而阿佘选择延续色彩去做一盏灯,让每一次的演绎都有着别样的光彩。
起初的她,也并非什么演技派,拍戏的过程中总是很被动,收到来自多方质疑。为了练好声音气息她每天在家念报纸,念了几个月;一有空余时间就跟前辈询问演戏方法,从祝君好、苗若兰……到刘三好、丁小嘉——佘诗曼逐渐让人们发现,她的演技远远比美貌更惊艳。
佘诗曼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拍《帝女花》,因为体力透支在现场滑倒,下巴磕到玻璃茶几上留了疤;拍《火舞黄沙》,为了保护背起的小孩,自己摔到地上磕掉了牙齿……她说,头十年从没觉得自己辛苦,只觉得如果把这些最累的时刻拼过去,人生大概就不会再有其他挫折了,“确实天天都在拍戏,每天二十多个小时,有时会觉得自己身体很累,但意志力还是有的,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真的很坚强。”
2006年,佘诗曼在《凤凰四重奏》中首次尝试一人分饰四角,这次表演让她得到了渴望已久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爱的电视女角色奖,她也成为了TVB历史上首位“双料视后”。
多年来各种奖项的加冕背后,她却说,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她常会把过往的作品一部部拿出来翻看,“观众觉得的和你觉得的是两回事。可能我演了一部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感,但未必能满足我自己。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总觉得离自我要求还很远。”
宫中人,心游四海
世界很小寂寞很大
宫斗的本质,是在狭小的空间里,争夺有限的资源。
宫,意为小,再大的宫殿也不过是世界的一个微小角落。因为有了这个“小”为前提,大家才斗得起来。宫斗剧里每个女性都惨,因为无论地位有多高、心有多狠,命运从来不在她们自己手里。
所以宫中人寂寞,也曾听闻漫漫长夜有人独守空房无事可做,只得洒下一把红豆在地上,再一颗一颗捡起来,这般度日。
佘诗曼庆幸,自己活在当下这个时代,而非过去,而非真的身在紫禁城皇宫。那般富丽高贵又如何?还不是笼中鸟,没得自由和洒脱可言。她不喜欢那种为一个男人为一尊位或为所谓门第荣光所做的争斗,那样的焦虑和压力,是她本人根本承受不来的事情。
所以演过众多宫斗戏的佘诗曼说:“后宫争斗很残酷,但不要去学习。”宫斗剧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学习技巧,而是以史为鉴。珍惜走出去,拥抱广阔世界的机会。
横店拍《延禧宫略》的那么多个月里,佘诗曼慢慢寻找节奏和状态,戏慢慢磨。那是一段充实又安宁的日子,她可以怡然安排自己的时间。但人在宫中,内心却是徜徉四野的。这一份自在,是佘诗曼在剧组生活多年练就的。宫斗剧也提醒她自由的可贵,任何时候,不要把谁当成自己的天。
狭隘的视野豢养内心的黑暗,改变不了别人,只会吞噬自己。
细水长流更回味
佘诗曼的感情归宿一直是大众讨论的话题,她说争气,一直是自己对待爱情的方式。
听过佘诗曼讲自己的一段爱情故事,在瑞士读书时,有个富二代向她求婚,只要她跟他到中国台湾结婚,她就可以不愁钱财地过贵妇生活。
她当场就拒绝了,因为她事业心很强,她希望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很多跟她同时期选美的港姐都已退出娱乐圈,结婚生子了,只有她事业还在巅峰状态。很多人说,佘诗曼只是外表看起来柔弱,但内在却像个男人一样坚强独立。
确实,在很多香港美女眼里,嫁入豪门似乎是最好的归属,体面又尊贵。但在佘诗曼看来,事业才是女人最好的靠山。很多香港女演员都在走下坡路,准备收山,她却又开拓了内地的事业版图。
有香港八卦杂志说,佘诗曼一年能赚一个亿,是个大富婆,她的钱不靠男人都是靠自己挣来的。
出道以来围绕着她的绯闻也很多,似乎每合作一部戏就会和男主角传出话题,对此她无奈地说对这类炒作真是厌烦,“我会尽量坚守我的原则,当然也很难置之不理外界的看法。我已经在最大的空间内去表现自己了,所以问心无愧。当然现在很多戏的宣传手段,不就是在擦出火花和不合里面二选一嘛,我也渐渐习惯了。”
身边的姐妹淘就剩自己一个,真的不急?现在佘诗曼,已经没有某种“非要怎样不可”的迫切,她了解自己的个性,慢慢来就好,细水长流更耐人寻味。“这方面我一直很随缘的,我妈妈也不着急,也没有给我安排相亲。关于爱情,我一定不会为结婚而结婚,有好消息的时候,肯定会通知大家的。”
大时代,但喜小生活
不离烟火气
从被吐槽,到成为后TVB黄金时代一个不可或缺的门面担当,佘诗曼这一路走来真的是一个大写的励志;而尽管作为女星,她的履历已足够辉煌,但她最初的梦想也是关乎小生活:酒店上班,赚钱养家。
佘诗曼5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抚养她和弟弟长大,她对于生活的定义离不开屋檐下的温情,母亲便是她最在乎的:妈妈一直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拍戏的日日夜夜,她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一想到对妈妈承诺过自己会把戏拍好,又会精神抖擞地站在片场里。
为哄妈妈开心专心钻研厨艺,而她厨艺精湛也是出了名的,多年前她做厨师的照片就有模有样。
之前在《星厨驾到》上,佘诗曼带来的是一道关于母爱记忆的鱼。佘诗曼回忆,小时候自己很瘦,不爱吃饭,妈妈为了她营养均衡,绞尽脑汁自创了一道符合她口味的酸甜鱼,还取名为“亲亲鱼”。因为妈妈喂她吃鱼的时候,总会说:“宝贝,来,和鱼亲亲。”这是佘诗曼4岁时候的事情,“亲亲鱼”就成了她记忆深处最美味的食物,一直到现在。
私底下的日子佘诗曼喜欢简单一些,“我的前半生都在饰演别人,现在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自己。”画画是阿佘最大爱好,一提起画画她就兴奋,因为画画可以让她得到宁静和休息,可以忘记很多烦恼。
在微博上她喜欢分享美食、生活,素颜出镜也没有一点偶像包袱。
各种经历造就了佘诗曼的独立与坚强,真实的她更多彩,幸福就该这么不疾不徐。
享受两极化
在无线电视台工作超过十个年头后,高强度的工作让佘诗曼近年开始有些吃不消。身体越来越差,抵抗力越来越不好,很容易生病,也没有以前好得快。“始终不是刚入行的年纪,是有差别的,是成长必经的阶段。人是需要休息的,短时间内可以冲冲冲,但不可以十年二十年都这样,我希望让自己休息一下。”
她与无线的合约改成了部头约,每年拍摄一部剧集。休整一段时间后又北上拍片,“香港想合作的演员、导演都差不多合作过一次了,想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她说自己喜欢追求完美,现在已越来越懂得去平衡这些关系,工作是工作,生活就好好玩,感觉放松了很多。
演戏之余,佘诗曼的兴趣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她爱高跟鞋,因为高跟鞋可以展现女人最美的姿态。小时候偷穿母亲的高跟鞋,自己的脚放进去小小一块也觉得美。有经济能力了,看到喜欢的就买,家里的鞋已经几百双。
她还爱开车。有线电视娱乐新闻台主播、好友卫志豪甚至觉得,佘诗曼如果不在娱乐圈发展,一定会成为赛车手。他们相约去玩,佘诗曼开保时捷,他开一辆跑车,两人赛车。从中环半山出发,路况复杂,佘诗曼一路风驰电掣。“她是非一般的女生,开车没有半点犹豫,快、狠、劲,跟她做人做事的方式一样,好像什么都在她把握之中。这或许也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
下半生,敌人是自己
见惯大浪淘沙
一转眼,当年弱质纤纤的佘诗曼也43岁了。对许多女演员来说,这是一个容易陷入职业危机的年纪。
佘诗曼却毫不畏惧自己的年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她都用心地演好每一场戏,活出自己的优雅和热度。
在造星工厂TVB摸爬滚打,又在北上后体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残酷,佘诗曼怎会不知道作为女演员必须面对的残酷与无奈?!
佘诗曼见多了被大浪淘沙的艺人。
2009年,TVB举办万千星辉庆台庆。那时候她因为《宫心计》风头正劲,顶着唐朝高高华丽的髻,笑咧着大嘴走在最中间。先于她一排的,是当年经典的《金枝欲孽》三位演员,如妃邓萃雯旗装旗头,手持团扇,左边孔武陈豪,右边孙白杨林保怡。
那一晚,商天娥和佘诗曼做单独女主角——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前者已经是个历经天涯的歌手。
忽然老旦李香琴颤颤巍巍出场,说话声音衰老,气息弱得难以连贯。尽管如此,对着话筒,李香琴把一首提前录制的《I’d Like To Teach The Word To Sing》博得满堂喝彩。
她们都是被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打磨出的演员,尽职尽责演好一出台庆戏。名角们排排坐,不顾形象玩撅嘴拧鼻的把戏。老旦青衣老来作俏,眼眉频抛。这是她们的本职工作,也是她们展示自我的光耀舞台。谁说她们是麻木无灵魂的塑料花,好艺人明了行业本质,奋力抓住每一次高光时刻,尽力展示自己的魅力。娱乐大众,也以此收获验证自己的价值。
这也正是佘诗曼走向成功的路。
对这些职业女性来说,行业兴衰,年纪渐长,风华不再,都无可逃避,也无需逃避。咬牙握紧一个“勇”字就能应对一切变迁。就如林夕所说的:永恒地轻松,仿佛时代并不太残酷。
反正是远方
躁动也许是苍白,丰富造就从容。现在的佘诗曼越发淡定,下半生,敌人只剩自己。活着应该越来越像水,或者山。
《延禧攻略》整整70集里,佘诗曼的扮相变化并不大。除了衣服首饰的些微改变,她走出了以往宫斗戏里奸角靠化妆加持的表演套路。没有深色眼影,没有飞翘的眼线,没有猩红的唇色。佘诗曼用自己的眼神,肢体,完成了角色的一步一步黑化。
而现实中,她依然是那个大笑姑婆,不介意自己被观众制作成“表情包”,因为她觉得自己一直都是美美的。《延禧攻略》的火爆,佘诗曼和其他主创近日频频接受采访。言谈中,她乐观自信,总是大笑着直面采访的机锋。她笑谈自己多才多艺,一定能在宫斗戏中活到最后;她回应第四番的演员排位:“123不过是数字,而数字对艺术家不重要。”
“我觉得我的能量越来越大,不只是在表演这件事上,还有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过万重山水 宛若新生。如今阿佘也愿意放开自己,乐得和一班年轻人合作。“别说什么教他们,我还要从他们身上学习呢!”
做演员,百感交集的滋味都能体会。这是最让佘诗曼感到庆幸的。
而艺术之事,学无止境,这又让她兴奋而感恩。
烽火熄灭,消散时面前已是坦途,笔直开阔。路究竟要通向哪里?她一派从容:不知道,反正是远方。
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