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上线了短视频APP《鹿刻》,联想到此前腾讯推出的《微视》,百度积极布局《好看视频》,至此,BAT都完成了对短视频行业的入局。很显然,接下来“姗姗来迟”的巨头们,无疑会让短视频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短视频行业为何疲软?
目前,许多视频APP制造出一系列的视觉奇观,刺激了用户幻想和欲望的产生,比如一些爆红的美食视频,就因为激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向往而获得了用户关注。当下即时的感官愉悦会掩盖人们更深层次的意义追寻,人们的情感与体验也容易被视觉奇观所操控。
短视频APP如《秒拍》《美拍》和《抖音短视频》的走红助推了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这些UGC短视频虽然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但是它往往局限在“视觉奇观”中,成为大众自娱自乐的产品,缺少公共性与知识性。当理性与深度被感性和散漫所取代,当狂欢式的群体娱乐消遣代替了个体化的审美体验,用户的审美疲劳就会接近临界点,这也是《快手》和《抖音短视频》等短视频产品在高速增长后陷入停滞的原因。
不愿意再“刷短视频”了,本质是因为用户不想自己的时间变廉价。人们评价信息传播价值的标准始终是“人们获得的信息价值÷他为此支付的时间”的比值,短视频兴起后,价值传播陷入“国民总时间”陷阱,片面追求时长而忽略时长带来的价值,引发“时长越多、时长就越不值钱”的“通货膨胀”现象,《抖音短视频》和《西瓜视频》等长用户时长产品屡被诟病的根源都在于此。
让“内容”更加美丽
“厌烦刷短视频”群体的说辞大多数都是“同质”和“刷多了没意思“,这其实是社会学中的“剥夺与满足命题”—用户只有在第一次接触到某视频时,最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第二次和第三次,该视频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逐渐“被剥夺”。也就是说,用户接触同质化的短视频的次数越多,其情感体验就会一步步趋向乏味。
所以,对行业来讲,与其老想着流量入口,不如想想如何破解用户的厌倦心理。目前,已经有一些平台在尝试MCN的模式,提高对内容生产者的管理效率。BAT都做了这样的决策,百度好看视频更是与国际级MCN机构合作,比如Zoomin.TV和WebTVAsia等。除了BAT,美拍和微博也启动了MCN计划。
为什么短视频平台越来越趋于MCN了呢?这是因为MCN具有规模效应,能集合更多的行业资源,提供更为系统化的服务,保留创作者的独立性,使其不会为群体式的狂欢所影响,进而保障内容持续、高质地输出。
BAT选择了同样的机制,不过在具体表现上仍有所区别。腾讯虽有意打造内容产出矩阵,产生规模效应,但还是被短视频产品的流量思维所禁锢,这一点从《微信》罔顾用户体验,在“朋友圈”强推“微视”的动作就能看出。百度的《好看视频》则一直希望能重新复盘内容产出机制,将短视频和爱奇艺的长视频进行精确匹配,形成内容联动,使覆盖面更为广泛。至于阿里巴巴,淘宝系短视频“鹿刻”更像专注做出电商导购加问答社区的混合体。未来,三者的高度和走向还有待行业继续探讨。另外,短视频产品要想留住用户,主要还是让用户放弃“自我执行的父爱主义”,即不相信自己而不得采用的行为,比如不相信自己能早起就定三个闹钟,不相信自己能不“刷短视频”而卸载APP又反复安装。而消灭这种“主义”的核心在于,需要让短视频的消费时长变得更有价值。
感性消费的理性疏导
智能时代里,短视频的自救不仅在于内容上,更在于如何使用技术手段去做好内容分发。短视频是一种典型的视觉文化,以形象为中心,注重感性体验,使用技术,就是利用AI去做感性消费的理性疏导。
一方面,视觉文化并不取决于图像本身,而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在消费主义时代,利用AI图像识别做视频分发,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让人们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和刺激出来的需求。
视频内容的分发作为技术支持的重要一环,需要区分人们的低级和高级需求。即便《快手》很早就应用了AI技术,在视频认知和理解上建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但在内容分发上,却因为迎合了人性最不堪的一面去推荐,而被打上“低俗”的标签。
另一方面,大数据、用户画像、算法和推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精准推荐,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柠檬市场”—用户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而无法判断商品真正的价值。短视频的算法应该多方面挖掘用户兴趣,进而做到用户群体聚合。在这个方面,短视频平台默契地将算法中的单一数据转为多维数据,使得用户不再困于“圆形监狱”。在复活《微视》之后,腾讯还上线了一款APP《下饭视频》,在产品形态上选择了分频道信息流推荐,百度《好看视频》则基于视频理解及NLP技术,为7.5亿用户标注了200万个维度的画像标签以及上亿级别的属性和关系的知识图谱。通过多维数据建立丰富的场景模型,才能让用户了解有价值的短视频内容,进而让用户视线有意义地留存。
二年三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