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墨河湾

  • 来源:红豆
  • 关键字:小河,老家,地方
  • 发布时间:2019-03-20 00:01

  河湾,一条小河的拐弯处,一个自然村的名字。我出生在河湾。印象里,河湾的老房子是土坯房。土坯房的墙面,是用一种名叫“巴掌”的工具,一巴掌一巴掌捶摩出来的,很光滑,手感好。儿时的我,总爱用稚嫩的小手在光滑的墙面上抚摸,偶尔将干净的衣袖染上墙土尘,黄灿灿的,我觉得颜色很好看,母亲则觉得很脏,常常用“不爱干净”斥责我。母亲的斥责没能阻止我和墙面亲密接触。不知何时,我发现了另一种颜色的物体,黑黑的,黑里透着晶亮,它的名字叫“木炭”,在灶里燃尽的柴禾熄灭后的物什。当我知道木炭可以在墙面上留下痕迹时,墙遭殃了,我的手、衣,甚至脸、鼻孔、嘴唇都遭殃了,那些点点、线线、片片的黑,让母亲的斥责声更频繁,更严厉。一切都阻挡不了,也无法阻挡。三四岁的我,没事就爱拿起木炭在偌大的墻面上不断地写写画画,或是一种行走,漫无目的,又似有一份牵引。不知自何时起,母亲的斥责声少了,父亲的亲近却多了。常常在我涂鸦带劲时,父亲摸着我的头,托起我的手轻声说道:“应该画直线,或圆圈。”父亲的手如同一把尺,或是圆规,总能将一截线条画得笔直,或是圆满。我好奇母亲不再斥责我不讲卫生,好奇父亲托起我手画出线条的魔力。我似乎更加努力了,别的伙伴在嬉闹,我用木炭在墙上画线条;别的伙伴在午休,我在用木炭在墙上画线条;别的伙伴在干活,我还在用木炭在墙上画线条……记不清坚持了多久,我已能将一截线条画得如父亲画的一样直,一样圆。父亲常常赠我以笑脸。如同多年以后,我给学生上书法课时,看到学生练习的线条流畅圆润时,我给他们的笑脸。常常有人问我,是从何时开始练字的?我总是以拿起毛笔蘸着墨汁的初中时代作为答案。“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当我读到这段关于墨的解释时,方知我的回答似乎欠妥。只因那些儿时涂鸦的木炭即是“墨汁”,父亲教我的线条即是“书法”。这才是我最初的真正触墨,在老家,一个名叫“河湾”的地方。

  王金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