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及应对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生活,经济,发展
  • 发布时间:2020-06-04 19:02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爆发并广泛蔓延,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等造成了较大影响,制造业大量停滞,餐饮及娱乐行业备受打击,社会消费行为快速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我国政府的有力管控下,目前国内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经济及生产活动也陆续恢复。本次疫情具有发生概率低、造成损失大、事先难以预测的特性,属于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其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作为金融从业者,应深刻地认识到,疫情对金融机构的稳定经营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其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占比最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以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银行业在我国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及系统的风险管理模式。面对此次疫情,银行业会面临哪些风险管理的挑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研判。

  疫情影响下银行业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授信政策难以延续,授权与考核机制面临调整,部分制度实施落地难

  从微观主体来看,疫情在行业、区域以及客户三个维度对银行授信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在上述维度调整对应的授信政策,以适应新形势下银行业发展的需求,是目前银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疫情影响下,国家为帮扶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延长付息还款时间、减免部分利息费用、无还本续贷等形式帮扶中小微企业以及实体经济发展,但以上帮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偏差,授权流程过于繁琐以及因责任考核而“不敢贷”的问题时时存在;同时,银行相关管理制度中,贷前现场尽调以及贷中“面签”与“双录”等工作因必须现场开展的要求,执行落地难度较大。

  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集中度风险上升,风险管控难度加大

  经济下行加之疫情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承压,在2020年4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一季度运行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介绍,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现在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了0.06个百分点。虽然国家引导银行采用借新还旧、续贷、延期、增加信贷供给等方式帮扶企业发展,同时,放松划分标准,给银行松绑,短期内对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不一定有很大影响,但后续随着支持期结束,风险将逐步暴露,对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影响较大。

  可以预见的是,受财政与货币政策双重影响,2020年大额信贷投放还是会集中在政府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相关行业,部分利多政策,如加大基建投入(广东、上海、云南等)、下调房贷首付比例(河南省、浙商银行等)等政策已经或将要陆续出台。上述行业在银行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大概率将呈上升态势,行业中龙头企业将成为关注重点,行业及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很大程度上将左右经营机构未来的发展,经营机构整体风险管控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银行经营业绩压力加大,对风险管理文化形成挑战,存在合规风险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核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稳定经营的基础。现实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存在,使得风险管理文化的传导出现“徒现其形而未具其神”的问题。尤其在当前,银行业受政策影响息差空间减少在所难免,同时考虑2020年第一季度因疫情冲击,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及占比或出现环比下降,不良资产存在攀升的可能,银行盈利空间下降不可避免。受经营压力的影响,以往在银行内形成的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系难免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必然会出现一些违背基本风险原则与合规制度的行为,将业务发展与合规管理对立起来,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冒违规的风险,是对优良风险管理文化的挑战,是缺乏合规意识的表现,危害深远。

  银行业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授信政策调整模式温和,授权、考核机制相对固化教条,对市场突变的应对机制不足

  从银行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延续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考虑,银行会定期对整体授信政策进行调整,基本秉承“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微调原则。但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以往的调整策略将难以满足应对行业、区域及客户变化的需要,原因如下:行业维度上,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受疫情冲击更为直接和明显,行业风险加大;區域维度上,疫情严重、管控力度大的区域风险更大,例如湖北省;客户维度上,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及再融资能力较弱,经营风险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授信政策需要进行较大范围及幅度的调整,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专业市场主体,本身存在对风险的敬畏,加之实行的是层层分解的责任考核机制以及步步为营的授权机制,制度化管理运作模式根深蒂固,出于谨慎及稳定性考虑,其授权、考核机制相对固化教条,不会轻易改变。面对当前的疫情,若要将帮扶措施真正落实到中小微企业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零售客户群体,银行业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

  传统的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多为线下运行,类似于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模式,十分重视现场尽调的工作质量,关注现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在制度中规定“面签”与“双录”等工作必须现场开展的要求,就是为了遵循“眼见为实”原则,穷尽一切可能性,把出现争议的概率及面临的责任降至最低,在疫情的管控体系下,其执行的基础条件面临巨大困难。

  疫情对部分行业影响较大,银行业务长期畸形发展,行业集中度居高不下

  由于国家采取了停产、延迟开工以及人工隔离等措施,部分行业(尤其是餐饮、旅游、交通、娱乐、零售等)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例如,据中国烹饪协会表示,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100%,仅春节7天就损失约5000亿元;电影行业损失率也达到100%,用“惨淡”来形容绝不为过。

  中小企业经营受疫情影响最大,根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的995家中小企业数据,29.58%的企业表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收入下降达50%以上。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加之疫情的影响,盈利能力必然会下降,还款能力减弱,有的甚至面临倒闭。在实体经济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银行业资产质量指标整体承压,行业、区域、企业的信用风险均将加剧。

  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发展,长期存在过分依赖抵押物或政府背书而忽视对客户资质情况深度分析的问题,大量业务的形成深度绑定房地产或者政府融资平台。虽然业务种类众多,但是抛开表面的合规性,其实际资金用途绝大部分流入以上行业,近期在查处的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的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一方面,上述问题导致了银行业务的行业集中度居高不下,近期的表现就是基建及政府平台融资项目受到大量机构追捧,炙手可热;另一方面,房地产融资规模虽然受到经济下行、流动性紧张以及购房意愿下降的影响,但是受目前资产荒以及业务惯性思维的影响,其业务占比仍会居高不下。

  银行以经营业绩为导向,追求短期目标,三道防线建设不够

  由于面临经营业绩的压力,部分银行可能放弃长远规划而追求短期目标,忽视风险原则与底线。尤其是中小银行,其管理模式有待提升,很可能出现追求高风险、利益短期化的经营行为。例如:在负债端,中小银行通过同业存单、表外理财、与非银金融机构合作等,快速加杠杆;在资产端,通过大量投资非标、同业理财、委外等获取利润,辅以期限错配,从中获取超额利润;零售贷款投放过于粗放,个人消费贷款流向房地产、股票、期货投资领域,甚至有的被转贷至网贷平台。此外,部分银行的“三道防线”执行意识明显存在不足,重贷前、轻贷后、内控意识不到位的现象长期存在,也是导致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上升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银行业风险管理问题的应对建议

  加大授信政策调整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完善风险授权及考核机制

  面对疫情影响,银行业应及时调整授信政策,在行业、区域以及客户等维度需要进行较大调整,以应对疫情的影响。行业层面,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生鲜物流、医疗健康、生物科技、新农业等行业恰逢发展机遇期,银行业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研究,制定符合客户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与准入规则,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支持力度,促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区域层面,此次疫情风险等级最高的是湖北省,风险等级为中等的浙江、河南、广东、江苏等省及北京市,这些属于中等风险等级的省份的经济总量较大、人口密度较高,受疫情冲击也较为明显,银行应该对上述省份的授信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银行业面对疫情的冲击,应有效地调节内部资源合理配比,推动在体系内以高效资产替换低效资产,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资本利用率。

  为维持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支持疫情期间的经济增长,2020年2月14日,银保监会表示,在贷款分类上,因疫情影响出现贷款逾期的,在一定的延缓期限内还款不计入不良贷款、不影响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和行业的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可以再提高一些。上海等地银保监局也明确发文表示:“不强制要求逾期60天或9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银行业应充分利用以上的利好政策,改革现有的风控考核机制,对容忍度、准入要求、尽职免责等风控机制应进行适当调整,在保证风险底线及合规性的前提下给银行从业者“减压松绑”,降低人为因素对政策执行的抵触;同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贷款临时授权办理机制,快速受理、审查审批及发放贷款,解决效率性问题。

  强化贷前、贷后管理,有效提升资产质量,严控集中度风险

  加强对客户的贷前评估与贷后管理。尤其是面对当前疫情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好授信政策调整,严把准入关,加强对本次疫情所引起的行业风险的研究,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形成新的行业、区域及客户细分准入标准,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措施;采取积极合理的必要措施应对突发风险,对风险薄弱环节要强化增信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业务质量。例如,本次疫情已引起全球股市大幅震荡,从短期来看,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股票质押、定增等业务的风险较大,风控止损措施可能无法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连续下跌行情,银行需要强化相关风控措施,在业务操作时采取选择合理目标股票定价基准点等措施,实现有效风险敞口覆盖,并补充其他增信措施。

  银行机构应参照《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完善相应的集中度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合理控制不同行业、客户、区域等大额业务的占比,防止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合理布局,有效实现风险分散。如对基建及政府平台项目,应防止一拥而上搞“大水漫灌”的模式。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平台治理的深入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加强,实力较弱的政府平台出现“最后一根稻草”的局面只是时间问题,银行应选择有政策扶持、良好的现金流以及再融资能力强的重点行业或客户,有效控制行业、区域等集中度风险;在对房地产行业授信时,要重新审视准入标准及合作对象资质,选择有较强风险承受及再融资能力的合作伙伴,保持业务多样性,防止“多头授信”与“化整为零”,避免“壘大户”现象。

  加强推广风险管理文化,树立风险防范理念,培养和强化合规意识

  优良的风险管理文化是确保银行业长治久安的根本。面对行业的困难时期,银行业更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广优良的风险管理文化,要在全员范围内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与“底线意识”,按照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开展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优化风险决策流程等原则培育尽职合规的风险管理文化。银行业应高度重视对各级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将其工作成效与岗位职责、资产质量、经营单位业绩等方面有机结合,处理好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平衡关系,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与“三道防线”制度执行到位。同时,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合规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合规经营理念,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

  加大金融科技及线上服务的开发及利用,进一步提高业务中科技占比,科技赋能银行业发展

  本次疫情进一步验证了金融机构线上转型及推广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监管部门很大可能性上也会考虑加大金融科技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优惠鼓励措施,长期来看会继续改变我国金融业整体的发展格局。银行业应积极应用金融科技,赋能业务推广,助力风险防控,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线上展业、面签、尽调、客服等方式,创新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模式,对应开发新型线上产品,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提高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

  总体来看,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出台降费免税等利好的财政政策信号,同时,央行也通过一系列措施释放了流动性,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提振了市场信心。目前,经济运行虽有下行压力,但风险总量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局面仍未改变,近期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小。银行业承担着基础金融服务的重担,做好疫情下的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陶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