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课后复习的策略
- 来源:辅导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后复习,重点考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2-09 14:10
摘要:课后复习是教学中的环节之一,但是由于该环节在课下的时间进行,教师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课后复习在小学教学中时间安排往往不合理。在时间短,任务重的学期中,课后复习时间不均匀,常常可有可无;而在任务比较轻松,时间较长的学期中,课堂进行的冗长缓慢。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后复习是对教师的长期规划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考验。
课后复习是重要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科目。课后复习相当于重复和巩固,对于学好一门学科,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是不可缺少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消退的,因此记忆的关键在于重复,课后复习就是对课上所学的内容进行重复的一个过程。那么针对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开展课后复习,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本文笔者根据自身教育经历和经验,提供一点建议和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讲解知识重点
教学中的内容势必会有重点和非重点,以重点为核心有利于详略得当地开展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东西从头到尾来一遍,对于细枝末节,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可以自己去翻阅,但是重点考点一定不能被忽略,而是要反复地加强记忆,反复的提醒。如此既有重点考点又有兴趣点,教师不要本末倒置,兴趣点不是重点考点,只有以重点为核心才能有效提高课后复习效率。课后复习一般为一节课时间,教师指点重点,有利于对还没有掌握的学生巩固上节课的学习重点,对已经掌握的学生加强记忆。若还剩有时间,则可以将重点作为核心发散课本知识,补充扩展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课后复习应该以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为重点,包含以下几个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1/3 底面积×高。”我会拿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并用笔标出它们的高和底,以及底面的周长和面积。因为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是怎么求的?圆锥的体积是怎么求的?所以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笔者会重点对这几个公式进行讲解与练习。在整理完这部分重点内容之后如果还有时间,笔者会带领学生做一个关于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实验,制作等高等底的两个圆锥和圆柱,并把圆锥里的沙子倒入圆柱中,看看几次能够填满圆柱,来验证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比例是否为1:3。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进行公式的记忆,为促进其数学能力的增强提供保障。
二、搭配整理错题
整理错题能够帮助学生查找学习中的漏洞,有利于高效展开课后复习。在进行课后复习时不要忘记搭配错题的整理,错题是一个人在学习时对于这节知识中的盲点和易错点的反映。因此在课后复习中整理错题,有利于克服并改正这些盲点和易错点,在首轮学习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错题本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累本,在进行教学时,我会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错题本,错题本的记录原则是实用性和真实性,当学生在做习题时遇到之前做过的错题时,是非常兴奋的,但这次你掌握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够获得正确率的提升。错题本还要整洁,因为错题本要反复翻开查阅,整洁可以让人看上去舒服,也没有必要太美观,如果过多地注重,就会弱化本子的原本功能。
例如,在“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中,在展开课后复习时,由于上一节课后布置过应用题,在我检查批阅后,学生总会有出现错误的地方,错误的原因和类型等都要记录在错题本上。如“牛爷爷家这个月用了三吨水,水费是12.9 元,而刘奶奶家用了10 吨水,问刘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利用比例的知识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12.9/3=x/10,根据计算可以得出x=43。有的同学不会解这道题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每吨水的价钱都是一样的,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因而可以列出比例方程;还有的同学是由于在解方程时马马虎虎,导致结果算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写错的题抄在错题本上,并在旁边注明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并注明“列比例式的关键在于找出定值,并找出比例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改正,提升其复习的效率,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增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构建思维导图
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清晰地展开课后复习。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模式简单地展现出来,思维模式不都是单一线性的,因此,思维模式图要用笔画出,它可能是树枝状的,也可能是分散状的。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教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展开复习,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理性思维的提升。思维导图犹如迷宫中的一张地图,它把思维的前前后后明确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茫茫学海中展开复习,构建简单的思维导图是复习时的秘密武器。对于数学这种抽象性强的学科,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时间关系,并列关系等,理清知识的内部结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为复习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
例如,在“统计”这一章节中,初步学习了扇形统计图,折线图这两种数据的表现形式。这类图形能够对数据中地方某些特征进行展示。教师可带领学生做关于统计大题的一个思维导图,这类题的主要问题有,根据图表描述你的直观感觉、比较具体的数据、判断某一说法是否正确等。比如在“某一自行车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一个统计图中,A 类自行车占20%,B 类自行车占13%,C 类自行车占8%,D 类自行车占10%,其他占49%。有人认为一类自行车最畅销,问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答案当然是由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全面。通过对图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占比最多的是“其他”这一项,由于并没有明确地表示它的成分,在这一项中有可能有比一类自行车更畅销的。因此无法确定A 类自行车是否最畅销。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整理与总结时,可以带领学生对统计图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让学生能够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增强。
综上所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课后复习,我认为以重点为核心,搭配整理错题,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高效,详略得当,清晰地展开课后复习。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使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都受益,这也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课后复习不能马虎,安排不合理,课后复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首轮学习的课时安排要给课后复习留出时间空档,需要教师有长期的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博文.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2]阿旺玉珍.以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开展[J].西藏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