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感想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严,爱,家校共育
  • 发布时间:2020-12-16 20:57

  【摘要】班级管理是个长期细致的工作,适时、适度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大至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正面教育、情感教育、激励表扬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是站在一位长者、一位母亲的角度,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管理学生,做到关爱、严厉、家校共育,三管齐下。

  一、严

  一个班级纪律好不好,学生是不是遵守规章制度很关键。一开学我就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定,甚至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到某种现象某个学生。有了这些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逐渐“规范化”了。

  为了保障学生的言行“自觉化”,我班一直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建立“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管理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小组评价方案及奖励措施。班长管理几个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内几个成员,其余的班干部各司其职,层层检查,逐级落实,责任到小组,责任到个人。检查内容包括每天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预习效果、清洁卫生、课间操的质量等。每周一总结,对于优胜者进行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小组长有检查记录,公示栏有评价结果,优良中差,一目了然。一周又一周的小组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即使自觉性特别差的学生,在不断的提醒、帮扶、评比中,也渐渐摒弃了自身的不良习惯,学会了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逐步上进起来。

  二、爱

  付出爱心是走进学生内心的法宝。班主任得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真心换取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学生亲近我们,爱戴我们,把我们当作可信赖的人,才能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比如我们班的罗佑成,只有一个50多岁的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脾气暴躁,内心狭隘多疑,我行我素,不听取任何意见,还爱搞帮派打群架。了解了他的状况后,我替他申请困难补助,给他生活上的帮助,帮他调解同学之间的关系,经常和他谈志向,用写书信的方式提出我对他的希望。慢慢的,他开始信任我,在乎我的看法和意见,同学关系和谐了,学习有进步了,整个人也阳光开朗了。现在,不怕苦不怕累,有组织能力有责任心的他是我的得力助手。如果当初我不从内心深处去关心他,怎么能发现他身上的潜能?他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转变呢?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受影响最大的也是班主任。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比如学生随手扔纸片和零食袋的不良习惯很普遍,我躬身捡起,放进垃圾桶,学生有了两三次的耳濡目染就不会袖手旁观。在强度大的劳动中,我安排指挥甚至与学生们一起干活,无形之中带动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再没有偷奸耍滑的现象。随手排一排桌椅、关一盏电灯、关一扇窗户,询问学生的冷暖病痛……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他们会认为,老师不摆架子在做的事,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有如此细心的老师,我们就不能粗心,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三、家校共育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老师和家长需要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发展、知识学习等方面统一认识,常沟通、多交流、密切配合。为了树立家校共育的观念,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我向家长介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座谈、电话、短信、校讯通、面谈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些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应该培养的良好习惯。家庭学校齐心协力,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回顾着自己的教学生涯,回味着做班主任的日子,学生的一点进步、一个笑脸,让我感觉很甜蜜;身体不适时,孩子们的关心和问候,让我感觉很幸福;生日或节日收到孩子们的祝福和亲手制作的礼物,让我感觉很满足。我一直用这样的语言勉励自己:我可能不是最好的班主任,但我可以把班主任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可能不是最出色的班主任,但我会尽力把我的学生培养得更出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