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题材融入数学教学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南京,中国,数学
  • 发布时间:2020-12-16 21:05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目睹那一幅幅惨痛的历史画面,聆听习主席发人深省的讲话,我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是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意味着重犯,当今中国依然面临种种威胁和危险,作为传授知识、传承历史的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刚好,我们的数学课上到了《百分数》这个单元,于是我决定就用百分数让学生了解一下日本两次侵略给我们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

  今年是甲午年,就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讲起。我告诉学生,在1888年,清朝政府组建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引起日本朝堂的恐慌。为了打败中国,日本装备了更加强大的海军。但腐败的清政府妄自尊大,认为日本蕞尔小国,弹丸之地,不足以威胁大清帝国,所以自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北洋海军的军舰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已经明显处于劣势。说到这,我出示了一道数学题:

  在北洋海军中最快的是致远舰,航速18.5节,而日本最快的吉野舰航速为23节,算一算,致远舰的航速是日本吉野舰的百分之几?经过计算,学生发现,北洋海军最快的致远舰航度只是日本吉野舰的80%。我接着说:“这两艘军舰在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相遇了。致远舰经过五小时激战,弹药已经用尽,舰身被日方的弹雨打得千疮百孔,随着大量的海水涌入,舰身开始倾斜,危急关头,管带邓世昌慷慨陈词:‘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他率领全舰官兵开足马力,想撞沉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和全舰官兵246人壮烈牺牲。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的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还向中国勒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这时,我出示了第二道数学题:《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我说:“这些赔款是日本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4倍,算一算,日本从我国勒索的战争赔款比他们当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多百分之几?”

  学生们听着,算着,一时百感交集。有的说,清政府太腐败麻痹了,竟然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有的说,邓世昌真是大英雄,是中国海军的骄傲,令人敬佩;有的说,日本从我们中国抢去那么多银子,还抢去大片领土,简直就是强盗;有的说,钓鱼岛是日本强占去的,我们一定要把钓鱼岛收回来!

  我接着说:“正是得到了这笔巨额赔款,日本得到飞速发展,他们疯狂地扩军备战,30多年后,为了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这群豺狼又举起明晃晃的刺刀杀向了中国!武器精良的日本强盗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侵略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烧光、杀光、抢光,占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后,为了威慑中国人民,疯狂地展开杀人竞赛,刀砍枪刺、扫射活埋,长达42天,30万同胞惨遭杀害,六朝古都南京腥风血雨,成了一座人间地狱。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凝聚起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时,我给学生们讲了抗战中的一个经典战例。1937年9月25日,我八路军115师在长城要塞平型关利用险要的地形,英勇奋战,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歼灭了日军板垣师团1000多人,而115师的伤亡人数还不到日军被歼人数的70%。

  说到这里,我告诉学生们:“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我国的伤亡人数约81.6万,比我们中国伤亡人数的的2.5%还少5.9万人。你们能算出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亡吗?”经过计算,学生们惊呼:中国人民的伤亡人数高达3500万!我意味深长地说:“日本的两次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忘国耻,奋发图强,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下课了,许多学生仍在静静沉思,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这节课,我将历史题材融入数学教学,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知识来看日本两次侵华的史实,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窗户。我想起习近平主席的谆谆教导: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将历史题材融入数学教学,是我所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期待有一天,历史题材能融入数学教材,让遥远的历史鲜活起来,让实用的数学厚重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