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德育渗透,意义,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20 17:01
摘要:初中德育教学以单一科目形式的教学,难以发挥其教育作用,因此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他科目中。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文学人文性、以人为本的特点,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显著。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以德育教育并重的方式,促进初中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需求,探寻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和策略。
德育是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法律、道德、思想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不仅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并合理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性格及发展规律等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
一、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教育意义
1.德文双施,促进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才中,纳入很多以德载文之作,唐代诗人纷纷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德促文,实现教学目标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思想的渗透,就像在两个原本分隔开的学科之间敞开一道门,以语文教学为依托,为德育渗透提供契机。我们不能将德育教育从语文课堂上玻璃出来,进行德育概念空洞灌输,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智慧的分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德文双施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2.以德树人,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以母语教学为依托,实现人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对于学生文化、素质以及能力培养的重任。而中学德育工作在《中学德育大纲》的引导下,树立将全体学生培养为热爱祖国、有公德心、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修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墨子说:“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为了在初中德育教育中,使得学生能够完善人格,实现自我,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使得课堂上生动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崇高的形象深植于学生心中。所以说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实现语文教学的以德树人,综合发展。
3.道德警示,感染社会
温儒敏在谈论到与鲁迅精神有关的当代社会价值时,曾说过这样的一席话:“在信息传播过快,而缺乏节制的时代,人容易焦躁、思维碎片化、平面化,痞气和戾气大行其事……”温儒敏对于社会风气的深刻批评让人深思。不能否认,我们的社会精神逐渐倾向于“颓靡”,而这种颓靡正在侵蚀着人们的道德素质,使得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中学生群殴小学生、中学生毒害生身母亲、学生考试作弊”等字眼,社会的风气的恶化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以及行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再是一个单一墨守成规的学科,而是需要在不同教育环境中渗透,发挥出其力量的教育法则。
二、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1.以社会现象为引导,发挥文学作品的正能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实现文学性教学的基础上,能够以道德观的树立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摆正自我在社会环境的位置,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伴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传播,现代的初中生更加的乐于去接听社会上的新闻,这些网络新闻中的有传递正面信息的,也有传递负面信息的。而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思维意识尚不成熟的阶段中,自我价值观非常容易被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所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可以以网络新闻事件为引子,与书本中的文学作品相互对照,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正能量。
例如,在《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刘禹锡身居简室,却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怀。通过还原“陋室”场景,学习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与现代人的“炫富”、“享乐”、“拜金”以及“牺牲国家利益谋取的经济利益”的现象相比,正能量才能够名垂千古,负能量行为会被唾弃。
2.以自然元素为素材,促进德育教育渗透
在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学素材中含有“人与自然”该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赞扬自然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抒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情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自然美景观赏、感悟自然出发,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渗透。德育渗透的内容有很多,生态德育思想渗透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实现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自然元素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自然情境,实现教育思想的渗透。
3.开展德育活动,与语文教学环环相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需要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下,与语文教材内容相互融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校为学生开展德育活动,能够在学生的思想上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拟好题目,为学生提供德育演出,如在某中学中,国家残疾人协会为学生组织了一场演出,在演出结束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观后感写作,题目为《我的中国梦》。学生对于该类型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出,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以启发,对于梦想等有着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在进行写作时,学生就可以将其所看,所感应用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写出的来的文章深刻、真实、激情洋溢。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在开展德育活动中,需要与语文教学环环相扣,既不能相互脱离,也不能过于说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活动开展的真实目的。
4.拓展德育活动方式
学校还可以拓宽德育活动方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教学讲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讲座主题与当今最为紧急的问题为资料,如进行环境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以海洋污染、雾霾、环境破坏等素材,通过语文讲座,对生活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追溯其环境被破坏的原因,将学生的环保知识面拓宽,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讲座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学生对生态环境知识充分了解。在实际的语文教学道德讲座中,学校可以聘请专家以生活的生态环境为素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学习《说说我身边的环保故事》时,向学生播放纪实电影《海豚湾》,以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生物保护、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还可以组织小组参与讨论中来,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并以实际垃圾处理厂工作视频为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需要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5.语文阅读教学,体会情感
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文字能够传递出情感,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对文章深厚情感进行体会,从而将文章中的情感道德化,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在朱自清《背影》中,在接触该篇文章之前,学生只知道该篇文章是歌颂父爱的经典之作,但是却不知道父爱的细腻之处。仔细阅读式教学,将文章视野放到文中父亲艰难的穿过铁道,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情境。父亲的“攀”、“缩”、“倾”等动作描述,简单而细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感悟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德育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对于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单一的德育说教形式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语文教育以母语教学为依托,实现人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对于学生文化、素质以及能力培养的重任。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以德树人,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叶金松.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中学语文,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