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而上学以属加种差定义人的历史性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属加种差,亚里士多德,人的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22-07-29 11:34

  摘 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独立的个体可以组成社会这样的群体,但绝不像是将一个一个鸡蛋罗列在一起那样简单,每个人个体性的发挥要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才能发挥出来,有的人甚至直到生命尽头都无法获得社会的“承认”,那他始终不能被称为一个人,只是作为动物性的人经历了自己的一生。

  引 言

  人的一切是精神的定在,人是精神的实体,人能运作让精神活起来,世界上找不到另一个自己,因为自身具备个体性。人不能通过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属加种差来定义。普通动物是属加种差,但人决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定义,这种定义方式抹杀人的个体性,而“人” 的定义是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造就的,其内涵是每个个体性贡献出来的。

  一、“人”的内涵

  (一)人是精神的主体。生物体的“人”诞生于自然界之中,并根据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人类完成了自身的进化,人的第一性是动物性,但人不能仅停留在动物性上,这其中最伟大的“进化” 是进化出人的精神,也就是人性的产生。人类的精神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不断进化的?追溯到远古时代,从钻木取火到会使用工具,这些感性的实践活动为人类提供了精神的载体,但人类的精神仅仅来自于实践活动吗?其实不然。人类精神来自于同“神”的对话,因为上帝、精神、物是统一的,但每个人的精神是否是相同的?人们又是否通过同一种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精神?事实上,人性是相同的,对人性的规定是相同的,这些规定具体表现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但由于每个人的基因、性格、经历各不相同,所以个人的个体性是不同的,其内涵及其丰富。

  (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性。不同于动物,人只有得到“承认”时才能实现自己,人只有将自身真正的精神体现出来才叫真正的人。动物是否具有精神?实际上动物的精神是人赋予的,动物之所以成为动物不仅表现其动物性,并且表现为非人性。有一部分人为了获得社会和其他人的“承认”能够将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这种承认往往是从人性的立场来判定的,而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和检验,但人们正是通过显现这种人性来获得社会承认。生活在社会中的、与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人才能够被承认。

  (三)人具备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人的个体性是你我他造就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同的人贡献出不同的个体性,因此现代的人的内涵就丰富了,并且除人以外其他事物都不具备个体性,但人的个体性的发挥首先要符合人的标准,只有先成为人,得到社会承认,才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个体性,才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与人之所以不同,重点就在于个体性的不同,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的发挥要符合社会进步以及一定准则,否则就是非人性的。

  二、以属和种差定义人的历史局限性

  (一)亚里士多德:动物是属,人是种,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全集》范畴篇就属和种差定义人作了相关的解释:“人” 能述说作为主体的某个具体的人,也能表述其名称。因为人乃是某个具体的人的表语,人的定义可以用来表述某个具体的人,因为某个具体的人既是人又是动物,而属的名称和定义都能够表述一个主体。依他看来,固执于存在者,把存在者作为存在来研究,是哲学的、也即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历史的开始。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中人的概念认为:动物是属,人是种,人是理性的动物是属加种差。“人是理性的动物”这种说法是对真正的人的贬低,人不是预先存在的,人是在对既定事物的否定中被创造出来,人与动物的差距绝不是只具备理性那样浅显。马克思将类称之为“内在的无声的类”,人不能与动物划等号,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最宝贵的是人类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人类个体的多样性。以属和种差来定义人会抹杀了人的个体性,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创造性的代表,代表了一种可能。不同于动物的人。

  (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人性和获得社会及他人的“承认”。只有得到承认的公民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个体性,人才是真正的人和个体。国家出现的时候没有充分满足人的欲望,没有实现充分欲望的人都是有限承认,无论是民族、家庭、还是种族,都要获得世人的“承认”。

  历史是人本身。每个人在历史中经过不断的否定,其最终结果要成为“圣人”,当“满街都是圣人”的时候,在这样的国家中,每个人的个体性才能实现,其原因在于经过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已经完成了彻底的否定,完成了人性的转变。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一)人是从事劳动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具备现实性这一特性,是因为其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社会关系等的制约。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参与到人类的现实生活,以往的简单化的程序可以由机器来代替手工完成,此时人的价值则更多的体现在创新性劳动之中,当劳动并不只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存在,人们并不依靠劳动而获取生产资料,并不依靠劳动作为生存的唯一途径时,此时劳动可以作为主体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实质是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

  (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的丰富。以属加种差的方式来定义人实际上是将人的根本规定性定等同于其他生物物种的规定性,然而其他物种自身的精神和规定性都是人赋予的。只有当人们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资本或者说物质有时已经将人完全改变,有的是彻底消灭了人性的潜在能力,有的则是将已经激发出的人性彻底毁灭。哲学解放是“现实的人” 的解放的先导,所谓的理性主体实乃抽象的、一般的主体,传统形而上学在将世界二重化之后,将主体(人)置于抽象的精神实体的统治之下。

  结 语

  我们在看待人的定义的时候,要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来进行看待,不能将人简简单单看做像普通物种一样的生物体,这种定义不仅是对人的污蔑,更是对真正人性的否定,这种否定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当人性不再在社会发挥作用,那么也就是整个社会成为历史的时候。当个人不能再发挥个体性的时候,“自由”也就随之消失了,人们只有充分意识到世界的规律,意识到作为人生存在世界上的规律才能够获得自由。

  通过这种定义,我们要更加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定义更加符合我们对于人的认知,“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人学的逻辑起点,对于这个概念的解读,必须要渗透到人的的现实境遇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要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和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获得社会“承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人的内涵贡献出自己的答案,才能够更加丰富人的定义,而不只是用属加种差来进行普遍的描述。

  参考文献

  [1]  张文喜:《“此在”与沉思之思》,《台州师专学报》,2000 年,第11 页。

  [2]  瞿晶晶:《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现代商贸工业》,2021 年,第88 页。

  [3]  王清涛:《“现实的人”之确证与“第三位格”》,《江西社会科学》, 2020 年,第14 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