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临床观察

  • 来源:中外医药研究
  • 关键字:脾胃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临床观察
  • 发布时间:2022-08-14 18:30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成功的临床案例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观察,希望能够对于湿热型脂溢性脱发患者提供帮助。

  脂溢性脱发又称为雄激素性脱发,脱发与雄激素水平过高、微量元素变化及遗传因素有关。临床表现男女症状各异,前者表现为额发际线后移及(伴)头顶部毛发进行性缩短和变细,而后者则表现为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及变细,常伴随头皮油乎乎、发痒头屑増多、头皮丘疹等症状。口服非那雄胺片(男性)或螺内酯片(女性)联合米诺地尔外用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见效慢,疗程长,停药后易于复发。

  一、脂溢性 脱发概述和成因

  脂溢性脱发的认识雄激素水平性脱发因常伴随着皮脂的分泌而上溢,临床表现为头发进行性脱落,毛发细软稀疏,头皮油腻,头屑较多,瘙痒感明显等,脂溢性脱发的认识雄激素性脱发因常伴有皮脂溢出。临床表现主要是毛发的进展性剥落,头发细软且稀少,头皮油乎乎,头屑较多,痒感显著等,对脂溢性脱发的基本认识雄激素过多性脱发因经常伴随着皮脂的分泌而上溢,又被叫做脂溢性脱发,在中医学上叫做" 虫蛀脱发 " 或" 蛀发癣"。临床表现主要是毛发进展性剥落,哺乳类细软而稀少,头皮油腻,头屑较多,痒感显著等,而" 脂溢" 与中医" 湿热" 概念较为相近,因此临床上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的病人也较为普遍。

  其次,从微观而言,湿热型脂溢性脱发是一种炎症性毛发疾病,未来有可能作为代谢综合征,甚至心脑血管事件一个预测因素,及早防治意义重大。再者,立足其发病原因及用药疗效,从“脾肾”两脏出发是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最根本的途径,清湿热是重中之重,具体而言治法上细分湿热偏颇,重视清利湿热,选药甘淡平和使湿从下焦分利,寒凉泄心使热从血分清解。同调五脏,兼顾他邪,补肾、清肺、疏肝、祛瘀、活血、滋阴等随证而治。最后,注意生活习惯对脾胃湿热证影响,提倡饮食清淡,心情放松,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提高临床疗效。

  二、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方法和依据

  中医学对脂溢性脱发的认识有“发为血之余”、“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等诸多描述,认为头发的生长与脱落,荣润与枯槁,不仅与肾精的充盛程度有关,还和营血的濡养有关,且“营出于中焦”,不论“肾主水,藏精”还是“肺主皮毛”,乃至其他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都与中焦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密切相关,若湿热内阻致脾胃运化失司,则精血生化乏源,且湿热亦可瘀阻毛窍,终致须发脱落

  三、中医三仁汤对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作用

  三仁汤对脂溢性脱发(湿热型)的生长微环境(油腻、瘙痒、头屑)有明显的改变作用,通过“清热”“利湿”的方法有效抑制头皮油脂分泌,改善代谢情况,从而达到改变毛发生长的微环境,使毛发生长微环境处于正常状态,并促使头发的健康生长。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其功能机理是利用甘草酸苷在人体分解甘草次酸,并利用其耐炎、抗过敏、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功能和免疫调节等功能,通过减少头皮中二氢睾酮的含量,提高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皮下毛囊,促使哺乳类生长发育。

  “长期脾虚致湿热内蕴是致脂溢性脱发(湿热型)的根本原因,中医辨证论治,重在治本,故选方应以清热利湿健脾为治则,临床常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本证,取其清热除湿之功,减轻皮脂腺油脂分泌情况,故而改善毛发生长状况。《谦斋医学讲稿》曾对三仁汤治疗湿温有详细论述,指出苦杏仁辛温,宣发肺气而开其上,豆蔻、半夏、厚朴温通以降其中,薏仁、滑石、通草淡渗湿热以利其下,上、中、下三焦兼顾。本方三焦同治。以薏苡仁、豆蔻、苦杏仁为君,其中杏仁苦温宣畅上焦肺气、白蔻宣畅脾胃、薏苡仁利湿清热疏导下焦,“三仁”分入上、中、下三焦,意在宣发肺气、恢复脾运、疏利水道,而使气机得以宣畅,湿热得以清消。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本方药性平和,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理,无湿燥辛散太过之弊,可使气畅湿行,暑解热清,脾运复健,共奏宣上、畅中、渗下,上下分消之功,三焦通畅,则诸证自除。临证常加合用木瓜,石菖蒲三子汤,方中木瓜、石菖蒲化湿健脾,疏络开窍;侧柏叶、丹参清热凉血活血,使脾胃健旺,湿热得去而血行不滞,发有所养;二至丸、菟丝子、枸杞子平补肝肾而不滋腻,整体寒温并用不伤正,补泻兼施不留邪。全方共奏清热化湿醒脾、凉血活血、固肾乌发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为该方提供了支持。木瓜、石菖蒲、侧柏叶具有抑菌作用,可对导致AGA 的致病菌发挥作用。范卫新等。研究认为女贞子的主要有效成分齐敦果酸促毛发生长作用最强,且枸杞、丹参水提取物都可以不同程度促进毛发生长。

  综上所述,中医三仁汤治疗脂溢性脱发( 脾胃湿热型) 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但对抑制血清DHT、FT 水平方面与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徐应吉,郭奕妤,杨登科. 三仁汤联合甘草酸苷片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型)临床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21,43(04): 530-532.

  [2] 王泽辉,王建青,陈战,杜桂营,张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1,37(07): 26-28.

  [3] 王青华,王利敏,秦宇芬. 中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系统性评价分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21,56(02):152-153.

  [4] 刘芳,杜郁华,陈雁. 脂溢性脱发的中医药特色治疗研究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15(06):645- 647+651.

  [5] 朱宝华,陈怡欢,朱红柳,魏跃钢. 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中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0):203-206.

  [6] 张月月. 脂溢性脱发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与中医体质关系的临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7] 蹇正元. 旱地脂脱方联合脱脂洗剂治疗脾胃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临床疗效观察[D].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