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类型及其重构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关系异化,角色认知,关系重构
  • 发布时间:2022-08-17 20:03

  摘要: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影响恶劣,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放任型、压制型和寄生型。师生角色认知的缺失、师生资源配置的悬殊、师生考核制度的弊端是导致师生关系异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师生角色认知、回归教育为本初衷、完善师生考核制度是重构师生关系的重要措施。

  一、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类型

  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是指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脱节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导致导师、学校自身形象受损,危害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师生交往模式的总称。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是双重主体在既有制度下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形成的关系,根据现有文献[1],将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主要总结为三种关系。

  1.放任型

  部分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成果、教学任务、家庭教育等诸多事项投入所有精力,认为自己带领的研究生只要顺利毕业即可,研究生在感知到导师处于角色缺位的状态以及感知到导师对学生是“放任”的态度,为了避免招致导师反感,最终也只能“放任”导师。像这种互不打扰的互动模式就是放任型师生互动类型。这势必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2.压制型

  较少数研究生导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利用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资源差距威逼研究生为自己提供服务、研究生职能服从的互动关系即压制型的互动关系。由于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自身掌握的资源存在强大的偏差,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评奖评优乃至研究生毕业的话语权,因此研究生必须要“服从”导师,无力抵抗导师的压制。研究生在导师的要求下成为了极少数导师的“打工人”和“私人生活助理”,严重可导致研究生导师性侵学生、研究生跳楼等极端事件。

  3.寄生型

  研究生为了完成既定的科研指标顺利毕业,但是不通过自身付出,仅仅通过搭导师便车、导师默认的师生长期互动关系就是寄生型关系。由于研究生导师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少数研究生通过单向的汲取导师的科研成果获取评奖评优的资格,例如研究生导师在做项目的时候将研究生的姓名作为项目参与人写进立项书当中,尽管学生并未对项目或者论文做出任何贡献。然而寄生型的师生关系最终无法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的学生,在破坏了研究生竞争选优时破坏了评选的公平,导师是研究生的信仰之师,寄生型关系也会对研究生的成长产生持久的搭便车的不良教育影响。

  二、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原因

  (一)师生角色认知的缺失

  尽管有辅导员、其他授课老师参与到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中来,导师、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系。角色认知是指主体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对自身扮演角色的职责、权力的认识和感知情况。角色认知的缺失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主体无法在扮演的社会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研究生导师角色认知缺失则一方面丧失指导学生意愿;一方面则减低指导学生行为。研究生角色认知缺失一方面会丧失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需求;一方面会造成读研成就感低。最重要的两个参与主体都无法履行应有的职责,这最终将导致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异化。

  (二)师生资源配置的悬殊

  尽管教师在我国文化语境下是神圣、无私的职业全体,然而在客观层面上教师也是社会人,基本上遵循社会人的行动逻辑。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源于一方经过衡量之后认为付出会得到对方相对平等的回报。然而,导师与研究生由于资源悬殊,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付出注定很难得到相等的回报。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在人格层面已经相当成熟,研究生虽然都已成年但缺乏社会阅历。因此研究生在一开始在与导师关系中处于被动的一方;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由于职称、科研项目、人脉、学术地位等资源,和研究生之间的资源存在较大差别。

  (三)师生考核制度的弊端

  在访谈中,部分导师表示现有考核制度存在弊端。“我今年评上了教授职称,我可以躺平了。不犯大的错误,我的职称也不会发生变动,我只要我的学生不要延期毕业就行。其他的要看他们自己造化。”“我们毕业是要需要导师点头的,因此导师让我做很多与科研无关的杂事我也无可奈何。我不敢和导师闹翻,我评奖评优都需要导师签字确认。”受访导师、学生的阐述揭露了现有研究生导师考核是一种较为静态的考核,教授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导师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不再继续指导学生;而研究生在校考核制度导师话语权也较大,造成了研究生对导师必须服从的状态。

  三、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重构

  (一)加强师生角色认知

  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本质原因在于研究生导师与学生角色认知不清。2020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导师行为准则》,该文件针对当前导学关系中、师德师风的典型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各高校陆续出台了导师职责规定。导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学习既有的政策文件,实现既有政策需要良性落地。用认识指导行为,用规则约束行为。师生是互助共进的,唯有如此,导师和学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回归教育为本初衷

  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资源悬殊在客观上无法消除,但是学校、导师可以通过回归教育为本的初衷矫正由于资源差距造成的关系异化。国家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因此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中,去行政化,去功利化成为必然的趋势。研究生导师以学术操守涵养研究生的学术格局,以导师的学术心态优化学生的学术心态[2]。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最终是要立德树人,因此加强学术能力训练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成为重构导学关系的关键措施。

  (三)完善导师考核制度

  既有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考核制度在很长时间为评估导师、研究生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制度论认为,制度是为了系统的解决一些既有的程序性的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制度一经制定,就将落后于现实发展。当前导学关系异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既有考核制度缺乏重构现有异化关系的能力,因此完善师生考核制度势在必行。要破除导师考核唯职称论,建立全过程考核,从研究生就学前、就学中、就学后全阶段规范导师行为,落实导师责任,明确师德底线。

  参考文献:

  [1]茹宗志,刘晓敏.当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异化的内在机理与重建思路[J].教学研究,2022,45(01):29-35+86.

  [2]郑忠梅.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职责的学术逻辑及其实现[ J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6):1-5. D O I:10.16750/ j.adge.2019.06.001.

  作者简介:翟文盼,女,汉族 江苏,1994年4月,研究生在读,无, 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