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问答,习惯
  • 发布时间:2022-08-18 11:21

  【摘要】课堂积极回答问题是体现小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的一个学习环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是我一直想要做到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课堂回答问题并不感兴趣甚至抵触回答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对农村小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习惯的培养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语文课堂的问题回答环节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问题答案也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被老师提问,却全程沉默不说话,不知道是会还是不会。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让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在课堂上积极的回答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学生不愿课堂提问的原因

  1. 问题本身的难度设置不恰当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就有限,所以教师的问题设置也应该以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为出发点。而现实情况是往往会出现教师的问题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当学生面对难度过高的问题,彼此之间会面面相觑,都想知道教师提问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在加之,笔者所处的教学学校本身就处于贫困偏远地区,学生受到教育以及接收到的教育资源本身就十分有限,这些外在条件决定了他们在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比发达地区的学生要有一些差距。所以,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听不懂或者教师幼师表达不清楚时,他们就没有兴趣再听下去,更不用说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教师提问问题也存在问题难度过于简单的情况,有的学生一听就知道答案,所以就认为不值得起来回答。

  2. 学生的性格问题

  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有一部分学生会先环顾一周,看看自己的同学有没有举手回答的。如果举手的多,那么自己也举手,如果举手的不多,那么自己也不举手。还有的学生在心里会想,如果连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不会的话,那么自己的答案也肯定不会是正确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具有过强的自尊心,小学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不是很强。当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却回答错误时,就有可能受到一些调皮的学生的嘲笑,说他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有时候老师在面对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没有及时地给予其鼓励和支持。这就导致该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以后可能就再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了。

  如果从深层次分析,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性格。笔者所在地区属于边境农村地区。该地区比较偏远落后,所以很多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将学生独自留在家中或者与家中老人一起。学生缺乏与同龄人的沟通与交往,造成这些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一个原因。

  二、培养农村学生语文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习惯的举措

  1. 采取鼓励式教学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尽量不要采取严厉批评的形式。如果有其他学生对该学生进行嘲笑时,教师要及时地制止,并说明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可以让学生采取换位思考的形式,询问学生如果自己因回答错误而受到其他人嘲笑,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不会,教师一定要及时地鼓励,告诉他能够起立回答问题已经非常的勇敢了。这样学生才不会应为出现错误而逃避积极地回答问题。再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性地倾听学生的描述,不能出现走神和不耐烦的情形。在语文课堂,教师表现给学生的神态和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面对学生时一定要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的放松,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不要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2. 采取学生进行交流式学习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们多交流讨论,可以让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受到其他学生的感染,从而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交流讨论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在学生之间营造和和谐的氛围。同时,多人谈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快速的找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避免回答错误让学生感到尴尬。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交流时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避免小组交流时出现排斥某位同学或者是嘲笑同学的现象出现。教师也可以采取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谈论嘲笑和排斥同学这件事,让学生自己说出这种事情的危害。通过举行这样的主题班会,统一学生的思想,把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对于一些比较调皮,经常出现嘲笑行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单独教育的方式,对其进行“重点突破”,对其错误的思想认知进行转化,鼓励他们和班级里的学生友好相处。教师只有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才能让整个班级的教育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3. 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培养自信心

  对于笔者所处的教学地区,可能没有条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承担起这一部分的责任,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当遇到与心理健康方面教学内容相符的地方,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价值观念。告诉学生,一定要积极地抓住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进新一步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问答环节展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性格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如说采取鼓励式教学和多人交流互动式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笔者相信,只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就有助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唐海波.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现状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1.

  [2]王丹.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实证研究[D].温州大学,2021.

  [3]葛秀娟.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研究[J].科幻画报,2020 (10):150-15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