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8-21 14:01

  摘要:体育游戏化教学能对枯燥的运动技术进行改编、创造,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行为,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本文对当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问题分析,探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前言:体育教学内容很多是要由学生经过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因此,学生感觉体育学习很是枯燥,认为体育能参与的内容很少,不想去学习锻炼。现在把游戏引入在体育教学中来,就会使本来很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游戏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接受同一个体育内容。

  游戏是团体性活动,是集灵活性、智力性等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根据教材特点,将复杂的运动技术进行游戏化改编、重组、创新,更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消化、吸收和应用。基于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核心素养,在游戏中渗透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等,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健康行为的促进和体育品格素养的提升,达成以体育人,以体促智的目的。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参与学习锻炼的兴趣。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缺少生机

  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体育运动都存在着刻板印象,认为学习体育、进行体育运动没有文化课重要。一些体育教师就是上课也仅仅是做一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做一做广播体操或者绕着操场跑几圈,变没有更新的活动内容。之后便解散自由活动了。一节体育课,往往就这样草草了事。这也就导致许多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不知道如何运动也就自然地不喜欢运动了,以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

  (二)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

  众所周知,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吸引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来达到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目的。然而,一些体育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化体育活动项目时缺乏针对性,不能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设计趣味性强、有健身价值的游戏,变现在:游戏简单化的重复、缺少挑战性、缺少竞赛性、缺少健身性,使游戏化教学仅停留在浅层,缺少深度的认知。致使体育课堂质量低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培养。

  二、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趣味性改编游戏

  很多学生对体育提不起兴趣,在游戏化教学后还是无精打采的,主要原因是游戏太单一,所以游戏化教学必须增加趣味性。教师在创编游戏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可以和其他教师多讨论。游戏主要就是需要全体学生可参与的,不要太繁重器械的趣味游戏。比如拉人脚力,两个人面对面站立,双手相握,开始游戏后彼此手用力向自己方向拉对方,哪方的脚动了那方就输了,可以在设置个小惩罚。这个游戏操作简单不需要器械;可以几人一组拼输赢,增加集体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臂力,一举多得。还可以更改下形式,面对面站立更改为两脚相抵坐下,双手用力看哪方会被拉起身体,这样又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二)持续丰富体育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体育游戏教学的内容,增强小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兴趣。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先确定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任务,然后根据教学任务,设计出游戏教学的内容。例如,在进行相关的体育球类运动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小学生认识各种球类运动;然后,让小学生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球类运动进行学习,体育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小学生参与竞赛,以此提高他们兴趣,进行技术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了,多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体魄,带他们给无限的动力、热情以及面对挫折的力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操,修养人的气质。而通过体育游戏的比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使他们的体育潜能释放出来,让体育游戏化教学可以高效开展,进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强化竞争合作的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体育的教学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接纳程度,不利于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就需要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带领小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秩序的习惯。例如,在进行“两人三足”的体育游戏活动中,体育教师就可以借此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让小学生自觉地遵守规则秩序。在这项体育游戏活动开展之前,体育教师先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小组,再组织他们进行比赛,这样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让学生素质全面增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游戏话体育教学是引导他们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形成团结、分享的观念的需要。如果我只是简单粗暴的去批评违规学生的做法,这不仅对全体学生思想观念起不到教育目的,还会对违规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打击。

  总结:总而言之,在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要针对教材、学情特点,精心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质量。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健全学生行为,塑造品格,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朱凯.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3):23-26.

  [2]于大勇.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6):37-3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