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 来源:教育与社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美术,创造能力,课堂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22 15:26
【摘要】美术教育不能只注重表面文章,要深入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和色彩运用能力,同时保证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才能真正将美术的魅力带给学生们。 教师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言:小学美术课堂经过多年发展,加上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不再是不受重视的基础科目。 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接触多样的材料,锻炼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现今美术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展示教学和画画,教学效果未见很大起色,同时还压制了孩子的创造天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能力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何谓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以智慧为核心形成的各种能力的相互作用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1)创造意识:是指一个人有追求创新的想法,善于在常态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具有创造性的主体意识之中。(2)创造精神:是指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是敢于冒险、实事求是、勇于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3)创造实践:善于打破常规,用科学的角度在变化的事物中寻找某种新关系,从而找到新答案。(4)创造人格:是广泛而持久的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下,丰富的联想以及创造的想象能力,能够表现出独立、自主、果断的个人意识以及品质。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1.加强美术学科知识和 STEAM 的联系
美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将美术课程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是渗透 STEAM 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多元化学习探索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美术就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因此,教师应充分研究美术教学资源,积极利用自然科学资源,并将其进行有机融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如《叶子上的小“血管”》这节美术课,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观赏、探究叶脉的生长规律为主线,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观察叶子的外形结构特征,发现叶脉的美。教师引领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了解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美术造型元素——点、线、面及色彩对叶脉进行创造性的造型表现,突出了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这节美术课既保持了美术学科的特色,又实现了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了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融入 STEAM 教育理念,转变儿童的学习方式,改革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教学活动,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求异创新。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步开阔、活跃,他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美好的童心世界。
2.心灵相通,点燃创造“火花”
在备课时教师要考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将各个知识点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串连起来。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让学生先找色彩,再给色彩“找朋友”;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接着,教师让学生再一次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并分组讨论;最后,各组派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学习感受。分组汇报结果也吸引笔者参与其中,因为学生们在讨论中发现了充满动感的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碰撞,美术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充满着创造力。每个学生都具有神奇的创造力,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图形搭配让色彩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动感,也给教师更多的启发。
此时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往往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儿童的创造力要予以适当的培养。”教师要和学生心灵相通,在美术教学中鼓励、引导他们,给他们空间,让他们的创造潜力得以激发和展现。因此在作业环节可以点拨学生:“老师这儿有一些乐器,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想想办法,让它们的色彩动起来呢?”课堂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几秒钟后,平时很调皮的那个小男孩最先打破了沉默:“我想用黄和紫、红和绿的色彩搭配”。他一边举手,一边大声说着。笔者请他在黑板前板演示范,之后其他学生也表现得十分积极,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探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启迪,小小的美术课堂呈现出无限的精彩。
3.巧用评价,燎原创造“火势”
再如:教材四年级下册《瓶子巧变化》一课的作业展评环节,教师事先在教室里放了两张长桌作为展示台,将学生创作好的作品一一摆放好,然后示意学生主动地介绍自己的创意和作品。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自信地走到了展示台前,充满激情地给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从他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的满意和喜欢,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赞许和掌声又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促使更多的学生走向展示台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教师顺势提出了进阶要求,请他们找一找自己作品的缺点,并说说改进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二次创作中。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细心地发现学生思想的奇妙之处,让创新的萌芽不断长大,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支持,深入挖掘他们爱钻研、爱提问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动手改变生活,将点滴的创造动力和激情汇聚成独特的创作灵感。
结论:总结来说,小学美术教育的创造力培养可以从几方面展开。 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根据实况调整两部分的比例;利用绘本开启孩子的色彩世界,再配合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最后,师生多多互动,建立良性课堂循环机制,营造活跃积极的具有创造力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夏止鸣.发挥美术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J].现代装饰(理论),2014(08):215.
[2]郑荣军.如何上好小学美术创作课[J].成才之路,20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