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探讨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教育策略
  • 发布时间:2022-11-07 13:57

  【摘 要】 在现阶段,教育理念的改革,使得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了。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育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有关策略。

  数学是一门偏思维性的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基础。在教育中,尤其要避免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枯燥,而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逐渐深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在长期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1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就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很多教师在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长效果有效。

  1.1缺少教育目标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没有制定清晰的教育目标,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课堂驾驭目标和课外教育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提高[1]。而更多的教师都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上,主要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要求学生背诵或者掌握基础知识,忽略了制定教育整体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逐渐固定化,自主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教育成果也仅仅局限在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清晰的教育目标。

  1.2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在实际教育中,学生的课堂地位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提高,大部分时候,教师仍旧是课堂教育的主体,学生很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课堂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得学生的参与性不够,互动环节缺失,学生的自由思考时间不足,从而使得学生逐渐陷入到被动学习中[2]。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学生的反感。

  2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构建思维体态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做到“以生为本”,在教育的时候,围绕学生进行,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数学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通过开放式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路上更加通畅[3]。在课前要充分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并设定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针对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将其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得学生进入到深层学习中,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辅助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体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和思考。例如,在教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需要利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其次,让学生进行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所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当学生出现认知错误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思维体系,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和思考。

  2.2采用多媒体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够进行有效思考和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从而更好地奠定知识基础[4]。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媒体教育方式,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育《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制定出统计图。在学习的时候由于学生对新知识感到陌生,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深入认识到相关问题,从而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在实际教育中,多媒体有着很大的用途,教师要能够积极采用,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3认识有效引导,避免过度引导

  有效引导是指教师通过构建问题或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中,让学生能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直接宣教的方式或者直接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注意积极构建课堂教育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准备好相关器具,在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钟表的运行,并分析长短指针的运行规律,让学生进行探讨、辨别它们的实际作用。教师再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并就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培养学生更好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得出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时钟、分钟有什么特点,避免过于引导。

  3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真正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更好的奠定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新娥.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神州,2021,(1):121-122.

  [2] 邓曙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72.

  [3] 朱昌海.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20,(4):16.

  [4] 许君霞.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38):77-7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