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影视化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学,作品,影视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1-23 18:40
近些年来,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盛行,因为有一大批书迷的支持,这些受欢迎的IP剧在上映之前便备受关注,也让书迷评头论足,无论是影视剧的选角,还是场景设置每个阶段都有可议话题。文学作品的可视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影视剧的重要选题之一,在电影电视剧改编的背后,究竟如何理解原创作者,如何改编文学作品,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戏剧冲突,都是在文学作品影视化中最值得关注的事情。如何让一部好的小说在通过改编后获得叫好叫座,也是导演、编剧和演员在进行二次创作过程中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但是,在现实状况下结果却时常不尽如人意。
我记得去年11月22日上映的电影《第一炉香》,上映前光看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摄影杜可风、音乐坂本龙一这创作阵容,便让很多张爱玲迷产生了强烈的期待,然而真正上映后,豆瓣打出了5.6分的低分,也不难看出大家对于这次改编的失望。单从市场价值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改编,除了人们经常讨论的演员的适配性差之外,影片口碑差的最重要原因应该是内容的错位和偏离问题。
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第一炉香》张爱玲在表述人物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关于欲望与金钱的游戏。而电影却试图抛开这个内核,尝试纠结地剖析堕落少女的婚姻爱情,又想体现“纯美爱情”的一面,本身就显得格格不入。人物性格、内心独白、情节再现都与原著有较大的偏差,在某个时刻,观看者都会恍惚这是一部套用了张爱玲《第一炉香》的名字,但实际却是完全独立故事的剧本。
我时常也是一个很纠结的人,有时候不希望喜欢的作品被改编,因为原著本身是有画面感的,对于读者来说文字的“画面感”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感知,大多数情况下是深层的心理连接,而在改编的过程中实际打破了这种深层的连接,而画面的物化又加剧了认知的错位和想象力的破裂。影片试图用一些色彩和镜头转换来烘托氛围或者添加时代感,却忽略了认知原著故事里的深层意思,镜头语言有时候很难把原著的想像力放大,演员的表演也很难与作者有着深入骨髓的对接。最后总会沦为一部简单的爱情片,或者疼痛文学的一部分,而消磨了原著所具有的时代厚重感。
然而现实生活中,文学能被广泛传播,借助于视听工具是最直接的方法,就像四大名著被多次搬上荧幕,看《红楼梦》电视剧的人未必真正读过原著,但通过影视剧也再现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好的作品被改编,比如说一些严肃文学作品的改编,如《人世间》《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这些成功案例取决于主创们对于原著的深刻认识,以及忠于原著的想法。
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应该更注重现实主义的题材,这种扎根于生活、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影视化改编也更容易水到渠成,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更深的教育意义,文学和影视本应是两种艺术创作模式的有机结合,通过打磨让文学作品更深入人心,更多元和精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