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与希望同在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以下简称《世间》)是法国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创作于1991年的小说,短小却动人,有美妙的节奏,像音乐一样。帕斯卡是一位博学者,对哲学、历史、艺术、音乐都有深入研究,他的作品流动着自然的韵律,随性之笔富有思想的睿智。《世间》一书,不过百页,围绕着“音乐和爱”,在维奥尔琴低沉深邃的音乐中,在远离尘嚣的土地上,在比耶弗河畔,在爱人的幻影中,悄然流淌,如风掠过树梢,带着阳光的辉煌飘向远方。

  源自《世间》的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以下简称《日出》),在小说发行不久后就被搬上荧幕。导演阿兰·科诺是法国很知名的“黑色电影”代表人物,《日出》不是他风格化的“黑色电影”,而是一部古典的忧伤的音乐传记片,最负盛名,是他在80年代开拓风格的代表作,凭借此片他荣获了第十七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

  德·圣科隆布先生,是一位维奥尔琴大师,他的音乐可以演绎任何一种声音,小到孩子的呼吸,大到战争的呐喊,情感充沛,技法精妙。一心追求音乐的真谛,依恋逝去的爱人,以自己冷峻且温柔的方式爱着两个女儿,生活在宁静之地,这就是他的全部,一切。小说中的圣科隆布深情,固执,看似有些冷漠,甚至 “丧心病狂”,喜欢玩碾压昆虫的游戏,孩子惹他生气时会把她们关进小黑屋,不理不睬。妻子离世后,他始终被孤独环绕,是一个笨拙的父亲,一个严厉的教师,但好在有音乐的陪伴,他同时也是一个内心怀有激情的男人,柔情的大家长,他会在演奏时流泪,会安抚午夜惊醒的孩子,会为孩子准备礼物,会期望与同道中人分享音乐······

  圣科隆布电影版的扮演者是法国演员让-皮埃尔·马里埃尔,他的面孔既严肃也温和。帕斯卡描述圣科隆布先生—— “这是一个高个子,精瘦精瘦,面色蜡黄,性格暴躁。他的脊背总是挺得笔直,直得有些惊人,目光凝定,嘴唇紧闭,一片压着一片。”“既能暴烈如钢,易怒如火,也能温柔似水。”看小说是读者自我的想象,细节好像很清晰但又始终模糊,电影则是将这种模糊具象成一种现实。电影为文本呈现了一种可能,演员契合文本的描绘,会致力于对小说的还原。尽管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阿兰的《日出》可以说是对《世间》的高度还原,不只是圣科隆布。

  《日出》是由已成为音乐大师的马兰·马雷先生的旁白引入,他是圣科隆布的徒弟,因为和老师音乐理念相悖而分道扬镳,但也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在老师将死之时达成了和解。老年马兰的扮演者是法国著名的影帝杰拉尔·德帕迪约,旁白也是他的配音,声音的故事感很强。电影《日出》的开场与结尾呼应,是马兰为学生讲述自己老师的故事,传授自己追逐音乐真谛的旅程,旁白时常穿插于剧情中,和娓娓道来的剧情融为一体,既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也表现出导演对于小说文本的珍视。

  “您有没有一颗心用来感受?您有没有一颗脑袋用来思考?您有没有想过,当我们不是为了跳舞,不是为了取悦国王的耳朵时,音乐可以用来做什么?”这是圣科隆布给马兰上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但对于年轻的马兰来说,这话过耳未及心,他当时想的只是摆脱鞋匠儿子的身份,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马兰无疑是一个具有音乐天分的人,模仿能力很好,但对音乐的理解还流于表面。当圣科隆布试图让他听风声感知咏叹调与低音的区别;听画师落笔的声音领会运弓的技巧;听小男孩在雪地里尿尿的声响学习什么是装饰音······但马兰显然对此未能领会。成为一个音乐家,不是有高超的演奏能力就能够被称为音乐家,更需要有真心真情。这个道理,马兰晚年时期才逐渐懂得。

  借由圣科隆布的话来说是,“当我拉动琴弓时,我撕裂的,是我小小的一块活蹦乱跳的心。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生命的训练,而在这一生命中,没有一天是节假日。我履行了命运赋予我的职责。”如是如此。

  圣科隆布不求名利,面对国王的征召愤然拒绝,他只想在自己的小棚屋,他的“伏尔德”(指河边柳荫下的潮湿地),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凝望亡妻的倩影。亡魂的再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把圣科隆布的音乐推向了超然之境。电影对于亡魂的表现,和小说一样不带一点修饰技巧,圣科隆布夫人会伴随圣科隆布先生的音乐静静地出现,静静地聆听,音乐停止后,又静静地消失,还会留有一些并非幻象的痕迹,半空的酒杯,咬去一半的小蜂窝饼。这是圣科隆布不为人知的幸福时刻。

  圣科隆布对妻子的爱,没有因为妻子的离世消减一丝半毫,他深爱着妻子,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加深爱。而这也是年轻的马兰不曾领悟的,在学艺期间他和老师的大女儿玛德莱娜有过一段爱情,也和他小女儿多娃奈特有情欲纠葛。玛德莱娜在马兰被父亲驱逐后,会偷偷教马兰自己学到的音乐知识。但马兰越爬越高之后,他主动提出分手并残忍地说,“我丢下您是因为我在我的梦中再也见不到您的乳房了。我看到了别人的脸。我们的心是饥渴的。我们的精神不知道什么是歇息,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凶野,就像我们的猎物。”马兰对于玛德莱娜的爱,真实存在过,他为她写了《梦中的女人》,这是一首青春之曲,也像青春一样一去不复返。玛德莱娜没能走出这段已逝的情感,在产下死胎之后,抑郁成疾,最终用马兰送她的鞋子上的皮鞋带完结了支离破碎的生命。

  爱是什么?音乐是什么?贯穿全文全剧,是圣科隆布为亡妻所作的《悲哀之墓》,也是马兰为玛德莱娜作的《梦中的女人》等等。爱的表现各不相同,但爱就是爱,存在过,便会留下一些不灭的痕迹,可见的不可见的皆有,回忆、墓碑、泪水、幻影、音乐······马兰深爱着老师的音乐,晚年更甚,老师的音乐改变了马兰对音乐对爱的认识。晚年的他不再崇尚名利,而是想在音乐里寻找“遗恨与悲痛”,一种懂得孤独的声音,点亮黑暗的声音,抚慰亡灵的声音······这便是圣科隆布想让马兰学的第一课。当圣科隆布临近坟墓之际,马兰带着渴求与谦卑守望到了圣科隆布那些能唤醒死者的音乐,一切都结束在清晨,一个悲伤与希望同在的时刻。

  小说收尾在清晨。而电影为了故事结构的完整,回到了开场,老年马兰回忆结束时,老师倏然出现在他眼前对他说 “能够教你,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他动情地演奏起了《悲哀之墓》。看完小说《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和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就会知道很难分开而看,电影版本的映现足够精彩,小说足够生动,不管是看完前者再看后者,或先看后者再看前者,都无大碍。

  《世间》的译者余中先老师在译后记写道,“《世间的每一个清晨》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令我十分感叹,法国人竟然能根据一部简单的小说,拍摄出那么漂亮、音乐如此美妙的一部电影来。尽管我知道,这样的电影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票房价值,但是,作为艺术电影或曰探索电影,它无疑会在电影史留下它的名字。”看过小说的人,会明显感觉到小说的短小精悍,简朴细腻,而电影如油画的影调,每一个生活琐碎很自然地附上了一层典雅与浓烈,如“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的翻译,比“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就少了些许清淡,多了些视听颜色。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被称为一次成功的文本影像化,阿兰“黑色电影”的手笔,以更为克制且循循善诱的方式,体现在很多细节设置与气氛烘托上,服装、配乐、摄影的配合使得人物与故事更为饱满。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帕斯卡的文字魅力藏在了台词、画面与音乐里,虽然给人的感觉多少会有些差异,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履行“命运赋予的职责”,揭示某种生活的经验,命运的昭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