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讨论法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讨论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6-28 10:10

  高群群

  滨州实验学校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在讨论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广泛地融入讨论艺术,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本身的学习想法,并且采取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小学语文教学的乐趣。教师在班级中需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好讨论,不断地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突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讨论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课堂讨论是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从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信息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所学、锻炼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教师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立足课堂讨论法的内涵,本人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如此应用该教学方法。

  一、以往小学语文讨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教学理念的落后;师生之间无法进行讨论的原因,还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部分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或者是开展讨论活动时,只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加强对师生讨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就是学生的讨论成果,并且以语文成绩最为主要的评判标准,比较看重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答对语文题,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很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并且也让学生无法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无法满足相关的标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讲解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留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存在不透彻的情况,还很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导致学生的思维处于僵化的状态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讨论学习的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的讨论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展讨论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好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摒弃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式的教学,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要特别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认知,以及学生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以此问题为主要载体来开展讨论教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且激发学生的讨论动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地亲近教师,进一步完成语文学习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五年级下册《军神》时,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和讨论教学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逐渐感受军神身上的顽强毅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扩展有关刘伯承的其他经历,使得课文中的人物变得更加生动。在学生大概了解了这部分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讨论任务:“请同学们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一下刘伯承为什么要在手术时这么做呢?同学们所获得的启示是什么?”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先试着分析一下这篇文章中的内容,从关键字词的角度入手来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关键词来体会刘伯承身上的品质。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教师要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到讲台中向其他学生讲解这篇文章写作的特点以及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教材中的重点词句为主来充实当前的论证内容,使学生的讨论过程能够变得更加有目的性。

  (二)需要扩充知识时

  尽管教材和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材和教学大纲中的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限制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教师补充新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驱动学生继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在需要补充知识的时候,向学生提出问题,驱动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扩充知识,锻炼思维,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以《观潮》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地描述了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画面,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为自然景色所吸引。但是,学生却不知道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壮观的景色。基于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引导学生搜集信息、讨论钱塘江是如何形成的。在学生讨论、探究之后,本人会结合科学知识,就此展开详细说明,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倾听中建立对钱塘江大潮的深刻认知。

  (三)明确目标确定主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以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的助燃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置讨论主题,提高学生讨论效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预设讨论目标,并给予学生明确讨论方法,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物理讨论的积极性。

  (四)积极关注与适时干预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关注小组的讨论状态及进度,并适时进行干预。小组讨论的优点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思维发散,讨论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偏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其他人说话,就可能会出现闲聊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多深入组内,掌握学生动态。在以下情境,教师要适当干预:连续几个人的发言离题太远;发言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个别人发言过多或不参与讨论;无人发言;出现争执。

  (五)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

  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是以老师的评价为基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交流的方法,所以错误的出发点或思维方式往往可以重复来纠正。在小组讨论中,与会者需要相互评价,以便从同行的角度确定想法或出发点是否正确,组织或赞扬批评,寻找闪光点和错误点。从心理角度来看,小学生普遍渴望被人认出来,尤其是来自同龄人的时候。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人思想中的闪光,也能理解其不足之处,再加上老师的教导和总结,学生们可以部分地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己,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进步的良性循环。成绩不一定正确,学生们相互交谈时,必须选择老师,一定程度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还没有完全成熟,老师对他的指导方向和指导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传播思想,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但不是传播非理性的范式转变,其动机需要教师引导,以帮助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自我需求,是讨论的归宿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课堂讨论是“老师让我们讨论”,这种想法鼓励学生处于被动讨论和被动思考的状态,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机。因此,经过讨论,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让他们明白讨论是自己的需要,是学生自己想合作讨论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积极开展讨论。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时候,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司马光怎样救出了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经过讨论,同学们总结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说:“司马光很聪明,善于适应。“接下来,我们将引导同学们探讨讨论的需要:“我们通过这次讨论得到了什么?”同学们想:“本来我只把这篇文章看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但经过讨论,我发现我有很多东西要学,比如司马光是否可以作为榜样,学习他的改编。”“那么,大家赢了这么多,是不是——这是否意味着讨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们想,"是的,如果我一个人想的话,也许不是那么完整。”“我们以后还要继续讨论吗?“同学们相信:“是的,如果将来遇到不懂的事,就要和同学们商量一下。"经过这些讨论,学生们意识到讨论是个人的需要,而不是服从教师的命令。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和讨论教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有序地开展讨论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灵活地进行讨论,从而使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地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快地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顾辉.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J].语文天地,2018(28):83—84.

  [2]王盛.课堂讨论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现代语文,2018(2):10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