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13

  张洪彩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四初级中学 276700)

  摘要:现如今,双减的出台减少了学生不少的负担,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初中教育在随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发挥了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创新,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有效率的课堂,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2-006-01

  引言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共同目标。为了使教师能够实现他们的教学目标,他们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创新他们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还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科学地设计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提质增效”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身心放松地开展语文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1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现实意义

  减负是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作业负担及心理负担,而增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积极性不够。教师要通过减负增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目前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差,教师对减负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把减负看成是一种纵容,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从而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能独立学习,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长期发展。

  2.2教学模式呈滞后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所有要素,最终以基本框架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其中,“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使用较为广泛。虽然这能使学生严守课堂纪律,在短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但是创新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高分低能者”,此类情况不乏出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惯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每一篇课文,割裂了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使语文教学缺乏丰富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此以往,将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长期使用得心应手的模式教学,教学思维固化,教学手段与过程单调枯燥,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提升文化素养的需求。

  3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

  3.1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杨绛的回忆性散文《老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课文的写作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学习任务,如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课文的巧妙之处。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学习是一个内在的过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基于“想学”的人来完成。否则,教师再优秀、再努力,也不可能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例如,在初中语文课上,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听,教师要学生回答。这样的培训方法,既枯燥又枯燥,对学员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相反,如果外语教师能为学生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听说培训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第一,让学生认真听讲,倾听,对教师和同学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讲话,声音响亮;三是与教科书有关的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探讨。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的越多,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3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要做到减负增效,教师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组织教学,让学生用平板观看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微课视频、希沃白板、翻转课堂模式等来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例如,在学习《驿路梨花》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更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3.4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实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目标、合理的练习、突出层次,使不同的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来达到不同的巩固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进步、指导他们完成基础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分级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但是,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优劣的标准来区分优劣,要按照课程标准,使全体同学都能符合初中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分层教学,发掘学生的优点,根据学生的语文特点,分组,根据小组需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爱上语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结语

  总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永立.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J].新课程研究, 2022(1):96-98.

  [2]王锦.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0):165-16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