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综合与实践”德智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综合与实践,德智融合,研究
  • 发布时间:2023-07-19 15:58

  刘筱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十六小学236200)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小学数学老师一般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最后用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是比较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小学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和实际情境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握数学认知规律,从高校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当中,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德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6-006-01

  前言: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综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给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总结小学数学的教学新要求,从当前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着重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统筹安排能力,注重挖掘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一、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过分依赖教材内容的情况,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新思维。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老师对这块教学内容缺乏重视,同时,对新课标的新要求也缺乏了解。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乐于创新、独立思考等优秀品质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过分依赖教材内容,并不注重创新性和开放性问题的深入挖掘,最终使得学生接受的是机械性的理论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数学老师并不注重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这主要表现在,数学老师会让学生用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完成这部分学习。不论是旧课标还是新课标,都明确的把综合与实践、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等知识内容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但当前老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会并没有认识到综合与实践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教育作用,所以会习惯性的忽略这块教学内容。

  二、基于新课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助力规律推导,培养学生德育意识

  小学生会更积极的接受形象,直观性的知识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老师过分依赖教材内容,着重讲解理论公式这类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这时,学生是很难理解且没有兴趣的。这时,老师就可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能够加深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探究中了解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和体积面积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棱长一厘米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动手用这些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摆边记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了长宽高和体积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实践活动即将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在教室中找长方体,然后动手去量一量他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完成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对本节课的学习知识进行巩固。在这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当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也能将生活实践和数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且动手实践能够增强学习乐趣,营造一个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能够让学生热爱数学问题的解答,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促进沟通交流,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教学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一教学形式一改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和协作能力。在这一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逐步养成合作探究的意识,从中让学生感知到合作的成就感与乐趣。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复习,然后画出梯形,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梯形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学生可以通过折一折、减一减和拼一拼的方式,把梯形转化为自己熟知的图形,然后再求出梯形面积。在讨论和动手实操的过程中,学生的手脑结合,分析探究,能够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三)关注学生主体,拓展智育空间

  新课标指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围绕学生学情和认知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限制,更注重学生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能够推动学生更主动地完成知识学习。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注重情境创设,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知识的构建过程,这对激发学生创造性与想象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千克时,老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完成有趣的情境创设。视频中,小猴子、小斑马和大象在电子秤旁排队等待称重,轮到大象称体重时电子秤就爆了。在看完这段动画视频之后,老师就可以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讨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小动物在称体重时用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在探讨结束之后,老师在讲台上摆上一台电子秤,抽5 位同学排队称体重。在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本节课“千克” 的概念引出来。这一实践活动以学生的思维作为基础,创设了一个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带领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着抽象性特点的数学概念,对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综合能力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对综合与实践的重视程度,并将其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围绕新课标,给学生创设丰富、有趣、高质量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灶群.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培养核心素养[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8):8-10.

  [2]史红燕,吕世虎.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演变、发展及教学启示——基于课程文件的内容分析[J]. 小学数学教师,2022,(Z1):17-22.

  [3]卫星星. 基于课程思政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 宁夏师范学院,202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