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乐瑶
陕西师范大学
摘 要:由于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带来的弊端,高中生物教学时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论证教学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比传统高中生物课堂和论证式教学课堂的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找证据”、“筛证据”和“用证据”的论证式教学策略,提示教师应在课堂上注意知识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关键词:论证;证据;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论证式教学的概念
论证式教学是一种把科学领域的论证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类似科学家一样的论证过程,从而自主得出科学的观点,最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1]。
二、传统课堂与论证式教学课堂的区别
(一)课前准备比较。传统生物课堂一般要求学生课下对下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预习,学生大多仅浏览课本内容,不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因此课前准备仍以教师备课为主。而论证教学课堂重在课堂上对证据的梳理与讨论,这要求学生应在课前对论证材料进行必要的了解,即除了预习课本内容以外还要对知识进行归类并思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在论证教学课堂中除了教师备课以外,学生的课前准备即搜集资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生物课堂一般采用讲授法进行授课,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将本节内容按照一定逻辑一一罗列,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被动接收,这使得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难以保证。而论证教学课堂则是采用“学生论证,教师引导”的方法进行授课,更注重证据材料的展现和运用以及对观点的质疑过程,因此论证教学要求学生作为整个论证过程的主体能够在课堂上能够叙述自己的思路并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互动情况适当进行引导以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评价比较。传统生物课堂重在结果性评价,通常采取考试、默写或简单问答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内在思维过程。而论证教学则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论证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提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状况,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同时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便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训练。
三、基于证据的高中生物论证课堂教学策略
(一)给定方向,引导学生“找”证据。高中生物知识多而冗杂,学生在搜集证据时面对繁多的知识和陌生的“论证学习”难免会不知所措,如果不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与范围,势必会增加论证教学的操作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给予学生论证内容的大方向,为顺利开展论证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可将生物大概念巧妙转化为本节课的论证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如“是什么、已有知识基础、生活实例、普遍法则”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学生的搜索目标,并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呈现,学生参照“任务清单” 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和整理能够大大减轻课前预习的负担,也为后续的运用梳理了思路。
(二)抓住关键,引导学生“筛”证据。进行论证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选取适当的证据进行论证,而只有提高学生对证据的了解度,才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找到论证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教师在展示资料时要引导学生将新收集的知识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二次加工以便转化为自己的论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描述中寻找与已学知识有关联的知识作为一部分论据支撑;另一方面,则是挖掘与本节论证主题相关的内容,摘取一些关键词并围绕关键词提出一系列问题,由此展开论证。如在进行《基因突变》一节授课时,引导学生回忆红细胞的功能,从已学知识“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角度思考基因突变的原因,并围绕关键词“基因序列改变”提出问题:碱基序列的改变除了替换还有哪些?如何证明能够增添或减少能够引起基因突变?而描述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口头叙述一种,应视课程内容而定。如果本节内容大多都是科学史,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则可以按小组分配几个主要的实验小故事,在呈现资料时由学生按照实验的时间顺序进行课堂表演,其他则可以用视频等资料直接呈现。
(三)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证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完成课堂论证过程后,应展示适当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应用以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材料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视频或图画。简单的应用为学生在看到材料时应能够联系它的来由、产生、特点等思考它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场景是否匹配。例如,在观察有丝分裂图像时,学生能够通过搜索相应的知识即“证据”,判断该图像与时期是否对应。较为复杂的应用则是通过思考分析和不断地质疑来确定某一事件是否存在弊端,并对其进行完善或建立正确的观点。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学生能够发现所示的实验过程的缺点并尝试完善,同时能够根据实验内容得出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在探讨克隆技术时能够正确认识克隆的利与弊,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总之,相比于传统课堂,高中生物论证式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对现有材料理解分析以及对他人论点的质疑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并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星乔, 米广春. 论证式教学: 科学探究教学的新图景[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0):50-52.
[2] 孟凡龙. 论证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J]. 中学生物学,2016,32(09):19-21.
作者简介:韩乐瑶(1999—),女,汉族,河南开封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