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运用分析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 发布时间:2023-07-28 12:59

  付 爽

  湛江市第二中学

  摘 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整本书阅读成为了重要教学方式,而教学环节也遇到了新型挑战,实行正确的整本书阅读方式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整本书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对此,本文主要围绕着整本书阅读来展开,基于思维导图形式,以《红楼梦》这本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式,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引 言

  当代科技逐渐进步,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环节中,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面、阅读量,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他们虽然具备阅读技能,但其知识结构过于零散,所以,需要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量,引入思维导图方式,带领他们养成快速阅读的能力,实行整本书阅读方式,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一、整体感知,厘清主体内容

  以《红楼梦》为例,可以看出其依照客观现实时间来展开,整体描写具有空间连续性,不会随意分割时间。所以,为了厘清整体内容,将思维导图的学习形式引入其中,这样整本本书的叙述顺序就可以体现出清晰的时间线,各个情节高潮明显,事件转折清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便于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达到读通、通读的效果,对章回内容进行把握,将章回框架梳理清晰,可以助力学生准确控制阅读进程。全书一共120 回,在1 到5 回中,展示了整体故事内容的总纲,入题速度较慢,从第6 回开始,讲述了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荣国府,将故事大幕展现出来。红楼梦涉及到2 条发展线,一个是讲述贾府逐渐衰落的变化,一个则是宝玉、黛玉之间的木石之缘。在6 到54 回中,详细写了贾府中的荣华场景,其中王熙凤的毒设相思局、弄权等情节,初步揭示了贾府的不堪之面,在16 回之后,主要讲述了大观园场景,借助元妃省亲情节,推动宝黛钗三人的情感过程,也描述了众人在大观园中吟诗尽兴的场面。在80 回之前, 贾府逐渐转为衰败的状态,逐渐展示出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宝黛情感也逐渐终结,晴雯之死等也向读者揭示了贾府人们的结局。

  如果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有关章节结构串联起来,学生就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古代富贵人家的生活,同时也能见证封建权势下那些人物的辛酸故事,在世俗下,见证了不能挣脱的命运束缚。从整本书阅读视角开始,对前5 回正确解读,把握好串场人物的经历,将起始现实与想象情节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并读通文本的整体内容,带领学生精读前5 回,紧紧把握4 个串场人物,也就是甄士隐、贾雨村,另外还有冷子兴、门子等人物,让学生在人物的梳理下,绘制思维导图。在初级阶段通读全书,基于前5 回,建立出场章节阅读链条,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在阅读环节不断深入,将故事各个环节牵引出来,自主阅读研究,做出正确判断[1]。

  二、在活动下促进阅读进度,分析人物转折及性格

  对于贾府人物,将其关系处理清楚极为重要,应用思维导图形式,可以将大量的文字简化,更具有直观色彩,如果教师想要引导学生阅读,对整体人物构建框架,需要准备充分的资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提示,将中心人物抓住,将此作为线索,归纳整篇内容,对其他人物关系,进行放射性扩展,比如,进行小组活动,绘制出王熙凤人物的思维导图,对有关情节进行精读,将整本书通读完成之后,对3、6、7 等内容进行重点阅读,教师将资料发布出去,进行助读,比如,“红楼梦人物论”等材料,对王熙凤相关的事件进行梳理,绘制出思维导图,利用对应简洁的词,讲述阅读她的故事而得出的印象,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深度去理解她的悲惨结局,同时和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研究主要原因。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正确评判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她在维护贾府的同时,谋求私利,最后以悲剧收场,分析其性格变化,探究现实生活[2]。

  三、讲究重点,体会主旨意蕴

  红楼梦中涉及到诸多名宴,借助宴会场景,将人物的才华展现出来,提供了细腻的情感变化,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其中,便于明显直观揭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暗示不同人物的走势,每一次宴会时情节中的转折点,将这些组接在思维导图中,展现贾府时间轴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将宴会主题予以关注,划分类别进行梳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同一个宴会主题,开展主题式阅读,借助重点主题以思维导图形式深入研究,将作品中的关键信息抓住,分析其中的象征内涵,比如,同学们可以对比两次元宵节的描述场景,也就是元春省亲、后期的大家族欢聚宴饮,利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借助简单的小场景凸显背景,在宴会上见证贾府的兴盛衰败,引人深思。学生逐渐探寻宴会细节,看出人物的细微言行变化,众人的今昔比对,在重点内容的牵引下,学生可以实现勾连阅读,将有机整体贯通起来,带领学生深入思考。

  四、整体把握,提升文化内涵的探寻深度

  在红楼梦中,不仅直观展现了大家族的兴衰历程,从整体层面把握,还利用了形象化说法,人名的设计比较特别,隐藏着含义,如甄士隐,即为将真事隐藏,贾雨村暗含用假语存焉,还有贾府的四位姐妹名字,分别为元迎探惜,从谐音进行理解,可以体会到原应叹息的意义,应用思维导图将人物名字列出,可以清晰把握人物名字,对应梳理其名字中的谐音含义,可以看到人物比较凄惨的故事结局,从而与前文的故事情节进行衔接。应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性,探寻不同章回的故事隐藏深意,在第5 回中,金陵十二衩中画册可以看出其中的判词,还有红楼十二支中的词,都展示了人物最后的结局。在第18 回,元春省亲点了四场戏,与后文的贾府发展相照应,在第29 回,贾母在清虚观点了三出戏,也刚好对应了贾府创业时期,更体现了兴盛衰败的过程,带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理解整体的结构方式,感受红楼梦中的文化意蕴,感悟到其独特的艺术吸引力。学生通过找准故事的侧重点,准确分析其表达方式,让整体思维导图更加具有逻辑性,为全文的理解提供帮助。

  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进程里,实行整本书阅读方式,可以整体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借助思维导图形式,让知识结构集中紧凑起来,让高中学生热爱上阅读,发挥整本书阅读方式的优势,学生能够积累多样化的语言素材,提升阅读效果,改善语文学习成绩,学会分解文章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胡云信.《〈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录[J]. 中学语文教学,2021.

  [2]  徐礼诚; 江安. 反思整本书阅读教学: 以《红楼梦》为例[J]. 文学教育( 上),20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