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途径与思路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途径
  • 发布时间:2023-07-28 13:01

  乔璐萍

  天津师范大学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职业定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促进其职业化发展,对成长为合格引路人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阻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因此,针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养提出相应策略,促使其职业化,提高其职业能力,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途径

  一、辅导员职业化的概念

  职业化共有两层含义:一是普通群体在不同层面逐步达到职业标准,在知识、技能、理念等方面有相应的行为规范,达到对应的行为准则,成了专业职业并得到对应地位的过程;二是一个群体职业素质和发展状态保持何种情况和水准,此时“职业” 不仅代表着身份,也代表了知识、经验、专业,代表着在社会上的地位。因此,职业化就是要表现出一个从业人员胜任一个职业的能力。而作为辅导员,不仅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一线工作者,而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职业定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作为一个职业不仅要求其行为符合一定的规范,具备相应的身份,达到相应的社会化。而且要逐步职业化切长久发展。在此过程中,它不仅是高校的工作岗位,而且更是社会职业。

  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职业化运行标准

  辅导员职业化标准是衡量其职业化的关键所在,职业化程度需要有相关数据和理论指导作为支撑。各高校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高校须对辅导员的工作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采用岗前培训和岗后服务指导结合的方式,以帮助他们尽快全面掌握后面的工作内容和规范。其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创新工作坊”“辅导员学术沙龙”等方式,搭建各种平台,通过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方式打造辅导员职业文化。职业化发展要建立在职业化标准之上,必须具有专业标准,才能促进其升级,使其职业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拓展其发展视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就需要更加专业,达到职业化的目标,打造职业化架构标准。例如,师生比配备数,技术晋升等均是硬性标准,国家或者省级教学以及评估方面也要有诸多表现。

  关于辅导员职业化框架标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开展,第一,是从国家社会层面来加大辅导员的配置比例和培养力度;第二,是从各高校等特色活动中引入更加细化的标准,对辅导员队伍的队伍考核、工作成效等作出点评;第三,各高校之间需要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逐步健全考核方式,秉持公平、公正,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完善,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培养其责任心,促进其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二)完善职业化创新体系

  近年来,我国辅导员的视野逐步打开,他们的职业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辅导员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的时候,学校应当完善他们的职业化发展方案。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维度出发,对其思想本质、组织能力、引导能力进行客观审视,以宏观视角构建科学化培训方案,可优化职业定位,保障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辅导员知识结构的完善可从下面几个层面推进,第一,以思想建设为指引,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精髓所在,精确把握社会发展本质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社会负面思想,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打造满足其身心发展的工作方式,;第二,学习教育学相关知识,辅导员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需要弄清楚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和生理需求方面的区别,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区别;第三,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能够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的能力。因此,辅导员必须经受职业化的培养,促进与学生的密切发展。

  (三)明确职业化保障制度

  辅导员近距离接触学生,促进其职业化发展,对其成长为合格引路人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阻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针对此现象,可建立正规性的保障制度,确保强化职业化培养时,助力辅导员在岗位上有序开展工作。明确梳理职业化保障制度,能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也能规范其职 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对辅导员的激励机制来进行具体落实。首先改变观念,更新工作理念,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支持系统。其次,完善培养体系,形成教育支持系统。最后,规范管理体制,建立双重管理支持系统等。辅导员属于教育工作者,也属于管理者,深入理解其双重身份,根据其双重身份制定培养方案,完善其双线晋升体系,可有效激发辅导员晋升积极性,提升其工作热情。

  三、总结

  目前,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虽取得一定进步,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于强调辅导员工作的事务性工作而忽视了琪工作的引领价值,对辅导员自身潜力的挖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辅导员群体缺乏人文关怀,在高校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辅导员的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岗位的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去进行干预,严重降低了辅导员发展的主动性。当前高校教育方法的变革预示辅导员工作内容会变得更加复杂,他们的职业化发展程度,关乎教育改革,也关乎民族发展。强化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重视与关注,积极积累培养经验,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发展经验,构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辅导员发展模式,是时代发展之需,更是保持教育稳定性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郝玉瑛,李青.当代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 题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7

  [2]  揭英荣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5):63-66.

  [3]  吴燕霞.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制度导向探讨[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1,(01):109-114.

  [4]  唐琳玲.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 轻工科技,2020,36(10):110-111.

  作者简介:乔璐萍(1996 年2 月),女,汉族,天津西青,助理政工师,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