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体质现状与提升路径
- 来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生,体质,健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8 13:35
宋胜强 王兴雅 黄若晖*
山东中医药大学
摘 要:当代社会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而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呈下降趋势,身心健康问题屡见不鲜,体测及格率不增反降。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栋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快餐”时代已然是整个社会的主节奏,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发展。早在2007 年国家就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全国学校领导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电子产品的增多反而减少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长时间不参加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国家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路径,实现对大学生体质的有效增强。
1 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影响人类体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我国教育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高校每年举行一次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主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测量评估,同样也是对大学生健康水准的评估。从身体形态上分析,当代大学生中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现象层出不穷,此局面除了与大学生自身的家庭因素相关以外,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也是主要因素,例如体育锻炼时间不足、三餐进食时间不规律、摄取营养不足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等构成了大学生身体形态缺点的主要部分,因此学校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规范大学生日常生活作息,强化每日参加体育锻炼观点,规划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锻炼强度,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从身体机能上分析,以大学生肺活量为例,肺是机体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肺的容积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因此这也是测量呼吸功能的最直观、最客观的指标。
近年来大学生抽烟喝酒熬夜的人数不断上升,导致肺活量数值逐渐低于成年人正常指标,表明大学生的呼吸深度表浅并且呼吸潜力降低,也从侧面表明了大学生通过跑步等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的锻炼。从身体素质上分析,近年来体质测试中能够规范做出引体向上动作的大学生屈指可数,甚至还有很多大学生因为自身体重和体型导致一个引体向上都无法完成。一千米和八百米项目当中很多大学生无法顺利跑完,这些现象从侧面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体能以及体能储备相当低下,肌肉爆发力和耐力素质也在逐年下滑,因此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是提升大学生体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2 大学生体质提升路径分析
2.1 注重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观念,积极配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进行适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扩充户外体育课时和优化体育课堂内容教学,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并且能让大学生从不情愿的被动锻炼变为主观意愿积极的踊跃锻炼,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行为。其次是注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板报和知识讲座,使学生获得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让大学生能够获得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在思想层面上优化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观念才能优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助力大学生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2 重视体育教学师资力量培养,加大体育设施和场地的投资力度
重点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培养,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完善教师年龄构架,及时更新体育理论知识,扩大体育理论涉及面,使高校体育教师具备更加全面的体育教学素养和能力。同时也要注重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为高校体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为社会主义培养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是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高校领导可以与社会体育行业通力合作,拓宽体育设施投资多种渠道,加大设施和场地的资金投入,改善高校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适应高校体育体制改革要求。
2.3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促进大学生和谐体育锻炼环境建设
主动利用校学生会、体育社团和相关协会等组织的率领作用,积极组织体育锻炼、趣味活动和体育竞赛,加强高校高层之间体育管理交流,奋力营造和谐、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环境,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气氛,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械,并进行合理规划与组织供学生使用,增强学校的体育号召力,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助力大学生体质协调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当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注重高校体育方面建设,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培养优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将高校的体育工作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帮助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点,从身体层次和思想层次上引导大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 郭俊. 浅谈大学生体质现状和改善对策[J]. 体育风尚,2019, No.380(08):18.
[2] 谢秀兰. 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运动,2018, No.184(08):52-53.
[3] 刘容娟. 探讨我校大学生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0):217-218+211.
[4] 杨玉伟, 丁艺. 大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干预方法研究 [J]. 沈阳大学学报,2011,23(05):71-74.
作者简介: 宋胜强(1990-),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通讯作者: 黄若晖(2001-),男,山东威海人,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