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握认知结构,让学习深度发生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认知结构,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 发布时间:2023-07-28 21:01

  翟立伟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南关小学

  摘 要:在教改的大环境下,身为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希望能改善当前的数学课堂环境,让学生们真正地爱上数学。笔者通过对当前学生在数学课学习表现的了解与分析,发现学生的认知结构对于课程教学有效驱动发挥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关乎着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所以,在接下来的数学课教育领域,笔者尝试着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精准分析,在定位好课程育人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整体的教学活动方案。

  关键词:认知结构;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一、基于学情信息,科学构建分层教学体系

  首先,在数学课堂上,根据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了解,做好学生主体规范分层设置。根据学生目前所具备的数学思维认知基础,对课程的教学模块内容、课堂提问以及拓展训练环节进行分层设置。这样能让每个等级的学生都能有效适应数学课堂,并基于自身目前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基础,就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探索。比如说,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一节课当中,根据所了解的学情信息设置层次化的教学模块。在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展开授课时,引领其重点关注分数的基础概念,以及在加减法方面的相关定理,让其了解基础的通分、约分知识,以便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而在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展开教学与训练时,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加以掌握,并规范的应用,笔者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设置了应用专题,引领学生结合对问题信息的分析探索。其次,在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要全面把握教材整体结构,采用“关联式”教学模式,通过横向、纵向交叉式教学,使数学知识形成“网状”结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习深度发展。在横向教学模式的建立中,笔者发现数学教材的内容上存在一种“横向”的联系。例如,在“角的度量”这一节课中,笔者发现量角器和学生用直尺、学生用三角尺,存在一定的“横向” 关联,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确定刻度起点、摆放位置和量程,并且它们都属于标准的计量工具。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对一些标准计量工具进行介绍,让学生的认知“触角”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触及知识的本质,从而建立准确的认知结构,推动学习走向深度。在纵向教学模式的建立中,笔者发现数学课本的教学设定都是先易后难,但是根据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分析发现不同学段的内容之间同样具有内在联系。例如,在除法的教学中,教材按照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顺序进行教学,虽然算法不同,但是知识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分蛋糕”的例子,对整数、小数、分数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建立关于除法知识的认知结构,为其日后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

  二、把握认知基础,优化教学情境

  把握认知基础,是传授数学知识的关键,而优化教学情境则直接决定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对数学知识的教学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规律。例如,在数学问题情景的设定中要与时俱进,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其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数学知识认知的结构化,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适量,还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在“鸡兔同笼” 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抽象的问题,笔者制作了“鸡兔同笼”的PPT,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在课堂上,发挥现代教学资源的作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数学问题,使其能够建立清晰的认知结构,让学习深度发生。在“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当中,为了让学生能有效掌握分数概念,领悟其内涵以及数学规律,笔者在课堂就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分数情景进行了多媒体直观展示,呈现了平时分蛋糕的情景,然后引领学生将蛋糕作为一个整体,思考在平均划分为若干等份之后,每一等份所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融入实践,巩固学生认知结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教材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能否将知识用于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许多教师在学生考试成绩中迷失了教学的本质,出现严重的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为提升学生的成绩,以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将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课本上,难以用于实践。当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病症”,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学习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分析,发现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融合,更容易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结构,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从而积极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助力自身形成稳固的数学知识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将所教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 “体育课列队游戏”问题,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学生的难点。在课堂上,仅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难以使学生理解排队时两端无人、一端无人和圆形列队等情况。面对这类知识,通过开展以“数学知识融入实践”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首先,在活动开始前,笔者会对班级的同学进行分组,并对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活动。其次,在实践过程中让同学们进行不同情况的操作,并让他们观察每种情况的差别。最后,让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适当引导他们建立认知结构。

  四、任务驱动合作育人,提高学习深度和高度

  在精准掌握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笔者还转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合作育人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贯彻下去,为学生搭建更具有探究性的活动。引领学生基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自主的参与探究,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总结相关的数学规律。例如,在“正方体和长方体”这节课当中,为了让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图形思维认知,掌握具体的结合规律,在课堂上先布置了驱动性地探究任务。引领学生自主构建正方体长方体的数学模型,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这两个图形所展现的几何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精准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规划设置教学活动,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品质,助力数学课堂深度教学,彰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慧阳.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3):17-19.

  [2]  冯雪彦.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下思维培养策略探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2):113-11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