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思政课堂学习共同体行与思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构建
  • 发布时间:2023-07-28 21:03

  洪丽卿

  古雷开发区杜浔中心学校

  摘 要: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与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具有耦合性,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小学思政课教学需要通过拓展学生生活圈层,整合师生和谐关系,深化目标衔接内涵等策略营建道德实践浸润场、价值思辨对话场,丰富道德生活体验场。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构建

  为了让不同学习阶段实现思政课学习的顺序性、连贯性与衔接性,小学思政课需依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总体设计,在形成有机整体的基础上发挥各自育人作用,“守好一段渠”。如何有效构建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学校基于佐藤学“学习共同体” 教育改革实践,尝试探索“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小学思政课教学策略。

  一、拓展学生生活圈层,营建道德实践浸润场

  小学思政课具有开放性,强调立足学生生活,并将其生活领域不断扩展至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因此,思政课堂学习要面向生活,并不断拓展学生生活圈层,多方形成合力,整合、共研、共建各种课程资源,组建一个场域共同体,使学生浸润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实现道德成长。

  以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年的礼物”一课为例,教学旨在引领学生悦纳自身的成长,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同伴的帮助,进一步激发感激之情,并在未来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长。教师利用预学任务,启发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活圈层中发现自身的成长,从而悦纳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同伴交流,使学生从个人熟悉的生活空间逐步走进他人的生活空间,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视频资源,素材来源于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等多人群、多场域的合力。从资源发挥的作用上看,在道德认知上,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外看,看到他人的成长,从而更好地向内看,自我审视;在道德情感上,视频资源记录了一年级学生入学以来在多个生活空间中多方面的点滴收获,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成长,从而激发内心情感,由衷地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也为他人的支持、陪伴与帮助表达感谢。最后,通过制作成长心愿卡,引导学生反观自身的成长点,从多个角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在课下,借助家校社等多个场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向未来生活,取得进一步的成长。如此,构建场域共同体,营造生动、直观、开放的学习空间,拓展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以成长。

  二、整合师生和谐关系,创建价值思辨对话场

  课堂变革需要有整个课堂愿景的构图:澄明、合作、交响。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相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提质增效。所谓“合作的学习”表示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融合,多样性(差异性)得以充分发展,实现“互惠”学习。所谓“交响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与助学者等多样声音的“交响”。正是由于这种“合作”“交响”,才培育出“和而不同”的学校(课堂)文化。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学习一般来说并非“合作”—“交响” 的顺次过程,而是逆向的过程——从“交响”到“合作”的学习。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要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使道德学习主体在相互协作、对话和交流中,逐步实现道德知识的自主构建,获得意义共享、相互理解以及身份构建和认同。基于思政一体化思路,借助佐藤学的课堂愿景构图,组建师生、生生、师师等多人群共同体,结合教学内容组建以不同角色为主的人群共同体,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价值思辨对话场。

  以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好广告的标准。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各小组分享,使得不同的观点得以碰撞,是为生生共同体之间的“交响”;教师启发学生找出小组间的共性,是为生生共同体之间的“合作”。基于学生对好广告的标准的初步认知,教师设计广告设计师、产品运营商、顾客三种角色,引导学生从不同身份的视角思考好广告的标准,基于三种角色价值立场的“交响”,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梳理出好广告的特点。由此,在价值辨析中逐步澄清道德认知,是为师生共同体之间的“澄明”。

  三、深化目标衔接内涵,丰富道德生活体验场

  为实现不同学段道德学习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各个学段教学实践需要关注德育目标是否循序渐进,德育内容是否有效衔接,德育方法是否各有特色,德育路径是否丰富多彩,德育评价是否明确突出等关键问题。这要求小学思政课形成学段共同体,成为学习者之间充分交流体验、相互作用的协作场,通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的有机衔接,实现协同育人。

  在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早期文明发祥地”教学中,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学生在低中年级已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学习方式的组织力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前自由组合,以“中华小大使”的身份,围绕“中华早期文明”绘制主题海报,在查找资料、信息重组、交流分享、自主设计内容与形式的过程中,了解早期文明,初步树立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摩分享,并完成记录单,评选最佳海报,并在阐述理由过程中,深化对早期文明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既符合小学思政课活动性特点,通过情境和问题创设,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有效促进自主预习、合作学习、课后反思,培养理性思维。

  此外,学段共同体不拘泥于相邻学段的课堂教学实践,还要形成小学段上下沟通连接的立体化育人体系,让每个共同体成员以一个共同信念持续开展学习。力求实现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上下贯通,彼此公开交流,共同探寻学生的成长轨迹,根据不同学段的成长需求,探索适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牛春华. 如何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家,2022(29).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漳州市第二期“八个相统一”精品思政课专项课题“小学思政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立项编号SZK202113)研究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