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红色教育培养机制构建
- 来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媒体环境,00 后大学生,红色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8 21:35
党佳麒
广西科技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00 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领悟与感受具有间接性、渠道性的特征。为了让00 后大学生能够地了解红色文化、红色事迹,就应该寻长更有效的方法与路径。在新媒体时代中,00 后大学生红色教育应该汇聚新媒体素材构建红色教育内容体系,发挥新媒体优势创建红色教育渠道体系,激发新媒体活力营造红色教育氛围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00 后大学生;红色教育
引 言
00 后大学生是出生于红旗下,成长于春风里的一代。70、80 后的父辈们就未经历战争的洗礼和红色革命的浸染。00 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领悟与感受就更具有间接性、渠道性。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想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也想方设法地融入于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之中。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新媒体环境下,00 后大学生的红色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多、更严峻。大学生红色教育必须要直面存在的问题,直击核心内容,借新媒体之力,发青年教育之力,构建完善、全面、深入且富有实效的培养机制,自上而下,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机制。让距离红色年代久远,对红色文化感受不深,对红色精神领悟浅显的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旗帜,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扛起新时代青年的民族复兴大任。
一、汇聚新媒体素材构建红色教育内容体系
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媒体盛行。“每个人都是媒体人” 既是向人宣告了种类繁多的资源都可以借助于各类新媒体堂而皇之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涵养精神、增长见识的又一新径。由于资源创作者的多元化,呈现于新媒体上的内容也是异常的丰富多彩。在新媒体时代,海量的适用于红色教育的资源漂浮于网络之上,教育者需要从中遴选出优质的内容,构建内容体系。第一,构建与大学生思政课程内容相契合的红色教育内容体系。大学生思政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程里面涉及到的红色革命、红色文化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将遴选出来内容巧妙地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既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也可以在课外拓展内容里展现,强化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第二,构建与地方红色文化相映衬的红色教育内容体系。大学生红色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地方红色革命基地、红色战争遗迹、红色文化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时,应该借助于新媒体,从中查询到与地方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促使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在学生参观红色基地,或者参与红色研学时拓展到相关的内容。
二、发挥新媒体优势创建红色教育渠道体系
新媒体类型有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短视频公众号等。00 后的大学生大多拥有各类最流行的、最具活力的新媒体账号,他们既是各类新媒体的忠实用户,也是新媒体的忠实受众群体。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覆盖范围广泛,00 后大学生用户的占比较高等优势,搭建红色教育渠道体系。第一,创建红色教育全媒体账号。教育工作者创建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快手公众号,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小红书、哔哩哔哩上创建公众号。每个公众号都要由专门的团队来负责,可以是高校团委,也可以是红色教育相关的社团组织,还可以与民间组织连手,定期更新内容,形成覆盖全面的宣传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渠道与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实现无距离接触。第二,创建红色教育网状渠道体系。通过在公众号上发布优质的内容,呈现富有吸引力的资源,引导大学生关注公众号。当公众号的关注人群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将更多的活动方案借助于公众号去发布,使大学生形成定期观看红色账号文章与内容的习惯,通过多次重复的不定期浏览,00 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坚持利用新媒体渠道来宣传、动员以及组织活动,就会使新媒体成为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重要渠道,使红色教育活动开展得更为高效。
三、激发新媒体活力营造红色教育氛围体系
新媒体平台上一个包容的、开放的、自由的平台。新媒体受到诸多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了00 后首选的探知世界、交流互动、参与活动的重要载体。既然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了00 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那么,红色教育就应该以新媒体为载体,聚焦于新媒体的各类功能,将新媒体的活动充分地激发出来,促使各类的红色文化与内容,借助于新媒体以图文并茂、艺质并存,视觉冲击力强、文化内涵丰富的方式呈现在00 后大学生的面前。第一,充分利用校园自媒体大V 的作用。激发新媒体的活力,关键还是要激发出00 后大学生的新媒体用户的活力,尤其是本校的自媒体大V,引导他们参与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解读、红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之中来。发挥自媒体大V 的带动作用,形成更加积极的红色教育氛围。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利用新媒体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更应该形成良好的动员氛围。新媒体上的功能较多,很多功能非常适合高校开展各类的红色教育活动。例如天涯社区的“建高校”,微博上的“投票调查”等。利用这些功能,吸引学生参与,促进红色教育效果的改善。
结 语
00 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正是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二十多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类型,便捷高效的新媒体功能,丰富有趣的新媒体内容使新媒体成为了00 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离不开的工具或平台。因此,00 后大学生的红色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创新思路,大胆改革,寻找到能够满足00 后大学生需求,又能够实现红色教育目标的新策略、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杨雪.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08):51-54.
[2] 王影, 任亮.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39(01):110-113.
[3] 呼和.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有效运用[J]. 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2023(03):57-61.
[4] 孙志海, 孙立华.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价值及实现[J]. 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6):14-16+32.
[5] 孙秋红, 历凌霄. 基于红色资源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J]. 中国共青团,2022(12):71-7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新媒体环境下00 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S202110594062)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党佳麒(2000-),男,宁夏石嘴山人,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