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构建,优化升级
  • 发布时间:2023-07-29 16:06

  朱坚真1、2 姚微1、2

  (1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2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内容摘要】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型。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是推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广东现代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面临问题及存在机遇基础上,针对制约现代海洋服务业产业体系的薄弱环节,提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构建;优化升级

  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再局限于一般区域经济发展层面,而是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

  现代海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发展、健全和优化整个海洋产业结构有重要影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结构优化,是建设广东海洋强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推动粤港澳三地现代海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现代海洋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优化海洋服务业结构已成为重要任务之一[3]。本文通过走访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海洋服务业发展现状,在剖析其结构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解决办法。

  一、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现状

  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是指运用现代科技为海洋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所有部门、行业及由此形成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主要包括现代海洋运输业、海洋金融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海洋科技管理服务、海洋电子信息服务、海洋行政管理服务、法律法规及会计咨询服务等主要行业。从广义上讲,它除了上述主要现代海洋产业行业外,还包括现代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洋上游产业、海洋下游产业等服务性行业与范围。本文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现代海洋服务业内容暂归类为现代海洋运输、海洋金融、海洋旅游、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海洋科技管理服务、海洋电子信息服务、海洋行政管理服务等海洋服务行业作为研究对象[4]。

  (一)海洋科技服务业

  海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海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近年来,湾区国家实验室体系逐步建立,粤港澳共建20 家联合实验室,成立了大湾区院士联盟;持续打造跨区域、领域、产业的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并设立国家新型显示等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目前,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为主体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顺利。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望作为“科技特区”承担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压力测试。为此,大湾区形成了以科研要素跨境流通为基础,推动海洋科技进步,从而带动海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6]。

  (二)海洋电子信息服务业

  海洋电子信息服务业是广东省重点支持的海洋六大产业之一。其中,在广佛肇产业区重点建设信息通讯设备终端产业集聚区,在深莞惠产业区重点建设信息通讯设备终端产业集聚区、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在珠中江产业区重点建设信息通讯设备终端产业集聚区。在2020 年广东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中,重点支持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7 个项目、涉及金额达4500 万元,涉及领域有海洋通信、海洋探测技术、水下机器人、水下网络技术、海洋遥感、海洋观测,同年申请发明专利4 项、软件著作2 项,研发出的新技术装备1 项,水下网络技术突破150Kbps,处于国际领先水平[7]。

  (三)现代海洋行政管理服务业

  现代海洋行政管理是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海洋行政管理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海高校及社会专业人士一起筹划,从规划角度部署落实。广东省主要依托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实行的“综合管理+ 行业管理模式”来实现,即自然资源厅在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同时,再按用海类别、行业管理需要,由传统的陆域管理部门,如生态环境厅、农村农业厅、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等向海洋延伸而共同形成对海洋管理的一种模式。

  (四)现代海洋运输业

  现代海洋运输业是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世界著名湾区发展经验来看,海运与港口经济是增强湾区经济竞争实力、推进湾区产业联动、促进湾区面向全球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的重要助力。大湾区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强、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根据世界航运统计,2019 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部分远洋航线被迫撤并,海运货物周转量增幅在第三季度才逐渐转为同比正增长。相比于海洋货运的繁荣发展,广东水路客运呈现疲软,2019 年广东水路旅客运输市场持续收缩。2020 年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中,深圳港、广州港和香港港分列第4、第5 和第9 位[8]。

  (五)现代海洋金融业

  现代海洋金融服务业是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湾区海洋金融业快速发展,成为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血液与动脉。目前,横琴、前海、南沙三大粤港澳合作平台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深交所、港交所、广期所三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三大“金融通”范围不断扩展;服务大湾区居民、企业、人才三大群体的金融产品实现多项全国首创 [9]。根据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香港位列第三,广州位列第二十四位,大湾区主要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六)现代滨海旅游业

  现代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的重要构成[10]。大湾区发展现代滨海旅游业条件优越,其湾内城市群具有海岸线绵长、海岛众多、港口聚集、滨海休闲设施完善、沙滩优质等旅游资源优势,滨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大湾区“9+2” 旅游业各具特色,集群效应明显,三地游艇自由行、三地联游等“一站式”组合旅游产品雏形初现。以滨海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契机,大湾区内将实现机制创新、要素流动以及产业融合新的突破[11]。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香港旅游业经营惨淡,澳门入境旅客人次锐减,跌幅超九成,澳门旅游业及相关行业遭受重大打击。

  (七)现代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行业

  现代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行业是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广东海洋环境治理能力全国领先,率先在全国启动“美丽海湾、美丽海岸、美丽海岛和美丽滨海湿地”四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海洋环境总体稳定。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登记,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建成省、市、县三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了珠江口、大亚湾在线监测系统等;省生态环境厅、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广东海事局及广东海警局等四部门初步建立“共商共治共管”合作新机制,开展“陆上堵、水上查、海上巡”联合执法。

  二、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海洋服务业规模较小

  从现代海洋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数量与规模来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海洋金融服务等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充分,现代海洋服务业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较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2]。

  (二)现代海洋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目前,现代海洋服务业内部结构急需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现代高端海洋服务业来引导,但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服务业发展滞后,自身供给规模不足、对外服务网络结构不高,特别是珠三角9 市,囿于自身供给规模不足、对外服务网络联结程度不高,本地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总量规模不大、“互联网 +”发展也不够充分,高端要素短板明显[13],从而未能发挥大湾区现代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应。从现代海洋服务业及各行业内部结构上看,仍不尽合理。

  (三)现代海洋服务业生产要素后劲不足

  从现代海洋服务业及各行业高端要素支撑上看,大湾区现代海洋服务业在人才、资本、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支撑上后劲不足。随着全世界、全国各地区都在进一步加强对高端现代海洋服务业人才和优质海洋服务业投资项目的争夺,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对比伦敦和纽约等国际发达城市以及上海等长三角等先发地区,近年大湾区产业政策弱化的影响初步显现,在吸引高层次人才等要素集聚方面已然没有了明显的政策优势。而如果缺少了高端要素的支撑作用,那么海洋生产性服务业显然难以转型升级。

  (四)现代海洋服务业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从统筹协调机制方面看,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优化内部结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多方协调、全面推进。而面对庞杂的海洋事务,任何单个管理部门,包括之前广东沿海各地市设立的海洋局,都难以独立完成海洋强省的重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综合管理海洋资源方面协调管控能力不足。考虑到到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需要组建更高层次的海洋行政管理模式。

  (五)海洋服务业的前后向、上下游协同发展问题

  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来看,大湾区作为一个高度依托城市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集合体,港澳和内地城市间在经济制度、法律体系与行政体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引发现代海洋服务业跨区域发展失衡或不协同发展的潜在问题。可见,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等城市的现代海洋服务业水平相对较高,而惠州、江门等市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城市发展特征有所差异[14],有较大的合作与交流空间。因此,如何推动港澳现代海洋服务业成为珠三角海洋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显然还要在跨地域现代海洋服务业协作机制上做文章。

  (六)海洋服务业市场监管改革相对滞后

  从产业监管和治理效率来看,推动高端海洋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和监管治理的任务依然艰巨,部分海洋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交叉管理和缺位管理状况并存。特别是,新一代海洋信息技术兴起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部分海洋服务业的市场监管改革和创新步伐仍相对滞后,从而阻碍了新型海洋服务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步伐。

  三、大湾区海洋服务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服务业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依托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或财政政策,推动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海洋金融服务等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化发展和协同集聚,从而更好地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产线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15],从而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服务业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优化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质量

  逐步提升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优化内部行业结构,加强“互联网+”在现代海洋服务业和实体经济中的深化应用,强化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质增效作用。

  (三)进一步夯实现代海洋服务业的高端要素支撑基础

  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为起点,充分发挥港澳作为国际自由港和专业海洋服务业的优势,为吸引人才、资本、科技、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和优质海洋服务业项目,提供完备、优越的软硬件基础配套,在“引进来”基础上,还要强调“留下来” 和“安居乐业”,进一步探索完善高层次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专业认证、医疗福利、子女教育等配套辅助衔接政策,从根本上解除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其提供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四)健全海洋行政管理服务的基础支撑

  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完善海洋经济统计调查体系[16],持续增设海洋六大产业企业为调查对象,更新全省涉海企业名录库,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优化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提升海洋经济调查与运行监测评估能力[17]。持续推进海洋基础调查工作,涉围海养殖和盐田区大陆、有居民海岛、人工岛岸线长度等,有序开展全省养殖用海调查。不断提升海洋预警监测能力,开展海洋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完善省级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持续开展对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海洋灾情调查与评估、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方案编制等工作[17]。

  (五)完善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

  避免大湾区城市间现代海洋服务业无序重复的发展和以邻为壑的竞争,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港澳专业海洋服务和链接全球的独特优势,推动境内外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

  (六)深化现代海洋服务业的治理机制改革

  降低部分海洋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与此同时,探索实施多政府部门联动监管模式,避免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以及“交叉管理、缺位管理”的现象。同时,加快行业监管改革的创新步伐,加强对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前瞻性研究与动态监测,为推动大湾区高端海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参考依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